第2章 强弩(1 / 2)
窝弩,是原理类似现代反步兵地雷的中国传统弩箭。它需要提前布置在敌人的必经之路上,只要触动机关,就会自动发射,比弓箭箭矢粗重的弩箭,杀伤力也相对更大。
前面的鞑子只顾低头策马扬鞭,丝毫不管身后的伙伴。大概只剩四十米了,小衙内闪出老榆树,用改良后的欧式钢弩,朝马胸前方约半米的位置发射。因为要考虑提前量,必须射击战马前方。
原版的欧式钢弩,只是一根等宽的钢片,应该属于单体弩。别看磅数吓死人,实际能量输出并不高,杀伤力和射程不算优秀。
小衙内做了改良,就是把简单的,单体弧形钢片弩弓,加工成反曲弓样式。即外观类似元明时期开元弓的三段弯曲:握把反曲、弓脊反曲、弓梢反曲。这样能大幅提高,弩弓传递给弩箭的实际能量输出。
钢铁并不是优秀的弩弓材料,但胜在可塑性高,可以随心所欲的加工塑形,制作成本相对低廉,加工速度快,比竹木材质的弩更皮实一些,取材也方便很多。
现在小衙内手里的“三弯钢弩”,约等于汉代360磅的六石弩,用复原后的“杞弦铁钩”可以轻松上弦。
为了精确打击敌人,改良后的钢弩,还配上了汉弩的简易瞄准装置“望山”。其作用类似于现代枪械上的标尺,能够更方便的射杀不同距离的敌人,避免仅靠经验判断箭矢的抛物线。
这把钢弩的缺点,就是有效杀伤射程略微近一点,只有150米左右,不及汉代六石弩的260米。
“噔”,战马没有意料之中的嘶鸣摔倒,还在狂奔。
不能犹豫,小衙内放下钢弩,抄起树下的长柄“连梢棒”,冲上村口大路,用标准的弓箭步,照着已经奔到眼前的马腿,就是一记横扫。
连梢棒就是在长柄木棍头部,通过铁链子,再链接一根一尺左右的硬木短棍。因为打击部位都是包铁的,也被称为“铁连枷”,它有长短款之分。
战马应声倒地,马上的鞑子很警惕,感觉不对,双脚立刻脱离马镫,按着马头滚到路边。
小衙内跳过马身,对着敌人的身子骨就是一顿暴力输出,直到他哀嚎求饶,才发现刚才的弩箭,只射穿对方的大腿骨,没有扎进马身体。
战斗结束,进村的排头兵鞑子当场被射死,两匹备用马和死去鞑子的骏马,被套马索牢牢套住。
十二个有准备的家丁,或拽或用马鞭打,或跳上马匹拉住马缰绳,才控制住它们,也因此耽误了追击。
检查战场后,小衙内一阵后怕,自己刚才顾头不顾腚。幸亏抹揪射的鞑子,没想到有埋伏,猝不及防被摔断颈椎骨和脊椎骨,导致他无法站立反击,否则自己就是一个活箭靶。
被铁连枷打落马下的鞑子,也是个胆小鬼。要是他手持武器随时戒备,刚才鹿死谁手还很难说。
孩儿们都安全无恙,个个高兴的见牙不见脸。这是三匹黑鬃黑尾巴的红马,也叫枣遛马,是速度和耐力俱佳的新疆伊犁马,比矮小的蒙古马强多了。
他们知道尤少爷酷爱骏马,平时没少干用劣马、甚至骡子强换好马的霸道勾当,附近军户和百姓都敢怒不敢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