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辽东展望(下)(1 / 2)

加入书签

乾清宫暖阁内,群臣屏息静气,不敢有丝毫声响打破宁静,只有粗重的呼吸声和窗外刺骨的寒风交替回荡。天启元年,辽沈相继失守,游击将军毛文龙受辽东巡抚王化贞之命,带领百余名勇士深入敌后,收复两千多里的沿海岛屿,取得了振奋人心的"镇江大捷"。

  待到天启二年六月,袁可立接任登莱巡抚,随即上书朝廷,任命毛文龙为平辽将军总兵官,镇守东江。自此,毛文龙率领军民以皮岛为基地,招纳辽东难民,逐渐壮大成一支海上的精锐部队。

  初期,毛文龙和他的"东江军"确实忠诚,与登莱巡抚袁可立紧密协作,牵制女真人,屡立战功。然而,随着实力的增强,毛文龙的野心也开始显现,倚仗皮岛远离中央,不仅拒绝朝廷的"监军",还对朝廷官员施加压力,使东江军成了他的私人武装。

  如今,偏安一隅的毛文龙和他领导的"东江军"日益壮大,有了脱离控制的迹象,甚至萌生了成为"海上王者"的念头。据后来的记载,毛文龙在天启七年十一月,趁着皇位更替之际,首次派出使者秘密与大金的女真大汗皇太极议和。

  户部尚书毕自严一直关注着皇帝的神色,心中忐忑,没想到深居宫中的天子对千里之外的辽东战局竟如此熟悉,苦笑着说道:"陛下,东江毛文龙请求百万粮饷……"

  说完,毕自严苦涩地瞥了一眼旁边的兵部尚书王在晋。自天启二年六月毛文龙镇守东江以来,他就对麾下的军队规模保密,拒绝朝廷从中央派遣能臣去核实军册。相反,东江军的军费逐年攀升,从天启二年的五万九千两增加到天启七年的三十三万两。

  砰!

  天子轻轻放下手中的奏折,瓷杯在地板上碎裂,平静的面容掠过一丝狠厉,他怒吼:“毛文龙,好大的胆量!”

  一边拒绝朝廷的监督,一边又大肆索取物资,毛文龙显然是倚仗偏远之地,无所畏惧。

  百万军费,他竟敢开口要求!

  “陛下息怒。”

  看见天子动怒,殿内的大臣们连忙跪地,尤其是袁可立,心中五味杂陈。他曾是登莱巡抚,对身处孤岛的毛文龙赞誉有加,多次向天启皇帝上疏表彰,并确保东江军的粮草供应。

  可以说,东江军的如今规模,离不开他昔日的支持。

  然而他未曾预料,短短数年间,毛文龙的态度剧变,不仅对朝廷“只听调遣不听令”,甚至隐约流露出拥兵自重的迹象。

  “罢了,是朕失态了。各位爱卿有何良策?”朱由检轻拍奏折,深呼吸几口,平息内心波动。

  东江镇地理位置关键,不能轻视,一旦处理不当,便会引火上身。毕竟,那次撼动明朝统治根基的“己巳之变”就是惨痛的教训。

  崇祯二年六月,辽东巡抚袁崇焕以阅兵为由,渡海至皮岛,趁机擒获毛文龙,挥动尚方宝剑将其斩首。

  毛文龙死后,东江军群龙无首,军心动荡,让女真皇太极有机可乘。

  三个月后,女真大汗皇太极亲率大军,绕过宁远和锦州,分三路直入蓟镇,兵临北京城下,史称“己巳之变”。

  这场突然的“己巳之变”彻底暴露了明朝边疆防御的虚弱,极大地动摇了朝廷的统治,也激发了女真人觊觎中原的野心。

  “陛下,目前建州势力强大,不宜轻易开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