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祸福难料(2 / 2)

加入书签

  尽管杨肇基已担任宣大总兵,涉及“通敌案”的巡抚和兵备道官员也被撤职调查,但朱由检仍然有些忧虑。

  看到朱由检这样说,即使心中早有预料,毕自严也不禁露出失望之色,只能无奈地行礼说:“既然如此,或许可以考虑大同镇作为备选……”

  大同镇作为京城的重要门户,被誉为“九边重镇之首”,其关外隘口同样热闹非凡,至今仍有“旅蒙商人”在此来往。

  “嗯,朕知道了,让我再想想。”

  又沉默了一会儿,朱由检在案牍后缓缓点头,但平静的声音让人无法揣测他的心思。

  像这样的边境大事,除了咨询朝廷大臣和宣大总兵的意见,还需要与辽东巡抚商量。

  在没有确定的方案之前,他不会轻举妄动。

  看着眼前略显失望的大臣们,朱由检微微一笑,他知道这些大臣都是出于好意,但这“互市”事关重大,且与地方关系紧密,不宜操之过急。

  “是,陛下。”

  毕自严与身边的几位阁臣交换了一下眼神,最后行礼说道,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帝师孙承宗几次欲言又止,看着天子镇定自若的样子,最终还是没有开口,但他的脸色显得更加苦涩。

  大明在辽东挖的坑实在太大,明明已经挫败了女真的攻势,提振了士气,甚至让立场摇摆的蒙古部落都有了退却之意,却因为过去的“前车之鉴”而束手束脚,这让他感到既无奈又不甘。

  “陛下,辽东巡抚毕自肃奏请,留下京营副总兵黄得功率领的四千铁骑,否则难以震慑宁远的将领们……”

  兵部尚书王在晋轻咳一声,缓缓起身,在四周大臣期待的目光中,向案后的天子拱手禀告。

  尽管“锦州大捷”已成过去,但宁远城中的将门家族并不甘于“坐以待毙”,他们不断派人到京城活动,拜访朝臣,其意图不言而喻。若非知道天子对那些握有重兵的将领有所戒备,恐怕在座的大臣中会有人对宁远的将门世家大开方便之门。

  “准了。”朱由检毫不犹豫地点头同意。

  根据锦衣卫和东厂的消息,前任辽东巡抚周永春已从家乡出发,不久将抵达辽东宁远赴任。无论是为这位老臣“造势”,还是为了增强辽东的兵力,黄得功统率的四千铁骑留在辽东都是合理的,但黄得功本人必须返回京城。毕竟,周遇吉已被调任蓟镇总兵,朱由检还需要一位“忠心为国”的亲信大臣守护京城。

  “祸福难料啊。”或许是被王在晋的话触动,朱由检的目光再次转向辽东。虽然今天讨论的重点是“互市”,但最终目标仍是千里之外的辽东战场。这些蒙古达子高调向朝廷示好,其真实意图却无人知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