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佛道之争(1 / 2)

加入书签

在后世,老君山便是佛与道的圣地。

  这一世,单应天更偏向道教,便不打算在老君山立什么寺院了。

  一切以道门为主。

  既然取名老君山,自然离不开老子的神像。

  没有那么多铜,那就直接用巨石雕琢。

  其次便是金顶道观群。

  单应天打算将这里,当作自己和家人的居住地,进行重点建设。

  道院、金殿、宝台。

  静修室、御膳房、嫔妃寝宫。

  玉皇顶、钟鼓楼、修仙洞。

  天桥、回廊,以及南天门等等。

  另外,他还让人重修太清宫,建老君庙、传经楼、三清殿等诸多道门有关的殿宇。

  只是,当佛门得知,单应天要建造如此多的道家建筑之后,也有些怨言起来。

  纷纷派人前来打探情况。

  在大家发现,这里风景如此秀丽,也是流连忘返。

  能与单应天同处于老君山之中修行,更是大家梦寐以求的事情。

  即便无法居住在山顶,哪怕只是在山洼里建一茅庐,也心满意足。

  所以,佛门的人,时不时就向单应天上奏,希望可以在老君山,也建立一些佛门的寺庙。

  但单应天却假装没看到,全部搪塞了。

  整个建造过程,持续了整整一年。

  一直到到第二年的开春。

  老君山建筑群才正式宣告完工。

  参与人数多达十万。

  工部则是出动了刚研制出来的数十艘飞天舟,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

  之后的几年,单应天都是在老君山和洛阳两地来回奔走。

  因为众女都不太喜欢洛阳的皇宫,便带着孩子们,来到了老君山居住。

  朱贵儿、袁宝儿、吴绛仙、雅娘这四个宫中女官,也跟着一起来了。

  四女也是单应天身边除了几个爱妃之外,最为亲近的人了。

  所以,也受到了单应天的特殊关照。

  通过十几年的修行,以及各种丹药的辅助,终于也有所成就,纷纷晋级天人。

  只是,大家都来了,皇宫就变得空荡荡的了。

  这也让单应天有了将皇宫当旅游景点,对外开放的想法。

  不过,最后朝臣们以有损皇家威严为借口,断然拒绝。

  但朝中的事情,需要用单应天的地方,已经越来越少。

  制度已经不断优化与完善。

  军机处、首辅衙门、监察部、司法部等机构的相互监督、制约,大唐已经逐渐走上了正轨。

  如今的首辅依旧是魏征。

  不过,单应天给首辅制度,定下一个规矩,每一任的首辅,在位时间最长不能超过二十年。

  皇亲国戚也不能担任首辅。

  从定都洛阳算起,魏征已经当了十五年多了。

  他也多次向单应天请辞,说是想要跟着大家一起炼气修行。

  都被单应天所拒绝。

  单应天打算让他再坚持几年,培养出接班人再说。

  首辅轮替制度若是可以延续下去,不出几十年,皇帝说不定就会沦为精神象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