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日本商业考察,大板及京都之行(2 / 2)

加入书签

                  因为是13卷日本历史传记小说《德川家康的忠实读者,所以到京都后我脱团独自去了保存完好的“德川家康将军府”旧址,缓步走在黛黑色木结构主体,烫金雕饰及白色隔墙/窗的三色建筑体内,书中的很多场景和细节一幕幕重现,历史的足音在脚下咚咚回响。日本有福经历了幕府时代?更幸运的是终结了幕府时代,开放海禁,与西方列强通商,自此,明治维新的大幕全面被拉开,日本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经济、工业均开始全面西化,到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时,日本正式从一个二元政治的封建国家成为了君主立宪制的近代化国家。虽属被动,但从此踏上坦途,与世界大势和现代文明接轨并融入进步的蓝色海洋大潮……

                  三.日本商业和商品的十个亮点:

                  1.  临行前应女儿所求要为她买日本动漫的碟片,发现日本是一个没有盗版碟的国家。令我这个来自于盗版猖獗并所谓深受其恵的中国用户大跌眼镜!

                  2.  彼时在国内正方兴未艾的“沃尔玛”和“家乐福”等大超市在日本基本退出。但每个社区100米远都布有小型生活超市,既卖生活用品包括情趣用品和三级刊物,还可以代交水电费代购机票等,并配有各种现热现吃的小食品。仅在东京,每10000人,就有49家便利店配置。

                  3.  到东京考察,发现卫生干净得几乎一尘不染,超乎常人的想象!标志之一就是三天过后皮鞋仍然锃亮如初,衣领和袖口也没有任何污渍;标志之二就是满大街包括酒店公共区都没有垃圾桶,一问才知道日本人上街如产生垃圾都要自行分类装好带回家,然后定点定时集中回收。所以街道,公共场所及社区内整洁划一,更没有难闻的气味充斥和飘散……

                  4.黑科技生活产品令人倍感方便和人性化。当年买的专为老人使用的配有放大镜的指甲刀,送给岳母和干娘,如今过去十几年了她们还在使用。还有化冻肉的钢化菜板,切苹果和蔬菜不变色的塑料刀具,至今太太也未丢弃。

                  5.  日本人喜欢吃拉面,杉导带我们去东京一家老字号面馆“面屋一灯”。进去后没有明堂,都是从一条小过道走到一个26隔断的条台坐前,不仅两边的顾客互相看不到,就连出餐口也是半封闭的。有酱油口味、雞白口味和豚骨口味三种口味供选择。据介绍是为了当年日本女性出来就餐不被陌生人或熟人看见,保护隐私而专门设置的。

                  6.  在逛熙熙攘的的心斋桥(しんさいばし)时,百年老铺和面向平民的各种小店铺密密麻麻,石板铺就的人行道、英国风格的路灯和成排砖造建筑物的周防町筋,格调高雅,这一带被人称为欧洲村。当走到一条明丽的工艺品和礼品小街时,天上突然下起了一阵小雨,街道上空从两边缓缓闭合一座遮盖,顿时如置身于室内,听雨声滴落于玻璃顶上,别有一番洞天……

                  四.东京奥莱、横滨奥莱与大板奥莱

                  本次10天的日本商业考察,中日双方主办机构安排了了三次奥莱考察与购物,特别是返程从大板回国,更是以大板机场附近的奥莱做为收尾,以满足学员老总们旺盛的名牌购物需求。

                  奥莱发源于英国的工厂店,最初是生产和加工奢侈品品牌的工厂每年把过季和断码的商品在工厂里设展厅打折甩卖,所以也称品牌折扣店。后来各厂家集中起来统一开一家低密度的街区商业,选址主要在郊区,高速公路口和机场附近,以满足国内外游客及市民周末休闲的购物偏好。

                  其中做的最好最大的是英国、意大利和美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人的财富增长和海外旅游及资讯的放开,民众追求名牌和时尚的需求一浪高过一浪。伴随着海外奢侈品及名牌正品店在本土一、二级城市高端百货和购物中心的汹涌开店,奥莱运营商也纷纷进入中国,首家北京燕莎奥莱在东四环开业后,另一家高档百货赛特也开办了赛特奥莱,之后首创奥莱,华联奥莱及京津之间的佛罗伦萨奥莱等相继开业;而上海以首家青浦奥莱开业后,逐渐扩展到各个主要区域。之后奥莱迅速下沉至成都、重庆、杭州、合吧等二线城市,外资、合资乃至本土的品牌运营商争奇斗艳一一中国迅速成长为世界奢侈品和时尚消费和增速最快的大国!

                  其实在奢侈品、名牌和时尚之间一直有一个误区,不是奢侈品和名牌就一定是时尚,尤其奥莱就更不是。真正的时尚是领先和潮流,而且时尚的追求者必须有雄厚的物质基础,穿奢侈品也必须是应季应时的新款,限量版甚至订制品。在贫富日益分化和严重的国家特别是中国,只有真正的富人才是时尚的消费主力,中产阶级只是间歇性和积累式消费。而普通的大众更多是购买奥莱商品满足名牌的虚荣和等级化的落差。所以导致在中国后来二手货和假货盛行,更可笑的是假货奢侈品也分A级和B级等,甚至出租奢侈品的特殊行业……

                  而在美国特别是欧洲等民主国家和高福利国家,平等和平民化成为社会主流形态,人们己不用购买或不屑用奢侈品来彰显地位和差异,所以后来洐展的快时尚品牌如ZARA  2021年3月,H&M、  GAP等主要盛产于这些国家。包括日本经历过二战后经济高速发展和崛起,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完成了追求奢侈品和名牌的高消费阶段。所以我们此次到日本商业考察就发现除了品牌商场和品牌店外,大多数日本商场的品牌都是我们不熟知的自有品牌,甚至出现了去品牌和反品牌的现象。随之也诞生了优衣库和无印良品等风靡世界的快时尚和轻奢品牌……

                  而且时尚也不是奢侈品和一、二线品牌的专有概念和名词。随着经济,文化和社会的亚铃式和扁平化的发展,开始出现快时尚品牌的泛化,设计师品牌的小众化和轻奢品牌的后起之秀的新阶段新趁势。

                  特别是新冠疫期之后至今,世界尤其是中国的奢侈品销售出现大幅下降:

                  日前,各大奢侈品牌纷纷公布了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季度财报或者财年年报,共同特点就是在中国的收入暴跌一一

                  英国奢侈品集团Burberry2024财年第四季度中国内地市场的销售额大跌19%,而且集团预计今年上半财年批发收入将下跌约25%。

                  意大利老牌奢侈品集团Tod's2024年第一季度大中华区销售额大跌24%至6730万欧元。

                  Gucci  2024年第一季度亚太区的主品牌在最新财季销售同比下滑达28%。Gucci母公司开云集团预计,2024年上半年,开云集团经常性营业收入将下降40%至45%。

                  根据太古地产第一季度的数据,奢侈品云集的高端商场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北京颐堤港、广州太古汇、上海兴业太古汇和成都太古里的零售额分别下降了5.4%、2.4%、9.2%、19.4%和14.7%。这也从渠道端印证了奢侈品在中国卖不动了!

                  奢侈品开始在中国遇冷主要有几个原因:

                  第一,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消费观念转变,追求极致性价比。

                  第二,有些只是追求一个牌子买logo的中产会选择去奥特莱斯购买更便宜的过时款。

                  第三,拥有其他选择。除了奢侈品牌,高端小众品牌、设计师品牌、高端定制品牌跟中国传统品牌也开始受到奢侈品消费者的青睐。

                  第四,后疫情时代出境游重启,消费者可以在海外买到价格更优惠的同款。特别今年以来日元大跌,很多中国人去日本旅游兼购买奢侈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