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登对(2 / 2)

加入书签

                  找到纸张和爷爷平时练字的毛笔,姜成写了个招聘单,他准备招一个店员。

                  爷爷以前没招人帮忙是因为他自己整天守在店铺里,但姜成不同,他不可能整天守在店里,奇妙的左眼给了他很多可能。

                  贴在店铺门外后,姜成索性关上了大门,径直往古玩城的南边而去,那里是摆放地摊的区域。

                  古董地摊,上面那真是什么物件都有的,上到‘国宝’,下到上个世纪的收音机,前者不可能是真的,后者现如今收藏价值还不大。

                  地摊上的东西多且杂,所以是有几分可能性捡漏,只不过概率太小而已,还需要极强的鉴定眼力才行。

                  但对于姜成而言,情况有些不同,靠着左眼的奇妙能力,只要地摊上有漏可捡,那他就一定能发现。

                  就像上午,他卖给杨尧的那尊明代的杨柳观音铜像,就是在这边的某个地摊上买到的,摊主没瞧明白,被姜成便宜到手了。

                  这会儿刚过饭点,人并不算多,摊主们懒懒散散的或蹲着抽烟,或坐小板凳上看着书,也有零星两三人四处瞧着东西,期望着捡漏大赚一笔。

                  姜成默默走进去,走马观花似的扫过街道上的地摊,他看得很快,并不符合买卖古董物件的常理。

                  十来分钟后,姜成目光微动,在一个不大的地摊前停了下来,摊主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正在低头玩着手机。

                  “老板,你这儿东西这么少?”姜成蹲下来问着。

                  这地摊上的物件零零散散,多是瓷器和玉器这类古董收藏热门,加起来也不过二十来件。

                  “我不是做古董生意的,这是我爸以前收藏着玩的,他老人家过世了这些东西留着也没用,我就拿出来卖,能赚点是点。”中年男人倒也干脆,又道:“老人家其实不懂古董,就是个爱好,这些东西都不值钱,我当个摆件卖的,便宜得很。”

                  姜成点点头,目光落在了一个黄釉瓷盘上,方才扫视到它身上时,左眼微微有些发热。

                  抬手小心翼翼将那瓷盘捧在手里,底部居然还有款识,是‘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官窑?

                  不可能吧,地摊上能有真品官窑瓷器?

                  姜成相当诧异,这官窑瓷器在古代就不可能出现在普通人手里,留存到现在,那出现在普通人手里的概率就更低了,更何况是一个地摊上。

                  可左眼的感觉应该不会出错,爷爷留下那颗红色宝珠钻进左眼后,姜成脑海中便出现了信息,知道了自己的左眼只要看到的物件是真品古董,那就会发热,再拿在手中凝神细瞧,甚至能知道具体的鉴定信息。

                  心里带着诧异,姜成凝神看向手中的黄釉瓷盘。

                  几个呼吸的时间,左眼就有信息传递到了姜成脑海中。

                  “清代雍正娇黄釉盘。”

                  “修胎规整,造型优美,线条流畅,足底施白釉,圈足处微露火石红胎色,为仿明代黄釉品种。双圈内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黄釉釉面肥厚,发色淡雅娇嫩,清朗明快,是为清代雍正时期的真品官窑。”

                  清代官窑,真是啊?

                  姜成心底惊讶至极,而后化作惊喜,正想说什么的时候,有个路过的人瞧见了他,嗤笑道:“哟,这不是姜大军的孙子吗,怎么跑到地摊上来了,不会还想在地摊上捡漏吧?”

                  “哈哈,姜大军混了大半辈子古董行,死了都还是个笑话,你现在是准备继承你爷爷的衣钵,成为棠城古董行新的笑话?跑到地摊上来捡漏,真是要笑死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