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重回自己的世界(53)(1 / 2)
【凭由】上的姓名和来历,在几人确定出发日期时,就都默记了起来,几人出了院子,再相互称呼就用【凭由】上的关系了,这也是为了让几人日后在他人面前不会说错话,现在刘嬷嬷称呼秋沫,就用了凭由上的名字。
现在秋沫的名字是秋大娘子,是苏氏的侄女,苏氏哥哥的大女儿,苏氏哥哥在南方某地任一小吏。秋沫则是一年前去看望外嫁京城的姑母苏氏,苏氏的夫君去年去世,婆家不慈,因苏氏无子,苏氏夫孝守完,就被赶了出去,苏氏就带着侄女回老家,投奔哥哥。
之所以设计这样的背景,因为李婕妤自小在京城长大,口音很难改变,而对南方也不了解,但若是自小随夫君嫁去京城,在京城生活了十多年,那口音和习惯都如同京城的人也就说的过去。
而秋沫呢,自小在南方生长,在宫中虽也说京城官话,但南方口音还是在的,秋沫一年前投奔京中姑母,原是兄妹感情好,姑母让秋沫过去,是为帮秋沫说个京城的好亲,现在姑母遭难,带姑母回家,也是自然。
至于带的奴仆,刘嬷嬷还是用的原来的姓氏,这刘姓本就常见,用她习惯的姓,也免得她不适应,素兰和菊香则是改了名字,素兰改成锦绣,菊香改成香菱,锦绣是一直跟着苏氏的大丫鬟,而香菱则是苏氏给自己侄女在京城采买的小丫鬟,叫香菱,是秋大娘子自己对家乡的怀念,京城可没有菱角。
秋沫咽下口中的干粮,笑着说,“刘嬷嬷不知道,乡下人在农忙时,时常要在田间地头待一天,只能带干粮到田边,食材不多,也不精,自然就要多考虑怎么才好吃不噎人。”
刘嬷嬷点头,其他几人也不说话。
等天色大亮起来,秋沫看几人状态还好,虽然疲累,但精气神还不错,秋沫动手将火堆扑灭,然后开始收拾背包,对几人说,“今晚我们要在围墙外的第一个落脚点,所以现在,我们要出发了,一会儿跟紧我的脚步,若无必要不要出声。”
几人都点头,跟着秋沫的节奏收起自己的东西。从河边走到围墙,大约要半天时间,过了围墙,再往山里走半日,正好到第一个落脚点,这是秋沫早就探好路,也早就和几人讲过的。
这大半年锻炼的成效很好,刘嬷嬷,说是老嬷嬷了,其实也不过四十多不到五十,在秋沫曾经待过的世界里,秋沫了解到,女子的体力高峰其实是可以维持到五十多岁,才逐渐衰落,只是现世,人的寿命短,四十多已算老年,而且吃食差、体力透支多,身体自然就不好了。
刘嬷嬷跟着李婕妤,在李府时就是得力、得脸的奴才,吃喝用度自是比贫苦百姓好的多,在宫中,李婕妤不争不抢,自在生活,少了勾心斗角,刘嬷嬷也养的不错,加上秋沫的锻炼之术,几人中刘嬷嬷倒是感觉最好的。
这当然不是说刘嬷嬷的身体素质是最好的,而是说变化最大。刘嬷嬷的性情更是几人中最坚韧的,现在倒也能坚持。
秋沫不是不想让大家多休息,可不离开这个地方,随时都可能被守卫营的人发现,那时候,秋沫自己跑了自然容易,但其他几个,那就落得比在山中院子还凄惨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