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 / 2)

加入书签

孔颖达却渐渐平和下来。

他如今年过半百,半生都在与文字言论相伴,所以,虽然绵绵说得很随意,东一句西一句的,但他,却渐渐听明白了。

不是儒家不对,而是,儒家的一部分人很差劲,带累了儒家的名声,以至于后世之人,对儒家存了许多的偏见。

儒家从未要人只重私德,儒家明明白白地说过“达则兼善天下”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包括绵绵说的工科,儒家也曾说过:“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诸如此类,儒家从未要人死读书!

孟子亦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儒家从来重风骨!没让你奴颜婢膝!

孔子确实说过:“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但那是在说,收服来此的异族之人,维护国家安定啊!不是让你投降异族啊!

后世对儒家的认识好像很片面,他不知道物理化学是什么,他只知道,绵绵所说的儒家,不是他的儒家!

绵绵仍旧在叨叨:

【当然啦,后世骂得最多的,还是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孔颖达:“……???”

这是什么?为什么听起来有点吓人?

【加上孔子说过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孔颖达:“……???”

这句话后头还有半句:“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字面意思是,女子和小人是最难相处的,离得近,他们会恃宠而骄,没有礼数;离得远,他们又会心生怨恨。

这句话是孔子在点拨子贡,因为子贡其人,利口巧辞,善于雄辩,有时候过于咄咄逼人,所以孔子点拨他与人相处之道。

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会被骂?

绵绵思维放飞,继续东一句西一句: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要骂的!“三纲五常”要骂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也要骂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同样要骂的!】

【其实孔子的儒学跟后世的儒学,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啦!别说世修降表的北孔了,哪怕是风骨铮铮的南孔,学说也已经有很多变化啦!】

【可大家也很喜欢横渠四句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张载)

孔颖达一直听着,心情真是起起伏伏。

但听到这四句,仍旧忍不住捻须点头。

【总之,儒家没有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坏。就算后世看起来很极端的观点也有可能解决了当时的社会问题……抛开时代论对错永远是片面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可以啦!】

【坏的是一些盲目复古,全盘肯定,疯狂宣传儒家,一旦有人提出反对,就说你数典忘祖大逆不道的人。但,被某些坏国家的洗脑包给洗脑,全盘否定,彻底抛弃儒学和所有传统文化,盲目崇洋的人,也很坏,又蠢又坏。】

【这两种极端人士,就像邪  教徒一样疯狂攻击不同的思想,可怕得很。有些人是别有用心或者有利可图,但可悲的是,也有些人是所知的太少,被裹挟往前,却自诩正义,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坏……】

【为什么封建帝制国家,儒家一家独大,后世却有这么大的争议呀?归根到底,时代变了,大家渐渐懂了,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所以大家才这么爱盛唐、爱二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