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张献忠陷泌城等处、山东李廷实、河南袁时中等(1 / 1)

加入书签

张献忠陷泌城等处

  辛巳(1641年)六月初六庚戌这一天,贼军攻陷了宿松和英山,张献忠和罗汝才合力攻打信阳,成功获取了左良玉军队的军旗,并指示其他贼军打着这些旗帜突袭泌城,进而攻陷了泌城。七月时,贼军再次攻陷英山,但随后在麻城遭到丁启睿的重创,罗汝才被迫逃走并投靠了李自成。总兵黄得功的部队发生叛变,向西投奔了张献忠。张献忠的军队又攻陷了郧西。到了九月,张献忠的部众在南阳地区分散,他仅带着几百名骑兵投奔了李自成。李自成本欲杀掉张献忠,但罗汝才派出五百骑兵资助张献忠,使得张献忠得以向东逃逸。到了十月,张献忠重新纠集兵力与李自成会合。

  张献忠的行军策略就像暴风雨般突然降临,撤退时又如鬼魅般难以捉摸,因此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他的军队一会儿疾驰至江北,一会儿又转向楚豫之地,横扫三省,使得官兵疲于奔命,无法有效追击或防御。这正是孙子兵法中所说的“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灵活运用避实击虚的战术。当时的将帅们纷纷陷入了张献忠的战略陷阱之中,却浑然不觉。据说徐以显曾教授张献忠孙武、吴起的兵法,自此之后,张献忠的军队进不可挡,退不可追,其战略部署与孙子兵法中的虚实之策相得益彰,堪称狡猾而又难以制服的贼寇典型。

  山东李廷实

  辛巳(公元1641年)正月二十八日甲辰,山东地方的土匪李廷实和李鼎铉攻陷了高唐州。当时,山东各地盗贼蜂起,纷纷响应,导致京城周边的道路被阻断,数百万的直隶地区的饷粮被困在兖州无法送达。东平的官吏和胥役发动叛乱,引领贼寇攻入并占据城池。巡抚王国宾紧急下令,令总兵刘泽清出兵平定东平的贼寇,并成功收复了城池。到了二月,东部地区的盗贼势力越发猖獗,从徐州至德州的广大区域,处处可见尸横遍野,加之严重的旱灾、蝗灾和大饥荒,百姓饥饿至极,甚至出现了父子相食的惨剧,道路上行人几乎已经断绝。

  己丑日,鲁王捐赠数万两银子,招募士兵以保卫地方、抵抗盗贼。三月,王国宾被革除职务,朝廷任命杨御藩与刘泽清共同集结兵力,共同剿灭曹州和濮州的贼寇。到了五月,朝廷设立了徐州、临清、通州、浑河四个军事重镇,以保护漕运安全,防止东部贼寇的侵扰。直至次年壬午正月,盗贼之乱才逐渐平息。

  河南袁时中

  辛巳(公元1641年)正月,河南当地的土匪艾一、侯二、侯四纠集了数千人马,在封邱县被知县击败。到了二月二十一日丙寅日,土匪攻占了新野。二月二十二日丁卯日,土匪又攻陷了河阴,并占据了该地。游击将军高谦对该地进行了为期七天七夜的围攻,最终成功收复。同月,河南土匪瓦子、一斗谷等势力全部归附于李自成,共同围攻开封。五月,河南的土匪头目袁时中聚拢了多达二十万的部众,企图跨越长江北岸,侵犯凤阳和泗州地区。面对这群如蚂蚁般蜂拥而来的盗贼,总督朱大典成功击败了他们。贼寇丢弃大量牲畜连夜逃窜,丁酉日,总兵刘良佐挑选精锐骑兵追击五十里,贼寇溃不成军,战场上尸横遍野,丢弃的兵器遍布田野。这支二十万人的贼寇队伍瞬间土崩瓦解。

  到了崇祯十五年八月,徐镇游击将军赵崇新在夏邑与袁时中谈判招抚事宜,却最终被杀害,这是因为袁时中假意接受招抚。袁时中趁地方官员不备,突然发起袭击,劫持了萧县知县离去。到了崇祯十六年五月,袁时中被李自成所杀,他的势力小袁营也随之覆灭。袁时中从草莽之间崛起,短短三年时间聚集了二十万之众,却又快速消亡。

  泰安土寇

  在泰安地区,大约有十万规模的地方土匪团伙四处肆虐,他们所到之处大肆焚烧掠夺,甚至残酷屠杀婴儿和幼儿,不留活口。这些土匪一路洗劫至扬州南沙河店,摧毁了十六艘漕运船只,随后又转向东北方向行进。在徐州,当地的土匪势力与之汇合,共同围攻了丰县。

  志异

  辛巳(公元1641年)正月二十六日壬寅这一天,天空被厚重的黄色雾气笼罩,阳光昏暗无光。嘉兴城内响起如雷般的巨响,当时人们称之为“城愁”。二月,山西偏头关地区出现了天鸣现象。六月,两京、山东、河南、浙江等地遭受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据无锡的实录记载:立春过后连续两个月阴雨连绵,雨水如注,河流湖泊水位上涨,导致小麦歉收。到了秋天,干旱的情况更加严重,米价飞涨,贫困的百姓连做饭的柴火都没有,只能采摘野菜和草根充饥,路上饿殍遍野。地方官府考虑启动官方卖粮措施,但在购买粮食的过程中,场面极度混乱,强壮并且离市场近的居民一天内多次购买,借此牟利;而较弱和离市场远的居民却难以买到一口粮食。

  那时,徽州地区的米价尤其昂贵,由于该地多山少田,干旱的影响更为严重。崇祯十三年庚辰(公元1640年)年,米价高达五两二钱每石。十四、十五两年(公元1641、1642年),米价稳定在五两每石。到了清朝顺治八年辛卯(公元1651年),米价攀升至七两五钱每石,而且当时一石米中还要掺杂一斗糠皮和一斗水,实际上纯米只有八斗。富裕家庭每人每天也只能分得三合米,甚至很多婢女不得不逃离家乡到外地谋生。

  这一年,从长江以北到江南苏州、杭州一带,沿路都是挨饿的灾民,彼此相依。六月时,米价涨至二两七钱每石,后来甚至达到三两二钱每石;麦价为二两二钱每石;每斤油的价格是八分钱。整个社会民生凋敝,景象凄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