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史可敬叛降献忠、 赵某归献忠(1 / 1)

加入书签

史可敬叛降献忠

  史可敬,长沙人氏,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后晋升为给事中。因遭遇丁艰而在家守孝,期间在乡里横行霸道,引起乡人愤恨,有人捣毁了他的房屋。史可敬为报复乡人,决意投靠张献忠。张献忠接纳了他,并授予其都宪之职,令其镇守常德地区。史可敬在常德任职期间,滥杀无辜,当地深受其害的百姓无不咬牙切齿。张献忠撤离后,当地百姓立刻将史可敬捆绑起来,将其交给官军,并搜出了他写给张献忠的手书,这些信件中详述了他为张献忠策划夺取辰、沅、靖等地的计策。信件中,史可敬对张献忠的称呼诸如“陛下”、“新朝”、“圣主”,在公文与表章中均有体现。史可敬被解送后,偏沅巡抚判处他笞刑七十,并将其投入靖州监狱。狱中共有五名伪官,史可敬便是其中之一。

  赵某归献忠

  赵某,长沙人士,其力气超群,能够倒拖着两只水牛行走。崇祯年间,他高中武进士,正当他北上赴任之际,途中遭遇一伙强盗,赵某出手击杀了数人,才得以脱险。回到家乡后,他得知盗匪势力日益猖獗,担心遭到报复,于是选择隐居,避免外出招惹是非。

  至崇祯年间,张献忠率军侵犯长沙,其部下兵士分为数十队,四处劫掠粮食。某日,他们意外遭遇了赵某,被赵某猛烈攻击,纷纷败逃,回到营地后也不敢声张。不久,贼寇又增派百余人前往,意图报复。赵某闻讯大怒,声称之前只是惩戒他们以示警告,如今将要彻底消灭这股势力。他挥舞利刃,气势逼人,盗贼们畏惧他的勇猛,各自惊慌失措地退去,并将此事报告给张献忠。

  张献忠听闻此事,意识到赵某乃难得的将才,便派遣骑兵携带厚礼前往迎接。赵某料想盗贼离去后必会纠集更多人马卷土重来,于是整装待发,磨砺兵器,严阵以待。果不其然,不久之后,道路上旌旗飘扬,车马如云,鼓乐开道,武士簇拥,金银财宝陈列于庭,使者谦恭有礼,前来诚邀赵某加入。赵某对这突如其来的厚遇感到意外且欣喜,于是决定投效张献忠。

  当时,张献忠麾下已有几位勇猛之士,均被收为义子,并赐予姓氏,封为王侯。按先后顺序,赵某本应位列末席,但赵某自恃武艺出众,提出通过比武较量来确定各自爵位的高低。孙可望听闻此议,主动请缨与赵某一较高下。张献忠担心比武造成伤亡,便命二人只进行徒手格斗。

  比武开始,两人各乘一马,东西对立,互相打量,都不敢轻易进攻。良久,随着一声鼓响,两马相对冲出,赵某估计孙可望会举手攻击,不料孙可望策马直冲而来,却并未举手,而是并辔贴近赵某,突然以肩臂一推,赵某措手不及,从马上跌落。然而,凭借其强大的力量,赵某双脚夹住马鞍,身体竟然从马腹下穿过,瞬间又跃上马背,整个过程并未触地,其矫健敏捷令人惊叹。

  张献忠目睹此景,认为孙可望虽胜,实则依靠智巧而非纯粹的力量对决,于是命二人再比一场。第二次较量中,两人像上一次一样骑马冲刺,赵某趁孙可望靠近之际,一把将其抱住并举起,使其双脚离地,孙可望坐骑顿时失去负载,空鞍飞奔而去。全场军士为之喝彩,张献忠等人也大加赞赏,遂封赵某为二王,孙可望为三王,李定国为四王。从此,军中尊称赵某为“二千岁”,孙可望为“三千岁”,李定国为“四千岁”。

  后来,张献忠计划进军四川,担忧军士携带家眷,路途险峻难以行进,便秘密与众将领商议杀掉所有将士的妻妾。众人面露难色,唯有赵某率先杀死自己的妻子儿女以表忠诚。此举深得张献忠欢心。入川一段时间后,张献忠突然精神失常,召赵某前来,命其跪下。赵某不解,问道:“小臣有何罪过,为何如此责罚?”张献忠命左右四人以刀剑在赵某背部画出棋盘,赵某就此丧命。旁观官员皆惊愕不已,萌生退意。原来是张献忠察觉局势不稳,遂将王位传给孙可望。孙可望后来暗中毒杀了张献忠,从而掌握了军队的最高权力。

  赵某虽勇猛无比,若得朝廷重用,完全能够成为地方的屏障,保境安民,然而他却投身张献忠,使张献忠如虎添翼,助其为虐。但是

  甚至不惜杀害妻儿以取悦主上。如此之人,最终落得如此下场,实属咎由自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