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宋献策与李岩议明朝取士之弊、牛金星遇异僧、自成伪檄等(1 / 2)

加入书签

宋献策与李岩议明朝取士之弊

  宋献策呈上奏疏后,走出朝堂,与李岩一同散步前行。恰好遇见两位僧人,他们设立祭台,供奉崇祯皇帝的灵位,旁边还有僧人诵经礼忏。这时,一位明朝降臣身穿华丽的官服,骑着马,由侍从引导而过,竟然没有表现出丝毫悲痛之情。李岩说:“为什么这些官员还不如和尚呢?”宋献策回答:“这种官员原本就是低贱之物,不是和尚的品质能超越他们的。”李岩又说:“明朝选拔官员,先要通过乡试,再会试,最后是廷试,还要经过观政候选,可以说是考核极其严格。但是为何国家有难时,愿意报效的人却如此之少?”宋献策说:“明朝的国政失误之处就在于过于重视科举,朝廷给予中举者高官厚禄,一旦君主遭遇危险,这些人都只想着自保。那些新晋官员会说,我这顶乌纱帽得来不易,二十年寒窗苦读才换来了这个职位,怎能一事无成?而那些位居高位的官员也会说,我官居极品也不易,二十年仕途谨慎,才达到这个地位,而且不是我一个人就能改变局面,我即使独自赴死也无济于事。这两种人,都认为功名都是自己努力所得,所以对朝廷毫无感激之情,也就不足为奇他们会抛弃旧主、投靠新主,对国家之事漠不关心。由此可见,如此用人,非但没有彰显朝廷对士人的恩德,却还想要求他们报效,岂不是愚蠢至极!其中更有权势之家凭借关系而晋升的人,他们养成傲慢、贪婪的习性,不懂孝悌,又怎能忠义?还有富豪家族通过贿赂而晋升的人,他们花费大量钱财,只想从中牟利,未曾研习文章,又怎能懂得忠义?这就是近年来朝廷选官的一大弊端。如果当权者能够纠正这些弊端,回归正确的治国之道,那么朝中就没有侥幸上位之徒,民间也不会有被遗漏的贤才。”

  李岩说:“刚才看见僧人敬礼旧主,足以看出他们良知未泯,那么佛教也应该值得推崇。”宋献策反驳道:“佛家本是西竺的外来产物,是一种异端邪说,充斥着欺骗和虚妄,不仅愚夫俗子为其所迷惑,就连学士、大夫也尊崇其教,纷纷学习。偶尔有人悲愤至极,就会剃度出家以逃避是非;遇到患难,就遁入空门忘记君父。原本庄严神圣的丛林宝刹之地,却成了藏匿奸佞、包庇叛逆的巢穴。君主无法得到臣子的忠诚,父亲无法得到儿子的孝顺,以平民的身份对抗王侯,以异端邪说混淆正统信仰,这种怠惰放纵之风,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如果说诵经真的有用,那么在敌人兵临城下的时候,为什么不诵经退敌?如果礼忏真的有效,那么在君王为国捐躯之日,为什么不礼忏以延长寿命?这就是佛教的荒谬无稽,白白耗费百姓的财物去供奉它。应当把这些人当作普通人对待,烧掉他们的经书,驱赶全国的懒汉,以节省国家开支,这样国家财政自然充足,民间也不会有游手好闲之人。”李岩佩服说道:“军师的观点非常正常,主公如果能够采纳并实施这些意见,彻底革除积弊,将是国家和人民之大幸。”说完,二人各自返回营地。

  牛金星遇异僧

  牛金星准备入朝商议登基事宜,行至长安门外,只见一位身着僧袍的僧人站在街头拦住他,还大声呼喊道:“小僧有紧急之事,要禀告丞相。”牛金星问:“和尚有何要紧事?”僧人回答:“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却被你们的士兵逼得吊死了,现在你们不仅夺取了明朝的江山,还找不到太子的下落,特来向丞相询问。”牛金星勃然大怒,他的左右随从想要杀掉僧人。僧人大笑道:“和尚只有一个头,砍了又能值什么呢?你们几万人的头又如何?”牛金星说:“这僧人疯了,不要杀他。”牛金星让他赶紧滚,僧人走了几步,化作一阵清风,消失无踪。

  自成伪檄

  李自成攻陷京城后,一边派人招降吴三桂,一边发文招降左良玉、高杰、刘泽清等将领。伪檄的内容,详见吴三桂请求援兵的记录。

  自成伪造天命

  宫中忽然搜出一只渗金铜炉和一只漆金铜炉,上面都刻着“永昌元年三月之吉”。众人惊骇不已。这时果毅将军入朝报告:“四夷馆中有十几位来自西域的番僧,口齿不清,呈上一份表文,翻译过来说是他们西天竺国国王弥离哆斯满派来的使者,前来祝贺中国新天子登基。”

  自成改换服饰印契

  当时,顺朝所有文官都受大将军节制,一品官员的冠上插有雉尾,一品公服采用棋盘方领补子的服色,文武官员一律改换服饰。印章中,三品以上的官员使用符,四品以下的官员使用契。

  公主梦见帝后

  何新救了明朝公主到周奎家中,公主思念父皇母后,多次想绝食。左右之人苦苦劝说,勉强延续公主生命。一天公主打盹时,忽然梦见先帝、先后与王承恩来到面前。先帝、后说:“我已经向上帝控诉,逆贼恶贯满盈,不久自当消灭,但劫数尚未结束,结果只在一年多之后。”说完,先帝披发仗剑,追逐杀戮闯贼,突然传来连声炮响,公主受惊而醒,将此事告诉了周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