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成为清冷的美人佛子13(2 / 2)

加入书签

  滕申翊蹭着的动作停顿了一下,随即用湿润的鼻尖碰了碰裴郁的脸颊。

  佛子身上淡淡的香味儿扑鼻,随即便是一声轻笑自滕申翊头顶响起。

  "原来是这样。"

  原来什么?

  滕申翊不知裴郁这句话的意思。

  远处响起王刺史的声音,不知不觉便已过了几个时辰。

  裴郁抱着怀里的狐狸起身:"走吧,该返程了。"

  —

  接下来接连三日,裴郁都早出晚归,滕申翊只有每日早起时会睡眼朦胧地被裴郁揉一下脑袋,晚上再在睡意深沉中看到一抹踏月而来的白色人影。

  裴郁会给滕申翊准备好一整日所食的食物,这些东西还是滕申翊偶尔听到收拾东西的人闲聊才知道,是裴郁一人的手艺。

  第四日辰时,刺史府倏地响起鞭炮声,滕申翊直接在睡梦中被这声音惊醒。

  还不待滕申翊跳起来,就被人从身后抱进了怀里。

  佛子刚睡醒还有些沙哑的嗓音道:"只是鞭炮声,别怕。"

  滕申翊感受着身后温热的体温,耳畔都是清晰有力的心跳声,骤然惊醒而竖起的皮毛缓缓平息。

  而裴郁则好似又睡熟了一般,呼吸平稳。

  接连三日的早出晚归,裴郁这一觉就睡到了午时,怕吵醒他的滕申翊也就跟着他一起睡到午时。

  这鞭炮声阵阵的缘由,滕申翊还是入夜后陪同裴郁一起和王刺史用餐才知道。

  那孩童失踪的悬案,就这样被裴郁轻而易举地在三日内破了。

  那些孩童,竟然是被同自己一般大的同龄人所拐卖。

  纵使咸州百姓富足,但仍有贫困潦倒者,这些孩子混杂于市井之中,便将目光放在同自己年龄相似,却家境更为优越的孩子身上。

  各种原因令人唏嘘。

  而用餐过程中,刺史夸的最多的便是裴郁探寻真相的方法——做法事。

  具体是怎么样的法事,谁也不懂,只是裴郁做完法事之后,便有山中的动物为其指点迷津,引领方向。

  短短三日,便破了这案子。

  滕申翊:"……"总觉得这法事,哪里奇奇怪怪的。

  裴郁的名声也因此很快便传遍咸州,咸州百姓都称赞这是一位高僧。

  三日后,京中的谕旨便送来了咸州——请灵宝寺住持空寂,前往京城,重聚骠骑大将军滕申翊的灵魄。

  这是圣上亲下的谕旨,等同于昭告天下,这位灵宝寺的空寂佛子,乃是天子亲请入京。

  无人可动。

  裴郁以天子谕旨,封住了天子的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