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当心我告你诽谤(1 / 2)

加入书签

众人情绪高涨,仿佛马上就能开创宗派,建立自己的庙宇!

  刘博打着呵欠笑道:"这梅圣也是个大忽悠。"

  崔璎珞瞪了他一眼:"不许胡言乱语。"

  刘辰已败下阵来,现在只剩薛绍了。

  "薛兄,你看这事怎么办?"

  薛绍悄悄递了个眼神:"放心,既然武不行,我们就比文,我不信我们堂堂书院,文化气息还会输给他。"

  薛绍示意,孙乐再次站出来,向梅山恭敬行礼:"梅圣的文化气息无人能及,一番话让我们豁然开朗。"

  "现在钱塘的士子齐聚一堂,想必有许多人想在梅圣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

  梅山笑着说:"众人论道,文化气息才会更旺盛,本该如此。"

  孙乐接着说:"梅圣,自薛山长建立书院以来,因材施教,广纳弟子,陛下多次邀请山长进京为殿下们授课,钱塘郡的文化气息如此繁荣,薛山长功不可没。"

  梅山点头:"薛山长在钱塘的这些年,确实做出了很多贡献,文庙的各位圣人都看在眼里,陛下也时常称赞。"

  梅山的话让薛绍激动不已,还有什么能比得到文庙圣人的赞扬更令人高兴呢?只要自己不犯大错,未来或许也能成为文庙的一位圣人。

  薛绍连忙起身:"梅圣过奖了,晚辈惶恐。"

  梅山轻轻挥手:“薛院长,孙乐推崇钱塘的文风,今日众贤齐聚,也让梅某领略一下你钱塘的独特文韵吧。”

  薛绍心安理得,向孙乐递了个眼色,孙乐笑道:“说到文院的文采,非我师弟白朴莫属。”

  “白朴?在场否?”

  人群中,身着白衣的白朴应声而出,二十多岁,风流倜傥。他向梅山恭敬一礼,说道:“梅圣在上,晚辈新作一首诗,请您品鉴。”

  白朴环视众人,傲然吟诵:

  “新城一树梅,凌寒独自开。

  遥望无雪处,恰如故人来。”

  “妙哉!”

  孙乐率先鼓掌称赞。

  梅山微微颔首:“嗯。”

  见梅山反应平淡,白朴有些焦急:“梅圣,我还有另一首,请您指教。”

  “剑花非花影,散落自天涯。

  一剑孤影去,飘零化万花。”

  “这是观一位剑客后有感而发之作。”

  “呃!”梅山面露微动:“诗就到这里吧。”

  白朴连忙告辞。

  孙乐又招手,一位身着青衫的中年人走上前来:“圣人在上,末学张翰专攻词曲。”

  “鼓岭土断,铁桥横空,望江山苍茫,百年间圣人裁决,文可载道,武亦风流,一枪胆破寒,千古风流今朝见。”

  言毕,张翰激动地望着梅山,梅山轻咳一声:“还需多加磨砺。”

  见孙乐还要叫人,梅山连忙说:“诗词暂且告一段落,既是文道学问,不知文人们自身的文韵如何呢?”

  孙乐正要自夸,想起上次被刘博文气所伤,立刻泄了气。

  薛绍见孙乐沉默,便开口道:“梅圣,我文院中有几位文气超群。”

  “张兵,姚远,高居,这三位都已达到二品文气境界。”

  梅山点头:“在钱塘郡,二品文气已是难得,我金陵郡最高不过四品,这还得益于我这位文圣坐镇。”

  台下三人走出,向梅山恭敬行礼:“见过梅圣。”

  梅山看着他们,满意地点点头:“二品文气,很好,专心修炼,晋升三品指日可待。”

  孙乐一听,心中有了计较,悄悄对薛绍耳语一番,薛绍皱眉:“这样行得通吗?”

  “院长,这是唯一的良机,刘博再强,总不能一对一挑三个吧?”

  薛绍略作迟疑。

  孙乐说:“院长,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况且,刘博不是抄袭诗词吗,梅圣在场,一定能辨别出诗词的来历。”

  薛绍大喜:“对,说得有理!”

  薛绍果断决定,对梅山说:“梅圣,钱塘郡还有一位文气出众之人,只是不知他是否有意在圣人面前展示才华。”

  “哦?”梅山笑道:“此人是谁?”

  "刘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