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卖身“表姨母”(2 / 2)

加入书签

  转念一想,苏家出产“瘦猴”,自己又穿得灰扑扑的,还为了安全考虑,不顾王雪娘劝阻,执意用锅灰把脸给抹黑些。

  “四儿,我干的不是吃人的买卖,你不用藏着自己。再说,你在表姨母这里窜了不知多少趟,我能不识得你!”

  李金花打量着苏四儿,觉得今天的她似乎跟往常有些不一样,还用脸抹锅灰。

  这堂上,她倒给自己争了个“丑丫头”的名号,堂上的孩子都望着她瞧,胆子大点的,正互相推搡着要冲过来看呢。

  “玉兰,带这小丫头去后头洗洗脸,得亏她跟我沾亲,往日里常见,丑的啊,咱这里不收!”

  一名小丫鬟急步走了过来,牵过苏四儿的手就往隔间带,苏单儿想要跟着,却被苏大福阻止了。

  “苏家兄弟,让这做姐姐的跟着去,她们这一别,也不知多少年可以见。我不做恶人,你也莫拦了去。”

  苏大福心里有些惴惴,他瞧着这李金花态度还可以,又壮了壮胆子,想攀近几句。

  但李金花却并不想再多言,她自是清楚两家的亲戚关系是怎样的,亲能论得,再往里推,可就不一定了。

  而且,凭着姓氏,还过成了卖儿卖女的境地,尤其是这老实头儿的性子,唯唯诺诺的神情,她李金花有点瞧不上。

  “四儿就交给我,你且在外面等着,一会我与玉兰吩咐,送苏大姑凉出来。”

  苏大福忙应声,退了出去。他与这李金花对着极不自在,总感觉自己被人瞧不上了,但走了几步又回转,弓着背,瓮声瓮气地开口。

  “李娘子,待会也让我在瞧上一眼四儿,我想起还有点事儿没嘱托她呢。”

  苏大福急急说完,像是完成了任务,整个人突然松快了,背也挺直了,迈过大堂的门槛,奔了过去,他早就相中了一个墙角。

  那里有个熟人,杨虎,之前一起在码头干活,平时无事也能说上几句。

  苏四儿在玉兰的指引下,进了隔间,被交给一个小丫鬟拐着带去了厨房旁边的小屋,屋里三个大炉子,烧着热水。小丫鬟熟练地取出一块帕子,正准备往苏四儿脸上招呼。

  苏四儿看着即将贴脸的帕子,有点糟心,好像跟自己的衣服撞了。

  “这位姐姐,我脸脏,不能误了帕子。”

  听着自己略带甜意的声音,苏四儿的糟心又转变成了羞耻。一直尾随的苏单儿,这时站了出来。

  “不敢劳烦姐姐,还是我来帮四儿洗洗就行。”小丫鬟也没坚持,无声无息将帕子递给了苏单儿。

  最后在苏四儿的坚持下,帕子没用。

  苏单儿从小包袱里另拿了一方帕子,这是王雪娘替小女儿准备的。

  小丫鬟收了帕子不知何时就离开了,剩下姐妹俩大眼瞪小眼,手上动作却没停,相互配合,完成了苏四儿的洗脸任务。还是白净的小脸蛋顺眼,尤其那双大眼睛,盛满了灵气。

  苏单儿认真描着妹妹的眉眼,眼神似乎有些用力,因为苏四儿的眉头时不时就缩在一起。真的有点疼,她的小孩脸还是很嫩的,经不住大力揉搓。

  “大姐,等我以后赎了身就回来找你们,不愁今生没有相见之日,所以,你现在别太使劲了,轻一点。”

  苏单儿突然笑了起来,收回帕子,点点苏四儿的眉头。这个小鬼头,这两月时常呆头呆脑,分开的时候又活泛起来。妹妹聪明讨喜的性子,定能得主家欢喜。

  “这几天你一直沉默,像是变了一个人,我当是你怨恨我们呢,没想到我帮你洗把脸,你这爱玩闹的性子又回来了。”

  “我是想着装成熟,再说,姐姐你刚才真的很有力气,我还是个小孩子。”

  苏四儿生怕自己被发现,赶忙接上嘴,回了一句。

  “大姐,表姨母该等急了。”

  李金花估摸着时间,苏四儿那边应该收拾齐整了,又唤来玉兰准备将人带过来。

  不比苏四儿的好运道,她发话,堂上的小孩站了约一个时辰,压性子已是够了,都是差不多年纪,调教的方法还有很多,并不急于一时。

  堂外的人也有些着急,不时地探头探脑。

  这时,苏四儿姐妹从隔间出来了。苏单儿朝着李金花福了一下,自己就稳步走出了大堂。苏四儿则站到了堂上的小孩一起,学着其他孩子的样子,望着李金花。

  “玉兰,给各家准备的饼子都发下去,给苏家的东西也别忘了。你带着苏四儿一起。”

  李金花今儿天未亮,就指挥着丫鬟们分好这些小孩的“卖身钱”,然后就坐着等人来,各家有脸熟的,母子分离的时候,少不得安慰几句。

  她时刻注意自己的名声,并不希望沾染半点污浊。经她手送出去的孩子,并没有糟践,大部分都还有不错的生活,在中人的行当里,她算是活菩萨一样的存在了。

  她自己的儿子,当年也送了出去,现在就在府城福录寺当差,这可是比官员们更高一级的地方了,得了赐福的人听说都去享福了。

  手里这一批,赶上了赐福月,她要亲自送到府城。

  /

  苏四儿能感觉到自己被点名时,其他小孩子羡慕的眼神。这远得不能再远得亲戚关系,竟然还有点用处,倒不如留在以后,给自己换个好地方。

  “玉兰姐姐,我来帮你。”

  做人要有眼力见,苏四儿抓住机会展现出自己非常懂事的一面,但被微笑着拒绝了。她人小又矮,那一大筐饼子得把她埋了。但玉兰显然觉得这小丫头懂事,她露出了三次见面后的第一个微笑。

  墙角的苏大福拿着比别人看着明显厚一截的饼布袋,眼里充满感激,但布袋上面的小荷包又让他有些难受,似乎体会到刚才杨虎那想捶墙的滋味了。

  杨虎的小儿子也在堂上,很瘦小,瞧着倒是沉默寡言,在堂上之后,一眼都没朝自己的爹看过来。

  根据杨虎的说法,他特意找了这么个位置,就是想多看自己的孩子几眼,可惜连个人影都见不着,那小子故意的。

  苏大福也看出来,但没法子劝。那小虎子平时就不爱说话,但十分记仇。之前苏大福不小心踩坏了他的饼子,第二天就吃上了他递过来的泥馅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