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羊皮筏子渡黄河(1 / 2)

加入书签

邢家商队先要渡黄河,穿越乌氏国、义渠国,再进入秦国。

  商队集结后,这支邢家商队由20名邢家人,以及80名库赛特商队护卫、女亲卫组成,随队驮马就四百多匹马。

  向西奔走约160公里,才能到达林胡河宗氏聚落,渡河后就进入了乌氏国境内。

  乌氏国和义渠国都在河套平原,其中乌氏国占据前套平原(包头市和鄂尔多斯草原),义渠国占据后套平原(银川平原)。

  库赛特商队在这两地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库赛特商队在此大量收购羊毛、牛皮制品,贩卖给乌氏国和义渠国,则是大量粟米等农作物。

  由于价格便宜,乌氏国和义渠国对库赛特商队颇有好感。

  当然,在商队出发之际,伊晨率1000女亲卫、可汗卫士跟随,除了为百人商队送行,还有就是需要演练一下渡过黄河。

  这个时代黄河天险,除冬季冰封期,黄河冰封能够通行,其他时候,想要渡过黄河都相当困难。

  黄河边的林胡部落、包括乌氏国、义渠国,都是使用羊皮筏子渡河。

  黄河水湍急,暗流汹涌,普通木船容易触礁,羊皮筏子底部是内部充气的羊皮囊,比木船好多了。

  制作羊皮筏子的关键是剥制完好无损的羊皮囊,每一个羊皮筏需9-24个羊皮囊。

  当然也有上百个羊皮囊扎在一个木架上的巨型羊皮筏子。

  库赛特商队就找林胡中渡河部落“河宗氏”。

  林胡河宗氏是真正的渡河高手,是一个从夏朝就存在的半渔猎半农耕民族,以黄河前套平原为居,自号“河宗氏”。

  一个七八千人中型部落,但是其氏族之中有数百人,是熟悉黄河河道的舵手。

  他们是掌舵羊皮筏子,泅渡黄河的“老把式”。

  伊晨让库赛特商人对其格外照顾,为的是学习借鉴渡河经验,通晓羊皮筏子制作和黄河水文信息。

  目前库赛特商队要过河,基本也是雇佣他们林胡河宗氏的舵手,使用他们的羊皮筏子。

  河宗氏首领塔郎见到长生天神女伊晨,颇为惊讶。

  “没想到神女大人亲临我河宗氏!”

  “有失远迎,请神女大人恕我怠慢。”

  河宗氏塔郎恭敬地说道。

  “无事,无事,塔郎首领,我库赛特部只是渡河,渡河而去!”

  伊晨给予塔郎一些赏赐,请他叫百个经验丰富的渡河舵手。

  见伊晨是要渡河而去,立刻着手叫族内老把式过来,并对这些再三关照,不要粗心大意。

  趁此,伊晨还见到十几个库赛特资深商队护卫,他们是常驻于河宗氏的库赛特商队代表。

  看着千人队伍聚集河边,河宗氏首领塔郎立刻命令族人,开始准备羊皮筏子。

  他们要往整张风干的干羊皮里吹气,将羊皮囊吹成一个个如同气球般膨胀。

  “这就是羊皮筏子?”

  伊晨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由十几个羊皮囊捆绑在木架上制成的简单漂浮船。

  “此物正是,神女大人。”塔郎回应道。

  “这筏子虽简陋,可在急流中,稳当渡河。”塔郎汗颜地打量这一副没见过世面的神女。

  不是说长生天神女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吗?

  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让塔郎稍稍有些无语。

  但又转念一下,或许神女所居的天上世界并没有这种东西。

  伊晨看库赛特商队的手脚不利索,于是干脆在3dmax直接绘制起了羊皮筏子。

  设定好材质,风干羊皮囊,还有坚固的竹筏。

  结果,没多久,塔郎就见伊晨挥手之间就搞出来了大批羊皮筏子,也不由一惊。

  伊晨的库赛特神女传说早已超凡脱俗了。

  但河宗氏塔郎在亲眼见证长生天神女的神迹就更加崇拜了。

  伊晨带着好奇,与河宗氏的舵手老把式们,一同前往黄河岸边,准备尝试这古老羊皮筏子渡河。

  黄河,这条中华文明的母亲河,真的如诗中描述的那样,滚滚东流,气势磅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