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高中岁月几多愁(1 / 2)

加入书签

景城重点高中的高一,一进学校就是摸底测试,然后根据摸底成绩重新排名排座位。成为高一新生的新鲜和喜悦感,被一张张卷子冲洗得一干二净。

  摸底测试成绩很快被公布出来,程珞排在年级第22名,比中考入学排名高了两个名次,物理化学跟中考成绩一样依旧是满分,英语差两分满分。高中班主任比较满意,把她的座位安排在中间第三排。

  张潇同学的排名没有动,还是稳稳的第510名,被安排坐在她们班倒数第二排。她很满足,不在老师的视线监视下,全身每个毛孔都可以自由地呼吸。唯一遗憾的是,她无法和程珞分到一个班。程珞在一班,她在六班。

  排完座次之后就是班会,班主任很明确地讲道,高一就要开始进入冲刺状态,因为高二不仅会文理分科,还会选拔成绩优异的同学进入重点班、为一流名校培养储备人才。在景城这样的小城市,拼命学习努力考上一流大学几乎是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当然除非你有更拔尖的其他优势或资源可以脱颖而出。

  熬过了节奏快压力大的高一,程珞感觉自己就像脱了一层皮,都不敢想象高二高三的生活。她有时候在想,景城这个小地方的高中都厮杀成这样了,方昊然在首都前三的高中,会是什么光景,嘿嘿,会不会也有灰头土脸的时候,真想看看啊。

  可是,他真的还会回来这小地方吗?

  其实初中同学都不是特别清楚方昊然具体的家庭背景,只是听说他父亲是个大人物,工作原因暂居景城几年。家长会的时候,大家也仅仅见过方昊然的妈妈,一位非常优雅有气质、干练又豁达的女士。

  乔菲菲曾说她爸爸偶然间看见过方昊然爸爸乘坐的专车,那个级别可是,乔菲菲竖了个大拇指比划了下,也不敢再透露更多。否则他爸爸会打死她。

  程珞算了算自己的成绩,如果再提升八九个名次,去某几所在首都的顶尖985大学之一就十拿九稳了。

  她打起精神,在日思夜盼的暑假的第一天拿出一本新的习题册做了起来。隔三差五,她会给张潇打个电话,督促她学习,每次恰恰都是张潇捧着漫画哈哈哈的时候。张潇后来告诉程珞,那个暑假开始她只要一拿起漫画书,耳朵就出现类似电话铃声的幻听,她伸手要程珞赔付她的心灵创伤费。

  而正是这个“创伤”让张潇逐渐养成了一耳鸣就做题的习惯,原本排名第510名的她,最终高考超了一本线十二分。这是后话,暂且不详述。

  程珞家打小就注重培养她的兴趣爱好,让她从四五岁起开始学习钢琴舞蹈书法绘画。程珞妈妈看女儿在暑假还没日没夜地捧着练习册做题,眼睛看人的时候都不灵动了,既心疼又担心女儿成了书呆子。

  于是给她在文化宫报了个暑期琵琶班,让她去学。因实在是报名太晚了,只有琵琶班还有空缺名额,其他的兴趣班都满员了。

  结果程珞同学第一天学琵琶回来的路上,非要蹦跳着上台阶,把脚给扭折了。在家刚休养了两天而已,就被老母亲催促着去上琵琶课。

  程珞单腿站在小区门口,等着妈妈推小摩托出来载她去文化宫。

  “程珞!”有人喊她。

  这个声音!

  程珞的心都要不跳了,她故作镇定地扭头,白衣黑裤一身运动装的挺拔少年正推着单车向她走近,如松如玉,如幻如梦。

  真的是方昊然!

  他,长高了一大截呢。

  以前她的头顶大概能到他耳朵那个位置,现在竟只能到他肩膀。

  “阿姨好!”方昊然停好单车,笑靥如花地跟推着小摩托走过来的程珞妈妈打招呼。

  “哎呀,方昊然同学啊!你这是回来玩来了?”程珞妈妈热情地回应着。

  方昊然顺着话把儿跟程珞妈妈热络地聊了几句,得知程珞要去文化宫上课,连忙说他这段时间也是要去文化宫附近的地方学习,可以顺路捎着程珞。

  这个在几乎所有家长心中成绩和人品都顶尖优秀的少年一开口,程珞妈妈立刻答应,两次道谢,之后,骑着小摩托扬长而去,全程没有问一句程珞的意见。

  程珞仰起头翻了个白眼。

  方昊然把单车停好,询问程珞琵琶课的上下课时间。得知后点点头说整个暑假他都可以顺路接送她。

  “这么顺路吗?”程珞半信半疑。

  方昊然挑了挑眉,反问道:“不然呢?你想什么呢?”

  “无事献殷勤!”程珞学着方昊然的样子,也挑了挑眉。

  方昊然笑了起来,扶程珞在单车后座坐稳。

  “坐稳了,咱们走喽!”方昊然起步很稳,但蹬了几下之后,却站起来蹬。

  程珞有点害怕,她平时是不怕的,从摩托车上跳下来都没事,但是现在她瘸着一只脚,怕从车上掉下来伤到瘸脚,瘸上加瘸。

  “你、你坐下骑啊!”她有点慌张地喊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