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拜年(1 / 2)

加入书签

初一爬山,初二拜年。

  李秀才家没什么亲戚,玉絮外公外婆只有玉絮母亲一个女儿,本是有个儿子的,朝廷征兵时去了战场就再也没回来,家里就仅剩玉絮母亲一个孩子,女儿难产走后两老也郁郁而终。

  李秀才这边就更加没什么亲戚了,玉絮祖父祖母省吃俭用供李秀才读书,李秀才还没功成名就他们便撒手人寰,只有几个表亲。

  虽李家亲戚少,但李秀才是个读书人,后来又中了秀才。即便这些年忙着带女儿他早已不参加科举考试了,可他仍有个秀才名头在,与他来往的好友倒是不少,特别是同窗,同村人也敬重他,每年都会宴请他。

  李秀才的几个学生一大早便带着礼物来拜年,有五谷、家禽、熏肉等等。

  这时代极为重视孝道,夫子就是学生的第二个父亲,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生对夫子毕恭毕敬,家长也敬重夫子。

  夫子严苛,家长们认为这是好事,都说“黄荆棒下出状元”,夫子若是教学不严苛,家长反倒跑到书塾里闹,直言其不负责。

  李秀才收下礼,留下学子用午膳,学生离开时还给他们每人回礼,都是些文房墨宝。

  晚上,李铁牛家请客,邀请村里关系好的,李秀才家也在其内。

  初二余寒尚在,李秀才把女儿和女婿裹得严严实实才牵着两只小手出门。

  铁牛家里烧了篝火,男人一堆,女人和小孩一堆,大伙围坐一圈烤火,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见李秀才带孩子们来,都热情招呼着,与其寒暄。

  “李秀才来了!来来来!这边坐这边坐!”铁牛爹招呼着李秀才过去坐。

  李尚可是秀才,在村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伙都想多多与这样的文化人交谈。

  小翠阿花几人见玉絮两人来了,很开心地向他们招手。

  玉絮见了,抬头看向她爹,道:“爹爹,我们去小翠那边了哦。”

  “好,”李秀才柔和地看着女儿嘱咐道,“乖一点,别乱惹事。”

  “嗯嗯嗯,知道啦知道啦!”

  玉絮牵着楚霄过去一块烤火。

  小翠时不时偷摸打量衣着整洁、面容白净的楚霄,欲言又止,她想与楚霄说话,可男孩总冷冰冰的,油盐不进,让她无从开口。

  她曾向铁牛打听过楚霄,说他念书比陆老爷家的少爷还厉害,将来指定不止秀才,说不好还能当上官老爷。

  小翠思及此处有些拘谨,她又悄悄打量玉絮白白嫩嫩的小脸蛋,再摸摸自己的脸,暗暗对比,顿时又有些丧气。

  她貌似比不过玉絮……

  小翠见玉絮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而楚霄依然面无表情,她想,楚霄一看便是喜静之人,絮儿那么吵,楚霄一定很苦恼吧。

  吃饭时,几个小孩凑一桌,肉菜甫一上桌,孩子们一哗啦子夹完了,生怕迟了一步就没了。

  楚霄看着这些个抢肉的小孩儿,眉目微皱,真是太没礼貌了,用膳应当不慌不忙,不言不语,举止文雅才是。

  他自幼所受到教导就是如此,即便后来到了李秀才家亦是,这还是他首次同村里人一块用膳,对这些个粗鄙的孩童的印象极差,举止礼仪比絮儿差远了,他瞬间没了胃口。

  小翠观察楚霄的表情,又看向流着鼻涕抢肉的小孩,霎时觉得这些人根本就不配与楚霄同坐,教养差太远。

  这时,楚霄发现自己碗里多了块肉,循着筷子看过去,原来是玉絮给他夹的。

  这场面玉絮又不是没见过,手速不快可就什么都不剩了,她很淡定地给自己夹了两筷,又给楚霄夹了点,若不然楚霄这老实娃娃只能吃白干饭。

  在这经济落后的时代,农村人家甚少能吃上肉,孩子们饿久了,见到难得一见的肉自是抢着吃。

  他们不比李秀才家,李秀才有稳定收入,手头宽裕,时不时能吃上顿肉,普通农人不行啊,只靠那点地种庄稼,不但总有各种天灾导致减产,而且还要纳税,留给自己的少得可怜,甚至还要吃野菜糟糠度日。

  ……

  陆治清身为李秀才诸多学生中最有钱的一位,在初三当天,陆老爷派管家带俩小厮陪陆治清来给夫子拜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