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太宗?成祖?(1 / 2)
感谢“喜欢躺平的咸鱼”“爱吃番茄的小鱼”“爱吃白菜炒鸡蛋的青祖”“枫叶卡西尼”“鸿蒙メ天谕祖帝”“道友,贫道这厢有礼了”“养老帝君”“至尊元神”“银明君”“爱离11”“贫道: 缺德道人”“熊山道的冷厉 ”“爱吃梅子醋的炎星辰”“陌如忆”的打赏。
祝各位大佬:身体健康,财源广进。
PS:接受大家的建议,幽冥写在最后面了,不喜欢书友的看到“幽冥之地”四个大字就可以退出等明天更新。
————
【朱棣死后与徐皇后合葬,爱情最美好的模样,生则同眠死则同穴。】
【还有一个很孝顺的儿子,朱高炽为父亲上尊谥称“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孝文皇帝”,庙号太宗。】
————
大汉 长安
刘彻不自信的揉了揉眼睛,又抠了抠耳朵,朕没有看错吧?也没有听错吧?
他的谥号为什么这么长?
大汉无非在谥号前加一个孝字而已,怎么后世变成了这样?
谁做的!!!!
————
武周年间
“阿嚏。”年迈的武则天紧紧了衣服,怎么感觉有个小哥哥对我心心念念的在想我?
奇哉怪哉。
————
【但后来,朱棣后代中出了一个做事风格很像朱元璋的皇帝。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
大明 应天府
看着朱标愁眉苦脸的样子,朱元璋难得主动逗乐一下。
“标儿,你看,用后辈的话说咱这叫风评被害啊。”
“咱啥时候是这样做事的?”
望向跪着的文官问道:“你们说对吧?”
仿佛酒吧放着嗨歌,文官疯狂点头,不知道还以为疯狂星期四的活动提前出现在大明了。
朱标看着文官的样子哑然失笑,爹,你这算是烽火戏诸侯?
——
【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三天金阕无上玉堂都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圣尊开真仁化大帝”与“三天金阕无上玉堂总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圣母天后掌仙妙化元君”的儿子。
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
九天弘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阳真人元虚玄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
上大罗天仙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
雷轩、天池钓叟——嘉靖帝是也。】
【我可不是为了我自己的正统地位,我只是认为“祖有功而宗有德”,我祖宗永乐帝明明有功,怎么能叫太宗呢?
应该叫成祖啊!】
【而他不止改了永乐大帝的庙号,还把永乐大帝的谥号也改了,原本的'体天'变'启天','广运'变'肇运'。
意思也从继承变成了开创,把永乐大帝撂在谋朝篡位的牌子上不提,还往上狠狠钉了两颗钉子,可谓为了自己的正统,不惜祖宗的谋逆。】
————
嘉靖帝之前各位大明皇帝傻眼了,与之相比改庙号、谥号都还是小问题。
他给自己搞这么多封号干嘛?
还学宋徽宗给父母上封号?
合着当皇帝是副业?修仙才是主业?
历朝历代的教训就在眼前,先秦时期便不说了,从秦皇汉武至今,有多少皇帝是因为求仙求长生毁了国家基业,又有多少皇帝是因为服食丹药而亡?
你难道不知道吗?
嘉靖无感,你们不懂,为什么大惊小怪呢?
他们修仙不成功是因为心不灵,他们是想长生不老一直当皇帝,朕不一样,朕只想飞升上界当仙人。
他们吃丹药吃死是因为吃的是方士炼的,那群人若真能炼的出来早就自己吃了,还会给皇帝?全是一群学艺不精的废物。
而朕不一样,朕不仅通读儒家经典,擅长权谋之术,对道家典籍朕更是倒背如流。
人一定要靠自己,朕这丹药可能差了点火候,长生无望但延年益寿没问题,你们难道没听见后辈说我活了多少岁吗?
成祖之后到我,历任皇帝中我是活的最长的,这说明什么?
说明我的丹药只是差一点火候而已,只要稍加更改,修仙长生近在眼前。
————
【而嘉靖帝还有一件事更为着名,把大胖扔出太庙。】
————
大明 北京
太庙内扛着朱高炽小跑起来的朱高煦哈哈大笑。
“大哥,还是弟弟好吧?”
“你后代把你扔出去,弟弟可是扛着你走的。”
“抱紧我,我要加速啦。”
嗖,嗖,嗖。朱高煦快如闪电,如猛虎下山一般,快步向宫内跑去。
————
【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
殷商时称为“重屋”。
周称为“明堂”。
秦汉之后称为“太庙”。
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
【有的王朝是七庙,有的王朝是九庙。】
【明朝是九庙,最开始的模样也不是如今一般,而是一人一座庙。
但是如果了解古代祭祀典礼的应该知道,实在是过于繁琐、折磨人、并且浪费时间。】
【朱元璋秉持着“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大手一挥,七庙合一。
把祖宗牌位请进同一个庙宇,祭祀就统一祭祀,只需要祭祀一次即可。】
【如果祖宗太多,九个位置不够怎么办?
那就需要用到祧庙。
祧庙一般来说和太庙相对,明朝祧庙能够供奉的人数也是九人。
把祖先从太庙请出来然后送到统一的地方保存供奉,这种被称为祧庙。】
【很多人有一个误解,即嘉靖帝把大胖扔出去是为了自己父亲腾位置。
过程、结果都没错!
原因错了。】
【洪武年间,朱元璋修建的宗庙仍然按照古制,一人一间,供奉了四位先祖。】
【朱元璋的高祖——朱百六,被朱元璋追赠德祖,谥号玄皇帝。
朱元璋的曾祖——朱四九,被朱元璋追赠懿祖,谥号恒皇帝。
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被朱元璋追赠熙祖,谥号裕皇帝。
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被朱元璋追赠仁祖,谥号淳皇帝。
但堂堂大明开国皇帝的父亲,名字实在是太不雅了,朱元璋也算是有史可查为父亲取名第一人,为父亲取名——朱世珍。】
————
大汉 长安
刘邦瞪着张良、萧何,朕刚才说要帮父亲取个好听的名字,你们说不行,肯定不会有人这样做!
那现在呢?
张良、萧何也是面面相觑,还真有人给父亲取名啊……这世界变化那么大的吗?
不仅谥号变得又臭又长,还可以给父亲取名?
————
武周 洛阳
“阿嚏,阿嚏。”宫人拿来大衣为武皇披上。
到底有多少小哥哥在想朕?
————
【洪武八年,朱元璋觉得一座庙一座庙的祭祀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
人人都是一百平的大房子,四个人就是四百平,太浪费资源。
如果我把一百平的房子隔成九个单间,让他们住难道不是同样的道理吗?
说干就干。
太庙合一。】
【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为朱标追封皇帝,把朱元璋和朱标一起请进太庙。】
【靖难之役过后,朱棣又把朱标扔出来了,如今太庙只有五人。】
【此刻开始,明朝的太庙进入正轨。】
【天子死一个,太庙进一个。】
【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
【到此太庙刚好九位,但成化帝朱见深死了,朱佑樘登基面临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太庙满了,必须要进行祧庙,那请谁出去呢?】
【一群人吵了大半天吵不出来一个结果,被称为大礼议事件,比嘉靖的大礼议还早几十年。】
【最前面的被朱元璋追赠的四位祖宗没人认识,祧谁出去都可以,但是德祖是老朱家能够找到的最远的祖宗了,肯定不行。】
【点兵点将,把懿祖朱四九的灵牌请了出来,把朱见深灵牌送进去。】
【后来朱佑樘和他儿子朱厚照死了,又把另外两位仁祖、熙祖的灵牌请了出来,将父子二人的灵牌放进去。】
【嘉靖来北京登基的时候,太庙里除了德祖的灵牌,其他灵牌就是按照登基顺序刚好到朱厚照,刚好九位。】
【按照礼法,嘉靖帝是小宗入大宗,应该认皇帝为父亲,他和朱厚照是堂兄弟,那只能认朱佑樘为父亲。】
【但嘉靖帝不干,我爹就是我爹。】
————
大明 北京
朱棣感觉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向老和尚询问。
“陛下,小宗入大宗。”
“按理皇帝早逝,应该选他的弟弟们,但是小宗入大宗,又是堂兄弟。”
“只能说明朱佑樘其他儿子早逝,或者他只有朱厚照一个儿子。”
朱棣一拍手。对,朕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原来是这里的问题。
我爹二十几个儿子,按后辈所言我是因为和皇后二人身体问题才只有三个儿子。
朱佑樘儿子们不应该都早逝吧?再早逝也不至于死来只剩一个儿子吧?
莫非他真的只有一个儿子?
莫非和隋文帝一般?
不对,独孤皇后强势是因为家族强势,大明按祖训立后,应该找不到如隋朝年间强势的皇后家族啊。
莫非我朱家出圣人了?出了个大情种?
一生一世一双人???
啊????
他可是皇帝啊,怎么能只有一个儿子啊!!!!
————
【经过数年的大礼议事件,来回拉扯,嘉靖帝成功的证明了自己的父亲是自己的父亲。
并将自己的父亲兴献王朱佑杬,追封为兴献帝,追谥为: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庙号睿宗。】
【顺带插一句,或许是大礼议的成功胜利,让嘉靖帝彻底沉迷在权谋之术中无法自拔。】
【要将自己父亲送进太庙,就要请个人走,该请谁呢?
朱元璋不能请,这可是开国皇帝,疯子都不敢干这事。而且朱元璋庙号是太祖,按常理来说,庙号带祖的都是万世不祧的。
朱棣也不能请,这是他们一脉的法理。
而且嘉靖太爱朱棣了。
祖宗在上啊,您听我讲,太宗虽然只有很小的可能性被请出太庙。
但小不代表没有,您应该是成祖啊,万世不祧。
嘉靖帝在将自己父亲送进太庙的同月,将朱棣的庙号从太宗变为成祖。】
【剩下基本都可以请,反正德祖也没人认识,那就劳烦您出来吧。】
【自此,明朝太庙正中才是朱元璋的位置。
大胖的灵牌此时仍然还在太庙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