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第五十九章 归乡的士兵(2 / 2)

加入书签

  “这个,”宗颖说,“这个儿确有耳闻。”

  老人点点头,“西军[jing]锐能如此,灵应军如何不能?”

  “灵应军军纪严明……”

  “此皆帝姬之功,”宗泽忽然严肃起来,“我虽非戎马出身,却时时警惕,不能叫这支[jing]兵毁在你我手上。”

  士兵是有情绪的,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出身,不同的家庭,自然也就有了不同的[xing]格,不同的愿望。

  说来很神奇,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但大宋就一直没这么想过。

  哪些人有荣誉感,哪些人没有荣誉感,他们的粮饷够他们的家人过什么生活,他们的旬休够不够他们回家过几天舒服[ri]子,他们的奖金又能支撑他们走到哪一步。

  好像没有人想过这些事,所有人都觉得只要按规矩给他们钱,他们就能按规矩办事。

  再后来从皇帝到太监,再到将帅们又觉得即使他们这些贵人不按规矩办事,士兵们依旧会按规矩办事,比如说粮饷发一个月,不发一个月。理由五花八门,反正上面的人吃喝嫖赌样样要钱,样样只管克扣士兵的。

  结果没想到,士兵们建立了新的规矩。

  灵应军的钱,帝姬一直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发的,从不亏欠半点。

  但这还不足够,灵应军离家这么久,尸山血海里滚了几个月,神经绷得紧紧的,手里却还握着大笔的犒赏。

  经书是很好,但对着同袍的尸体,你让他们天天在营里念无量万寿帝君是念不出快乐的。

  久而久之,这群信仰并不炽烈,却格外思乡的道士自然就要出门找地方宣泄,把钱宣泄光了,他们的士气也就跟着[jing]光了。

  粮食不多,不够这么多人去磁城。

  河北不知道打成什么样,他也不能寄希望于在磁城征粮。

  与其让这五千士兵,再加五千民夫一起饿着肚子赶路,不如给这些新兵一个榜样。

  说到底还是太原没粮食,但宗泽不说。

  这就成了一个小小的传奇。

  晨光刚刚洒在太原城头,已经有妇人忙碌在田野上了。

  她们心里被各种要做的事填得满满的,以至于在白鹿灵应宫的旗帜已经离得很近时,她们才察觉到。

  “那些小道士要走了么?”这样的声音立刻在田野上传开。

  “我还想请他们替翁姑做一场法事!”

  “只要三斤粟米,不贵的呀!”

  “他们怎么一群往南走,一群往东走的?那些往南走的人是要去哪?归乡?”

  “归乡?”

  这个词被念出[kou],如杨花一般飘飘洒洒,洒在了许多注视这一幕的人心里。

  那其中有随宗泽来援的灵应军,他们与家乡分别的时[ri]并不算久,[kou]袋里也没装进几个钱。现在见了同乡将包裹扎起来,带着他们丰厚的犒赏,兴高采烈地往兴元府奔,那就别提多羡慕了。

  “要是咱们能早些被灵应宫选中,咱们也在这一批里!”

  “你可听说了,他们每个人都得了好几千的赏,有好些还过万了!还都是明晃晃的铜钱!”

  明晃晃的铜钱带回蜀中去!价值立刻就翻了十倍呀!

  能盖什么样的房子,能租什么样的地,是不是还能再买一头牛犊?那是个什么光景!过的是什么样的[ri]子?他家的妇人从此扬眉吐气,他家的老人坐在村[kou]聊天,那嗓门都要高上几分!

  跟随宗泽准备南下的灵应军士兵就暗暗下定决心,也要赚这样多的奖赏,也要像他们的前辈一样老老实实攒起来一文不花,带回家去同妻儿老小过上更好的[ri]子。

  友军士兵也有人站在路边注视着这一幕,心情就复杂得多。

  他们的钱花哪里了?

  他们不信自己的将帅,不信自己能在这场战争中活下来,更不信自己战死后,[kou]袋里的钱会被完整无损地带回妻儿身边。他们按着旧例在战场上讨到赏,立刻就在下一个城镇花个[jing]光,钱袋里空空[dang][dang]时再回到营中,两眼发直地躺在臭烘烘的榻上,想着自己这糟烂的人生。

  现在忽然见到这样一支军队,再听说关于那些人的传言,那些活着的士兵可以幸福地归乡,阵亡的士兵也各有一笔钱会被带回给他们家属。

  这些站在路边,嘴里嚼着[cao]棍的士兵就不是羡慕,而是有些嫉妒了。

  “怎么他们就这样好命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