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扯着虎皮评论《英雄》(2 / 2)

加入书签

  《英雄》上映后,媒体骂声一片,校园里也在骂,网上也在骂。不过这些骂声并没有影响到《英雄》的票房一路飞升,连连击破中国影史的各种记录。

  这也导致王潇没法安心连载《沧海》了,因为兄弟们劝他写个《英雄》的影评,蹭蹭热度,王潇当然不准备拂了他们的好意,还是那句话,挣钱,不寒碜。

  萧威武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其实是我阿姨催我向你约稿。”

  “那你们直接用我的名义写不就行了吗?”

  “不行!阿姨说了,我们写的没内味儿,要先锋,要犀利,要有煽动性,要有争议,要非主流。”

  王潇一脸生无可恋:“你杀了我吧。”

  “加钱!我阿姨说稿费按三倍结算。”

  “行!这活儿我接了!”

  现在主流观点都在批判《英雄》,王潇当然要夸,不然哪来的争议性,不过也不能昧着良心夸,该骂的地方还是要骂。他得先贬再夸,欲扬先抑。

  “《英雄》这部电影,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绝对典范。看过电影的观众想必都记得,秦王和无名的对话结束,他希望无名自己决定这一剑,转身背对着无名,看着墙上的剑字,此时,影片的张力被营造至了顶点。可惜就在无名思考人生的时候,秦王突然一拍脑门,很二地说,寡人悟了,剑的第N种写法,就是什么无剑,不杀,和平巴拉巴拉的,然后无名好像就醍醐灌顶。”

  “当时看到这一幕,我直接得了一种叫尴尬症的病,太出戏了!这句话一说,逼格彻底掉光,毛都剩不下来。在此之前,满分十分的话,我给电影打9分,这一段之后,至少砍两分,所谓画蛇添足,莫过于此。张一谋坚持了大半部片子,小心翼翼地植入价值观,他几乎就要大获全胜,然而终究还是心太急了。所谓,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在最后时刻破了功,沦为庸俗的说教。”

  “留白,是我最喜欢的艺术表现手法,因为我觉得,最乏味的艺术,就是把话都说尽,正如《英雄》所做,但除此之外,不得不说,英雄是部好电影。”

  “在结构上,张一谋的《英雄》与黑泽明的《罗生门》有着肉眼可见的近亲关系。”

  “在动作上,张一谋的想象力也是浪漫到极致。李连洁和梁超伟在箭竹海上,像鸟儿一样飞翔、打斗,剑与剑的交接,靠的居然是一滴水。”

  “在意境上,中国传统的围棋和书法等都有介入,而且都契合了影片的武侠主题。李连洁和甄子弹的棋馆大战中,梁超伟的书法,老人的古筝,还有意念大战的场面,张漫语长袖挥舞抵挡箭矢的场面,都与武侠有形神上的沟通。所谓技近乎于艺,艺近乎于道,到了这个程度,就是艺术。在中国的武侠动作电影里,《英雄》的侠气,飘逸出尘。”

  “在色彩上,张一谋几乎用颜色重新创造了一个电影语言,上一部给我这种感觉的作品是《红高粱》。《英雄》的色彩与构图,称得上精妙绝伦四个字,对此,外国着名导演斯皮尔伯格称赞说,《英雄》用颜色讲故事,让人们不用看字幕都能理解电影内容,使色彩成为一种通用的语言。”

  ......

  英惑看完这篇稿子之后,忍不住问道:“斯皮尔伯格真的这么推崇张一谋?”

  王潇翻了个白眼:“鲁迅先生说了那么多名言,你以为都是他说的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