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搭桥(1 / 2)

加入书签

沐浴着晨曦,许大茂骑着自行车,载着放映器材及乡亲们赠送的礼品返回城里。当距离四九城还有四五里路的时候,

  他发现前方路边聚集了人群,围成一圈,目光聚焦在圈子中央,口中议论纷纷,不少人的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神情,似乎有件非凡之事正在发生。

  出于好奇,

  许大茂也停下了车轮,靠近人群探头望去。

  此时,

  李怀山正立于路边,

  脚边是他早晨狩猎得来的那头野猪,周围人头攒动。尽管此处离城尚远,但围观的人却越来越多,皆因这幅画面带来的震撼,让人即便是得不到实惠,也能成为归家后饶有趣味的谈资。

  面对众人的询问或是觊觎的目光,

  李怀山则不急不躁地应答,

  视线却始终关注着过往的行人车辆,期待能找到一辆进城的车,帮忙将这硕大的野猪运进城去。

  正当李怀山皱眉寻思之际,

  一眼瞥见熟悉的身影靠近,

  虽初时尚有些犹豫,

  但他随即大声唤道:

  “许大茂!”

  许大茂停车驻足观看时,李怀山已然意识到机会来临:

  “你这车借我用一下!”

  许大茂下车,看到滑竿上的野猪不禁惊叹不已,心里暗想究竟是何方神圣能捕获如此巨大的野猪且独自将其制服。

  听到有人呼唤自己名字,许大茂略感惊讶,

  待看清站在野猪旁边的人时,

  许大茂惊愕道:

  “李怀山?”

  眼见李怀山近在咫尺,许大茂回想起最近他在院子里的变化,心中不免有些疑惑。这些天,李怀山坚持锻炼的身影屡次出现在院内,更有传闻称他每日破晓即出门跑步,邻里私下议论纷纷,认为他可能精神状态出了问题。

  对于李怀山,许大茂并无特别亲近或疏远的感觉,毕竟两人一前一后居住在不同区域,加之之前的李怀山与院内的其他人交往并不多。这个年轻人没有固定工作,尽管与不少同龄人年纪相仿,但由于他的生活方式较为随性放荡,自然难以融入院子其他人的生活圈。

  尽管生活在同一屋檐下,

  但他们并不算熟识。

  许大茂通过旁听人们的零星对话,大致明白了事情经过——原来这头重达二百多斤的野猪竟然是李怀山单枪匹马猎杀下来的,而且并未使用火器。

  此刻,

  当李怀山提出借用他的自行车拖运野猪时,

  许大茂内心实不愿借出,言语间透露出一丝迟疑:

  “怀山,这可是厂里的车啊。”

  “再说我现在带着东西正要回厂呢,这野猪若是弄脏了我的车……”

  虽然表面拒绝,

  但许大茂的语气却没有坚决到底。

  李怀山笑盈盈地走上前,一把抓住许大茂的车把,直言道:

  “你就别在我面前装模作样了。”

  “瞧你车上这么多东西,别告诉我你现在就要直接回厂里去。”

  “给你一块钱作为补偿。”

  “等会儿我把车送到你院子里去。”

  言毕,

  不容许大茂回应,

  李怀山径直推过自行车,任凭许大茂在后面连声嚷嚷。

  然而,看着李怀山背后沾染血迹的短矛和腰间的柴刀,许大茂虽然嘴上叫嚷不停,实际上却顺从地帮着李怀山扶稳自行车。许大茂心机颇深,表面上的推脱不过是想让李怀山记住这份人情,至于那一块钱的补偿,其实他并未放在心上。

  许大茂深知自己在院子里并不受欢迎,由于性格原因,与其他人的关系颇为紧张。平日里,大家除了拿他调侃外,并未真正重视他。这种境况令自视甚高的许大茂颇有不满,却又苦于无力改变——尤其是傻柱的存在,使得他在院子里总是处于下风,时常被当作反面教材提及。

  这段时间以来,

  李怀山不仅与贾家结怨,更对易忠海和刘海中毫不客气,这在许大茂看来,正是一个可以拉拢的潜在盟友。若能与李怀山建立良好关系,那么在院子里他就不再是孤军奋战,将来遇到事情便可以联手共同应对。

  因此,

  当下李怀山提出借车请求时,

  许大茂口头上絮絮叨叨,实则半推半就地协助李怀山将野猪安置到自行车上。老旧的二八大杠自行车承载力惊人,只用竹子简单扎了个架子,那两百多斤的野猪稳稳当当地被装载上去,就连许大茂的放映设备和山货也一同放置其上。随后,李怀山骑着车朝着四九城方向疾驰而去,许大茂则步行跟随其后。

  路上,

  许大茂与路人热络交谈,炫耀自己与李怀山的关系,借此抬高自己的地位。

  而李怀山一路骑行,身后自行车上的野猪引来了无数惊奇的目光,直至抵达城门口时,再度引起一阵惊叹。

  一如往常,

  这里聚集了不少等待的人群,当他们看到有人竟驮回一头野猪时,眼中无不闪烁着惊喜之色。人群中有人认出,这位年轻小伙正是前几日带回野兔和竹鼠的那个人,心中对此啧啧称奇。

  “这小伙子……”

  “莫不是找到了个宝地吧!”

  人们迅速围拢上来,询问野猪的情况,很快得知小伙子打算整头出售这头野猪。此言一出,人群中议论声愈发热烈,但真正问价者却寥寥无几,毕竟这不同于价值几块钱的小动物,而是需要相当财力才能买下的大物件,恐怕只有厂矿企业或者大型酒楼的采购人员才有实力接盘。

  在人群中,

  李怀山注意到一位似曾相识的身影,

  虽然现实生活中未曾谋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