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增设学科,培养一批会计也挺好的(1 / 2)
日子一天天的过着,很快到了秋季招生的时候。
因为今年同时考上了两个童生,也算是为学堂小小做了一个广告。
就像现代的家长为孩子精心挑选学校一样,其实古代想让孩子读书的人家也是一样,有条件的几乎每个学堂都要去考察一番,就为了找一个适合自家孩子的好学堂。
不过现在大都是私塾,规模不大,即使是县学,也只有两个夫子,因为入学门槛高,学生也不是太多。
反倒是郑家学堂不挑生源,现在夫子也多,学费也不算高,一学期一两银子,要吃饭的话,一餐五文,如果住宿的话,一学期交管理费五百文。
所以满打满算,管吃管住也就一学期二两多一点。
当然,这个真的是小一点的孩子,刚开蒙的那种,如果是童生以后的,一级一级收费会递增,现在也没有那样的学生,就没有定价。
所以来了几拨人以后,有了八个八九岁的孩子,都是没有基础,从头开始的。
而且因为学费总价不高,宿舍环境也还可以,现在交通也不怎么便利,所以都采取了住宿方式。
学校是上六天休一天,到星期六下午放学后,家长们可以来接孩子。
考察学堂的家长有的看到了隔壁的技校正干的热火朝天,不由得询问了几句,听着很不错,暗戳戳的想着要不要让自家孩子亲戚来学一下。
不过因为郑老二此前答应少将军,优先培训残疾士兵,所以婉拒了,先把这批士兵安置了再说吧!也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批。
想起这个郑老二也有点发愁,觉得类型还是少了点,现在只有三科,而且大都学的木匠,总不能以后那么多人都去做木匠吧。
以前主要是想着做学堂,然后没有学习潜质的去给他们教点技能,这个数量总归是有限的,倒是没有想过如今会这样大批量的培养木匠。
放在现代也就罢了,大家天南海北的跑,融合在那么大的环境里都溅不起一丝水花,现在这个时代很多人故土难离,交通也不那么方便,尤其这些当兵的很多都是边关周边的军户,容易扎堆。
所以一定要各行各业都有,才能不对任何行业有什么大的冲击,也不会影响后续学员的生存问题。
再或者就是有大量其他地区的订单,能撑得起大厂子,解决很多人的订单问题。这个也很难。
突然想起来八月天天晚上在家里算账,是不是可以再开个会计班,教人记账?
主要这个用的范围还挺广的,很多店铺都会有专门的账房先生。
退一步讲,就是不去做账房,那多一门技术,成为多用型人才的话,也是多点竞争力吧。
而且这个也不拘你一只手还是两只手,只要你能写会算,都可以胜任。
回去和张氏、八月商量,怎么能把会计班办起来。
张氏觉得有困难:“做会计最起码要识字,我看这里面很多人都是零基础,学起来不容易吧,这得正儿八经上两年学才行。”
八月:“得是专门的识字班和算术班。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问题,还有更重要的问题呢。”
两人都看向八月:“什么?”
八月:“我们只会最基础的表格统计,但是会计的话,算盘得会吧,而且现在的规则我们也不懂,得请个账房先生来才行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