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徒步百里祭英烈(1 / 2)

加入书签

半月之期转眼便到,白振邦亲自带人将校服和他捐赠的东西,一起送到了楠钰学校。

  同行的,还有苏家人和白家父女,此行,苏老私人给学校捐了半车的文具,而白天诚,则是拿了2000块钱给顾钰,让他用作学校的活动资金。

  不过,他们都是背着人告诉顾钰和沈嘉楠的,没过多招摇,二人明白,他们是不想受到关注,免得有些人跟着做面子工程,便向对方保证,不会透露半分,随即将钱和捐赠物通通收下。

  之后,大家一起为学生分发校服和鞋,顾钰随即宣布,以后上学,必须统一服装,否则将会受到惩罚。

  学生们拿到漂亮的新衣新鞋,巴不得天天穿,哪会拒绝,纷纷扬声说好。

  顾钰满意点头,便带人将剩余校服,和苏白两家所捐物品,暂时搬到大队库房放着。

  随后邀请两家人,一起到小院做客,众人进入房间,便围桌而坐,聊起了近况。

  如今,服装厂的生意越来越好,光健美裤的销量,就已突破五万条,而现在,厂里还压着三万多条的单子没出,并且,还陆续有人找上门订货。

  沈嘉楠在心里默默算了下自己的提成,瞬间笑开了花,随即提醒白振邦。

  健美裤的款式做工,容易被人模仿,要想保持订货量不减,款式花样就必须多,比如宽松做成紧身的。

  颜色可以大胆选用抢眼的玫红,亮紫等颜色,布料可以试试哑光,珠光,印花,甚至是半透明,拼接材质的。

  但有一点,所有布料,都必须带有弹性,因为健美裤的卖点,就是时尚与舒适感,不论什么人穿上,都不会影响他/她漂亮和活动。

  白振邦点头赞同,将对方提议牢牢记住,打算回去就实施计划,沈嘉楠看其心有成算,就没再多言,而是转头问凌英,身体恢复得如何?

  “恢复的很好。”

  说起这事,苏白两家都高兴,当初陆剑锋说凌英身体伤了根本,最多能恢复七八成。

  但养了半年下来,他们却觉得,凌英不论是身体,还是精气神,比之苏辰,白云这些年轻人都不差。

  现在,她每日都会和苏老去公园打太极,爬山,整个人看着红光满面的,特别精神。

  “那就好。”

  沈嘉楠与顾钰相视而笑,两人打心眼儿里替老人高兴,苏老同样庆幸,白云能够与之相识,否则,自家老伴儿也不会遇上陆先生这样妙手人心的好大夫。

  他看着顾钰,面露慈爱,“孩子,京市那边儿,你让家里人抓紧些,机会很快就来了。”

  顾钰心中一紧,神色立变,他哆嗦着嘴,抬眼与之对望,老人郑重点头,顾钰一下红了眼。

  众人感同身受,尤其是沈嘉楠,看着比他还激动,就连说话声音,都带着几分颤抖,“顾哥,你,你和你的家人,很快就能团聚了。”

  “嗯!”

  顾钰伸手抹干眼泪,继而笑着起身,颔首向苏老郑重道谢,“叔,谢谢您。”

  苏老微挑眉眼,明白孩子是知道了他在背后使的力,便笑着抬手下压,“几句话而已,不过有些事情光说没用,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老人抬眼瞅着他,眸中晦暗不明,顾钰点头,“明白,那边证据已经收集完毕,局也已布好,现在,就只差一个契机。”

  “那就好。”

  苏老彻底放了心,随即起身道别,“既如此,我们就先走了,但愿下次再见的时候,你已自由。”

  “好,我和嘉楠送你们。”

  顾钰转头看向沈嘉楠,见对方已站了起来,便抬手做请,苏白两家人,也纷纷颔首道别,继而跟着苏家两老,一起走出小院儿。

  将人送到山下,看着两辆车子,一前一后地驶离大队,二人高兴地手拉着手,一起跑回住处,将这个好消息,同时告诉了张曲二人和陈明。

  “太好了兄弟,你终于不用再在这山旮旯受苦了!”

  曲峰说着说着,一下哭出了声,张乔好笑地拍了他一下,“大男人哭个球啊!?”

  可下一秒,他自己也着嚎了起来,“呜呜……太特么不容易了……兄弟,我当初真怕你被磋磨死了……”

  陈明眼泪要掉不掉,“……”好煞逼,可是好想哭怎么办?

  随后,他也跟着掉起了泪,而顾钰和沈嘉楠,看着三人哭唧唧的样子,有些哭笑不得,同时,心里边儿的那些难过,委屈与怨恨,也在三人的哭声与唠叨中,消散了大半……

  3月下旬,楠钰学校宣布了建校以来,将要举行的第一个团体活动————清明节,徒步百里祭英烈。

  4月4日,清明,XXX广场,再次聚集百万群众,自发悼念过世的老人。

  同一时间,华国北部,楠钰学校的全体师生,纷纷身着沈嘉楠和陈明亲手做的青灰军装(请参考红军军装),胸别白花,背着行军背包。

  举着五星红旗,和“缅怀革命先烈,追忆革命历史”,“传承先烈遗志,弘扬革命精神”等标语,摸黑从学校出发,徒步前往百里开外的东市烈士陵园,进行扫墓。

  全体师生在大队群众的目送下,昂首挺胸地走进绵绵细雨中,直到离去很远,众人都还能听到学生们富有朝气,铿锵有力的呐喊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摘自《七律·长征》毛泽东  1935年10月着

  全体师生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一路前行,顺利进入星河镇,此时天光大亮,路上行人匆匆,大家很快注意到了这支特殊队伍。

  他们看着学生的特殊装束,以及高举过头顶,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和标语,再听着他们喊的口号,纷纷红了眼眶,连忙自觉退到路边,郑重行注目礼。

  也不知是谁认出了这些孩子的身份,转头就去通知了刚刚上班的李忠,刘江等干部,众领导纷纷惊在当场,继而神情激动地各自骑上自行车,一路追赶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