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关于文明,存在与未来(1 / 2)

加入书签

存在,一个伟大的词汇。

一切物质与精神的总和,一切的一切同一,它不因人的意志而改变,它不需要意义,因为它始终存在。

虚无,对存在意义的质疑,无法感知、无法触摸,超越了人的意志,是对一切的否定。

这两个哲学概念实在是太过复杂,以至于我们难以给出一个切实的定论:究竟谁才是正确的一方。

只是……也许,在【文明】看来,这两者都是宇宙所需要的。

文明需要【存在】,因为一切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或是物质的、或是意志的。

可文明同样需要【虚无】,因为在发展中,我们也同样需要对存在的质疑,在与虚无的对抗中寻找意义,以谋求更好的发展。

有人会说,人的存在根本上是虚无,这赋予了人一个永恒的需求。宇宙厌恶真空,同样的,人也厌恶虚无,厌恶虚无背后的缺失和不确定性。

所以人们总是需要去填满自己的虚无,去活的某种本质,赋予某种意义。

生命拥有无限的潜力,这根本上由于是他们的存在与虚无的对抗,让他们拥有了成为什么的自由。

这也是为什么【文明】厌恶秩序太一的秩序,因为祂否定了生命的对抗,让他们以固定的姿态走向未来。

但是,问题同样存在。

这种自由本身是极为沉重的负担。因为自由的选择会带来只属于自己的责任,以及一套评判标准。

但由于是你自己的选择,所以评判标准也显然是根据自己来确定。理论上讲,这个评判标准是没有外在力量可以依赖的。

但显然,现实并不是这样。匹诺康尼的那位星期日先生,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缘由,提出了“价值是强者对弱者的剥削”的看法。

事实上,这种轻盈而自由的选择是沉重而孤独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不具备自由选择的能力。

这就是星期日所认为的“弱者”。

于是,他选择以自己为锚点,构建一个美梦,让所有人在梦中获得安宁,由他来承受孤独的现实。

这便是属于他的“孤独而沉重的自由选择”。

但,他想法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事实上剥夺了他人根本的自由。即使此时的人们还不具备自由选择的能力,但他们依旧有权利追求自由、追求提升自己能力的自由。

人应当能够自由地掌握自己的生命,这就是生命的主体性。

不管是机械生命还是血肉之躯,不管是有实体的生命还是模因生命,我是我的主体,意味着我有主导权。

那问题来了,既然所有生命都是自由的,那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到底谁是主体,谁有主导权呢?

人总要维护自己的主体性,所以人与人之间一定会为了争夺主体性而斗争。

每个人在和他人相处的时候,都想把他人变成客体,以此来维护自己的主体性和自由。

这也是星期日所希望避免的一个重要的点:即规避“他人即地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