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后世人眼中的孔子(1 / 2)
此时的殷阳不知道场外因为他与刘子华的时空共鸣所点燃的全球盛况,依旧沉浸在刘子华的人生经历的感悟中。
果然如前人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即使殷阳在之前查询过那段时光的留学历史,但当他现在亲眼见着刘子华记忆里那些真实的工作经历,也不禁心里喟叹。
留学生在法国的日子太难熬了!就连基本的吃穿用度都不能时时保证,还需要分心求学,能够在如此境遇下坚持取得真经,又需要怎样坚定不移的决心?
刘子华此时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神犹疑了一下,但还是下定决心望向殷阳缓缓问道:“小伙子,我突然很好奇后世的一件事。”
殷阳恭敬拱手:“先生但问无妨,在下必以诚相告。”
【有点好奇啊!刘子华要问什么?他毕竟不是前两期那些古人,应该对现代也有所了解。】
【当时我们技术虽然还没有如今这么先进,但并没有什么科学理论达到质变的地步,依他在异国的经历,应该会问我们后来的国家实力如何吧?】
【是啊...他经历过那个乱舞春秋的时节,一定比我们更好奇后来的国家发展是否可以和其他国家抗衡了吧?殷阳快告诉他!告慰一下老人!】
而这位已经在1992年离世的刘子华此时在众人面前深深吸了一口气,竟然有些紧张!
“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方面都在日新月异的改变,彼时的西方文化大举渗透入我们国家各个阶层。但在我离世前几年,我已经明确察觉到国外的文化冲击对于国民的巨大冲击。”
“那时的年轻人与我们年轻那时很像,都认为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国外一切都是美好与先进的代表,国内一切传统都是封建与落后的代表。所以我想问的是,你们后世是如何评价孔子的?”
他望向殷阳的眼睛:“历史,是否又重演了?”
此时,所有观众竟然都能感受到这位老人心中的忐忑不安!
为什么忐忑?
无非是害怕后世会再次发生自毁长城的往事!
毕竟自春秋以降浩浩汤汤两千七百个春秋,只要谈及中国思想,“孔子”这个名字,就一定是座绕不去的高山。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而此刻屏幕前的不同地区、不同教育水平的观众也激烈地探讨起自己心中或道听途说的那位素王。
【孔子的思想我记得历史书上说过!强调遵礼和等级制度,抑制社会变革和个人自由,妄想复辟周礼!是帝王的走狗!】
【对啊!要不是他的思想,后世怎么会有八股文束缚国家全面发展?而且所谓君臣父子的观念就是与现代社会背道而驰的!我们要平等和自由!在家里我都是直呼老人名字的!】
【楼上的拿八股文举例放什么屁呢?自己自私就拿孔子挡枪?试问两千多年前的圣人何辜?是他发明的八股文?孙子的错你放到爷爷身上?况且你现在生活的的社会之所以和谐就是因为秩序,你想过没有秩序的自由生活就去自由美利坚啊!晚上连宵夜都让你吃出恋爱的感觉!】
【什么是自由?你们想要什么都不管的自由恰恰就是真正的不自由!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想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如果你不尊重长辈,可以,那就不要对晚辈不尊重你的时候心存不满。这就是子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觉得孔子要恢复的不是周礼,而是社会秩序,是社会安定!你们可别忘了,现在我们有历史的经验可以遵循,可他那时只有周礼可以参考,当时并没有除周礼以外的秩序,所以他才复周礼,但孔子本身的局限性在于没有看到周礼教化天下的前提是因为周王室以武止戈后方才以文治世。】
【你们那些喷孔子的就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一个思想是首先被人民接受后才被帝王利用成为统治工具的,你们不要把后世被阉割后的儒教思想去碰瓷孔子!回去多读读论语就知道他真正的想法是什么了。P站有一部1991年拍的《孔子》,那些骂孔子的看完再来说话,不要被人乱带节奏。孔子当年坚持有教无类,开设私学,比起如今让底层子民学知识可是压力更大!就凭这一条,他被后世读书人称为万世之师就毫不过誉。】
【总会有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孔子当年周游列国,手下就是一批军事团体,要是他为了荣华富贵,哪个国家不能去?甚至夸张一点就算想造反,子路都可以袖子一搂“老师!干了!”他为什么没这么做而是如丧家之犬般流离世间直到最后离世?因为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求的并非帝王功业的人禄,而是规正千秋万民人心的天禄!也就是因为有这样的老师才能教出子路、颜回、文天祥、于谦这样的后辈。换做你们这些自己做不到就认为他是伪君子的小人,做得到吗?】
而就在观众们为孔子吵的不可开交时,现场的殷阳闻言却想起了记忆里的另一件事。
他的外公矛盾曾在他年幼时一边教他练毛笔字一边考校到:“小阳,《论语》第一篇,你刚才已经背完了,那么外公要考考你,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怎么理解习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