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如何让一滴水永恒(2 / 2)
而这种不计名利的精神,自神农尝百草时便已存在。
故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再进一步,这种思潮的区别本身就在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立国,所以墨家这类与雅典文明类似的思潮并未成为主流。
而西方国家物资贫瘠,天生就要以商业文明进行发展,所以地中海文明以商业贸易起家,并且由于流动性大,在与人沟通时必须以上帝作为背书,所以西方文明注重契约,以上帝的名义起誓,所以天生就带有有神论思维。
而中国的血缘关系从古至今都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纽带,毕竟古代农业立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必然是重视血缘的儒家占据主导地位。
一念及此,殷阳之前看书时模糊不清的概念突然灵光毕现,之前断裂的知识点瞬间融会贯通。
是的,正是这种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境界润物无声于后世。
所以《汉书.艺文志》记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观民风,知得失。
采诗天下,淳风化俗,安定家国。
所以孙思邈深入疫区,不避麻风病人,述大医精诚,造石大医,刻常见病药方于其上,令关中百姓皆可有病自医,治病于未发之时。
所以专家们抨击“商业落后封建吃人”的古代,才能写下“但愿世间无疾苦,何妨架上药生尘”。
生产力是人民幸福的唯一因素吗?
明明吃一碗猪脚饭就自得其乐,为什么看到旁边人啃馒头就生优越心,看到旁边人啃鲍鱼就味如嚼蜡?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可也总有人以己度人,自己做不到,就以私心揣度圣贤境界。
而周文王之所以传天地大道的规律于后世,是为了名?还是为了利?
他们会回答人性都是自私的,所以圣人都是虚伪的。
在这种人眼里。
一个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说他虚伪。
一个人严以待人宽以律己,说他不自律。
一个人严以律己严以待人,说他不懂人情世故。
一个人宽以待人宽以待己,说他一点原则都没有。
合着在他们眼中圣贤就是骑驴的父子呗?
怎么说都是他们赢。
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自己是世界的标杆。
故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可人性包括善恶,总认为人性是自私的人,是认为人性是动物性的反映,那又如何解释动物界也有牺牲自己的存在?
在狼群中,头狼或狼群成员可能会牺牲自己来保护群体,特别是在保护幼崽或领地时。
非洲野犬群体中,成年犬会保护幼犬,甚至在必要时牺牲自己来确保幼犬的安全。
海豚有时会围绕受伤或生病的同伴,形成一个保护圈,以保护它们免受捕食者的攻击。
他们又会说动物不懂事,没有情感,反正就是不能类比。
岂不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岂不闻乌鸦反哺,乳羊跪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