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新同桌(1 / 2)
早上,二丫她们被一阵响铃的声音吵醒,知道该起床了。
这时候手表是属于奢侈品,跟自行车和缝纫机并称结婚的三大件。
寻常家庭很难弄到,因为不止需要十张以上的大团结还需要专门的票据。因此人们大多是听公鸡打鸣和凭借经验看天色来估摸时间。
为了方便管理学校,一般是用铃声来作为锚点。
连山中学还没有通电,跟大队一样晚上都是靠着煤油灯照明。
于是学校在宿舍和教室之间的空地上,挂了个铁铃铛,中间吊着一根拉绳,绳子上串着圆铁圈,一拉绳子铁圈就会碰到铃铛发出响亮的声音。
学校有专门负责摇铃的人,起床铃、上课下课的铃声都是靠它。
就像大队上工前会吹的哨子一样,作为学习/工作开始或结束的一种信号。
二丫她们利落的起床洗漱,各自吃了自己带来的窝头咸菜地瓜干等粮食。吃过后,就早早去教室了。
昨天报到的时候二丫分到了一班,铁蛋则是在二班,岩山大队的三朵金花跟二丫一样,都是一班的。
第一节课是语文课,这时候初中只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这四科。
语文以背诵为主,具有强烈的革命色彩,数学、物理、化学也教的比较浅显。
70年代初师生关系是比较微妙的,由于闹革命的缘故,学生们对老师远没有后世那么敬畏,在革命气息浓厚的地方,不少老师更是对学生肩膀上的红袖章有些许畏惧。
一定程度使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学校的管理也比较混乱。
一到教室发现已经有不少同学已经找位置坐下了,教室面积并不大,可能这也是在学生并不多的情况下分成两个班里的原因之一。
教室分成了两列,每列有六排桌凳。
长长的木桌能供三个孩子并排使用,桌子上凹凸不平有之前学生在上面写写画画的痕迹。
凳子是木头做的长条凳,长1米二左右,宽大概25厘米,高度跟桌子也不太适配,个子矮的腿不着地,个子高的桌子又有些矮。
二丫她们随便找了中间的位置坐了下来,没一会老师和学生都到齐了。
语文老师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女老师,名字叫魏英,中等身材个子并不高,绑着长长的一股麻花辫,头发乌黑浓密,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很有亲和力,看着像是脾气很好的样子。
说话温温柔柔的,说着普通话带着江南姑娘特有的吴侬软语口音,后来才知道魏老师是早几年下乡的知青,后来嫁到给了本地人。
魏老师给班里孩子按照身高重新排了座位,二丫坐在右边第二排中间的位置,左边是冯爱萍靠着过道,右边是个男生靠着墙。
二丫的男同桌是个白皙瘦弱的少年,长得唇红齿白、浓眉大眼很是秀气。就是整个人看着有些忧郁,像是一簇躲在角落里的白玉菇。
等排好了座位,魏老师让每个孩子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第一节课就在互相熟悉之间过去了,二丫不出所料因为年龄又引起了一波关注。
二丫只知道新同桌的名字叫朱沛南,别的就没有了,因为他只说了这三个字,真是个惜字如金的美少年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