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悠悠岁月 转瞬三载(2 / 2)

加入书签

  每天朱符基本都在读书,家里的藏书基本都让朱符读一遍了,字写的也非常好了  。

  朱符这三年还开了11个月签到:曲辕犁设计图纸、大明宝船图纸、高炉炼钢图纸、精盐提纯法、酿酒法、熬糖法、造纸术、黄金二万斤、特殊人才两个。

  家里的几十本藏书也被朱符全部会背诵了,如:论语,韩非子,孟子,易经,大学·中庸,春秋,鬼谷子,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尉缭子兵策,九大阵法精要.......零零散散的十几种。

  有的更是残缺不全,都是竹简,看着很多,堆积如山。其实很少的就十几本书是读了。

  但是武却不让练,说是年纪小,等到6-8岁才能开始打磨筋骨。

  朱符也没有犟,怎么安排就怎么听呗,他反正一点都不急。

  现在才164年了急个啥啊,脑子回想一下距离189年汉末大乱斗还早呢,25年后才是真正的时代。

  “汉末大舞台,有命你就来。”

  朱符看了看自己的属性

  【姓名】朱符

  【年龄】  :3  岁

  【武力】  :33  未到顶峰

  【智力】  :92  未到顶峰

  【统帅】  :43  未到顶峰

  【政治】  :39  未到顶峰

  【魅力】  :55  未到顶峰

  【技能】  :【天生神力】武力+10  已加上【天生玲珑心】  过目不忘,智力+10已加上

  这还是自己没有完全消化完自己读的书呢,没有办法,现在只是刚刚记好。

  慢慢消化以自己的玲珑心估计也就是五六年的事,还不着急呢。

  朱儁经过这三年的来回奔波,逐渐的也崭露锋芒了,县令和太守也送了一些金钱,为此还卖了300亩的良田,经过这三年的奔走,也是初见成效。

  太守上个月也是帮助朱儁举孝廉了,任命估计也快下来了,最少也是一个县的县令。

  朱符的奶奶这些天也是有点苍老了,毕竟44岁了,古代人平均寿命也就是50岁左右。

  可想而知,一天两顿饭,一干一湿,(就是上午一顿米饭,下午一碗米粥)寿命可见的低。

  就在去年自己又多了一个弟弟,叫朱皓,今年才一岁,长的也是虎头虎脑的,很是可爱,每天都是“哇~哇哇”的哭。

  朱符也是气的要死:自己两年前基本都不怎么哭了,好不好?

  自己的二叔两年前也是成亲了,娶得的是陆家的次女,不是主脉的,去年也生了一个孩子女孩,叫朱秀。

  三叔也是去年成亲了,迎娶的是一个隔壁县小地主家的嫡长女,也是怀孕了,估计也就是这几天出生吧!。

  二叔和三叔的家,就在朱符家附近,一人一个三进大小的院子。

  每家就分了300多亩地,还人家分了5个佃农(贱民就算是家奴吧,说佃农好听一点),但是每年还要上交两成给朱符家粮食,没有办法,就是这个规矩,因为朱符家马上就不交税了。

  只要做官,家里就不用交税了,这就是规矩。地主想做官很难,但是寒门以前也是世家,所以跑一下关系就能当官。

  时间不知不觉的就过去了一个月,这天朱儁的任命也下来了,会稽郡太守徐珪举为孝廉,徐州任兰陵县令,接到任命后一月内必须赶到,这就是汉朝的制度。

  反正会稽郡和徐州也不是太远10天半月就能到达,接下来几天就是开始收拾东西,准备随时去赴任。

  很快的就到了晚上,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朱文、朱武已经回自己家了。

  朱儁就说:“要不然一起去徐州赴任?”

  朱吕氏不愿去,说:“我就在老家看家得了,你带着你夫人一起上任去吧,大孙去么?”

  朱符摇摇头:“我要在家伺候奶奶,才不去呢!”朱儁一想也是,既然带不走娘,也不可能不管不问吧!

  再说汉朝可是以孝治国的呢!留下嫡长子看家顺便陪着母亲也是很不错的,再加上老二老三也在家。

  快很朱儁就想通了前因后果,然后就欣然同意了,让朱符在家继续读书,然后就是自己带着夫人和小儿子一起去徐州兰陵县赴任了。

  老太太突然的一句话把朱儁弄满脸通红。

  “咱们这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我还听你爹说你爷爷上任县令的时候的事:就是去借一些本地的地主一些钱财说是上任后打点的,基本都会给你,这个钱不用还的,人家就当是保护费了。等人家有了难处咱就帮一下而已。”

  朱儁说:“娘,这个,咱家又不缺钱,这个事......”

  “你懂什么,你这个呆子,这些都是必须走的流程,你不去找人家,人家会以为你看不起人家呢,笨死了,穷乡富路的这你都不懂?

  “到了地方脸面值钱么?你不给太守和刺史送礼了?不走访朋友了?哪里不需要钱?

  “难道就要当个小县令当一辈子了啊?不想高升了么?你啊你,我都不想说你。”

  老夫人叹了口气。

  “知道了,娘。”

  “明天我就去咱县的一些地主家一趟,一  一拜访一下。”说这话的时候还是有一些面红耳赤的。

  只听见老太太说:“明天去买一些糕点,酒水,再一  一登门,别空着手就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