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劳动改造 1(1 / 2)

加入书签

苏涯放学,回到村里,发现大伙们正热火朝天地讨论。大家对家庭联产承包制这新鲜事物既欣喜又担忧,但总体上来说,支持的还是占了绝大多数。

苏队长为了做好这个工作,还特意挨家挨户的去统计各家的人口情况,好为后续的分地划地做准备

苏涯回到家的时,正好遇上苏队长去他们家做记录。

只是这记录做得相当激烈,足以和两军开战阵前叫喊相提并论。

看到苏涯回来了,交战双方都相当和善喜爱地和她打招呼,一转头又继续吵起来。

“婶子,咱这分地都是依着规矩来的。这上头文件都说了,就按照每家每户的人头来分,你家是多少人就给你花多少,不多分也绝不少分。”

苏奶奶却不管不顾,“你这是按人头来分吗咱们老苏家这么多口人,你就给我们家分七口人的地,这像话吗”

苏涯没有急着回房做作业,留下来饶有兴趣继续旁听。她头脑一转,就知道这七口地是咋来的

苏队长急忙解释“婶子,我也不敢唬你呀你也不是不知道咱村里地少,好的地就更少了,要是按照实际的人头来分的,有些家庭那分到手的地也就几亩了,这哪能活啊这不,村里也是逼不得已做了规定,十八岁以上的人才给分地。”

苏奶奶牛眼一瞪,“照着你这说法,我这家里没满十八岁的小孩就不用吃饭了是吧”

苏队长满头大汗,“婶子,这话可不能这样子讲。我们不想分吗这不实在是地不够分吗而且,咱村里每三年都会再分一次地,到那时候,你家里的小孩都长大了,这不是一样的给他分吗”

苏奶奶冷笑几声。

苏队长苦口婆心地作补充,“也不单是你们家是这个规矩,别人家也是这个规矩。你们家这七口人还算多的,你看那些分家的,那地才算少。”

苏奶奶可不会被苏队长这花言巧语给打动,她只会在想自己的实际利益有没有受到侵害。

想动他们家的田没门

“你咋能拿别人家的和我们家比别人家有我们老苏家这么穷吗”苏奶奶看这情况僵持不下,心一横,相当熟练地躺

下地来,那嗓门是没得说,“老天爷呀,苍天没眼啊,大队长这是要逼死我们啊”

其余老苏家的人也相当熟练地开始装腔作势,嗓子吊的是一个比一个高,“大队长啊丧良心啊”

苏涯看得是一愣一愣的。虽然她已经看了快十年了,但是每一次看到还是相当惊叹。

苏队长抓耳挠腮,欲哭无泪,“哎呦,我的好婶子,你快起来,有啥事咱好好说。”

“这还有啥好说的你也不看看咱们老苏家是一般人家吗”苏奶奶突然指了指苏涯说,“咱还给老苏家教了个招弟出来呢别人家有吗咱家招弟让苏家村除了多大风头啊现在用完了,就来翻脸了吗”

苏涯

苏队长那冷汗哗啦哗啦地冲下来,他可真是后悔来这一趟,他咋还没有吸取教训离老苏家这邪门一家远远的呢

当然,他们家招弟除外。这满门的歹笋就那么一个能看的。

苏奶奶看他认怂了,冷哼一声,又继续和他算账。

“这事我先甭跟你纠缠。我再问你,他咋我家只有七口人的地我生了四个儿子,个个都结婚了,那算起来我们家至少也得十口人家”

苏队长实在撑不出公务员礼貌性的微笑,“婶子呦,你家这个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你看看你家老四不是离婚了吗那他媳妇就不算了大年龄这个情况,再看你家老三,那不是已经去县城了吗那是城里的户口,这村里分地还跟他啥事了”

“啥玩意”苏奶奶骂道“那老娘们跟人跑了,还把我们家地糟蹋了这是啥破规矩”

“再说我家老三,那就更加荒唐了。这村里分地的事儿咋就不干他事了你可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你这种话诛心不诛心”

强行看着别人长大的苏队长彻底崩溃了,婶子,我比你家三儿大不了多少啊咋看着他长大

他们一直达不成共识,老苏家的人忍不住了,各个都在有意无意的秀一下自己健壮的。

这段时间托苏涯的福他们的饮食上去了,这威慑力强悍了不少,就连小宝也装模作样的,虎视眈眈地盯着苏队长。

苏队长眼泪都出来了,这一家人除了苏涯简直是没有一个好打交道

想到这,他突然灵机一动,问苏涯,“招弟,你是读书人,你懂的东西多,你说你奶奶这做的对不对”

苏奶奶一听这话,火气就飙上来,她一个大踏步冲上来,蒲扇般的大掌就往苏队长脑门瓜上盖。

“你这臭小子想干啥挑拨我和我宝贝孙女之间的关系我打不死你”

苏奶奶老当益壮,这个力度可不得了,苏队长连连告饶。

苏涯却笑意吟吟问苏队长,“队长,咱一个人头分多少地”

“两亩地,”苏队长见有人她他解围,连忙抓住这空隙说,“别看这两亩地少,一家人加起来那就很多了。”

“咱们说是只分地吗那边山头分不分”

“你说后边那山头那土质也不好,种不了地,没啥用,咋可能有人要”

“那万一有人想要呢”苏涯追问,“这可以吗”

苏队长沉吟片刻,“只要村里面的人同意,包山的人又负责交税,那就没啥问题。”

苏涯心里一动,她朝苏奶奶招手,“奶奶,过来和你商量点事。”

苏奶奶屁颠屁颠来了,“大宝贝,啥事啊”

苏涯没有在大家面前说,反而一手把苏奶奶抓进了房间,还偷偷摸摸把门给拴上了

苏奶奶被她这一系列的行为给惊到了,摸摸她的头说“奶奶的宝贝招弟,这是咋了”

“奶奶,咱把后边那山头给包下来吧”

“哎哟招弟,你可真是烧糊涂了,在说啥胡话”

苏涯却相当认真,“奶奶,这可不胡话,咱得抓紧时间赶紧把山头给包下了。你可不知道,外面那些人为了村里那座山头都要抢疯了”

苏奶奶却不相信,“你是读书人,你不懂。这山头哪是那么好包的咱们家就是老实的种田人家,甭管那么多。”

苏涯叹了口气,这老苏家有没有种田天赋,她这奶奶真的没点数吗哪次大队下田,他们老苏家不是最会偷懒拖后腿的

“奶奶,种田才是没前途呢你想想,到时候,这村村户户都开始承包自己的地,那他们能不能专心照顾自己的地吗”苏涯说“那他们那么认真照顾,地里的产量肯定就多了。这产量一上去,这粮食还值钱吗”

奶奶听她说的严重,想想,这还真的有点道理啊。她虽然不懂啥经济学原理,但活得久了,她咋会不明白,这东西一不稀奇,那自然就不值钱了。

“哪有那么多说法,庄稼人不种田那还能干啥”苏奶奶还是嘴硬。

“奶奶,咱做事,得做自己擅长的事。你问心里一句,咱老苏家是种田的料吗咱家的种出来的农作物能比得上别人家种的吗”

苏奶奶不说话,这答案不言而喻,当然是比不上了,

“可是咱们家都是泥腿子出身,除了种田,也没得别的活干得了。”苏奶奶颇有点忧愁。

“咋会没别的活好干吗奶奶,你难道忘记你当年在生产队,可是一等一的养猪好能手吗”

这事,苏涯还是听隔壁家的王婶说的。当年,养猪的有三个人,谁把猪养的最好,谁就年后就能分更多猪肉,苏奶奶可不用尽功夫吗

说起这个,苏奶奶骄傲地挺起胸膛,“这倒也没错,想当年我养的猪,那可是大家都夸好的,每次都是我养的小猪崽,最胖最听话了。”

苏涯打断苏奶奶过往的风流回忆,问她,“奶奶,您这养猪这么厉害,你咋不去养了”

苏奶奶眼睛瞪得忒大,“这猪这么好养的,我去哪里找地儿来呀哪里来的猪给我养我们村一穷苦人家有啥本钱去养猪”

“这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你看咱们后边那山头,只需要给国家交税,就能拿下来了那可真是无本的买卖况且,咱们家之前不是留了很多家用,你手头不是还有四十四块钱吗咱们家去买小猪仔子那是绰绰有余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