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扬帆起航 7(1 / 2)

加入书签

老苏家一行人来到集市,方才六点多钟,曙光刚现,街上还没啥行人,只有早出的小摊贩正在忙乎着。

苏奶奶指挥着苏老四把三轮车停在往常的位置,又吆喝着众人把三轮车上的东西给搬下来。

苏涯跟着跳下车,准备去搭把手,却被苏奶奶一把塞了一把竹签和黑笔。

苏奶奶笑得可温柔了,“招弟,你甭掺合他们,有你大伯他们在呢,这些粗重活不用你操心,你就给咱们家新开的卤肉写上价格吧。”

事实上,苏涯早就想昨天晚上就把这价格给写好了。但是苏奶奶硬是不听,照苏奶奶的逻辑来说,这种沾了文曲星仙气的字体,那当然是当场写下来才最有效。

虽然苏涯对这种迷信的行为不置可否,但她还是乖乖的拿着笔去写字去了。和老太太辩论这事,她暂时还毫无胜算。

由于重活一辈子,苏涯当然清楚一个人的字对成绩有多大的影响。因此,她从不懈怠对自己字体的练习。也正是如此,她年纪虽小,字写得相当不错,甚至隐约能看出几分风骨,瞧着就有几分不凡。

这头,老苏家忙活的热火朝天。那头旁边的小摊贩探讨探脑,可好奇了。

虽然往常老苏家也是这个点到,但是今天老苏家这阵仗可不同以往。单单看那搬下来的桌子也比以往多了两张,更何况,有眼尖的人还发现他们的三轮车上甚至有好多不明意义的小罐子。

“哎呦,这些小罐子是啥来着新的豆腐吗”有人好奇问。

当苏老四把三轮车上的另外一个煤炉子放下来,再把大铁锅给放上去时,周围的小摊贩彻底的好奇心彻底爆发了。

“咋那老苏家又多了一个煤炉子是他们家又想到啥好吃的了吗难道他们家又要上新豆腐了吗但是他们家不是每周才上一次吗,这次应该不是上新的时候呀。”

有聪明的人立刻想到了,“我琢磨着这次可能不是啥上新豆腐,要是真的只是上新豆腐,也没必要再加一个煤炉子。我瞧着指不定是有别的更好吃的给他们琢磨出来了。”

这么一说,大伙们就更加好奇了。这难道真是又琢磨出新的东西来了

“这老苏家敢把这新东西拿出来,那他们家肯定觉得这新玩意比他们家的豆腐差不了多少。”

“这么一来,岂不是说咱们到时候能模仿的东西又多了一样”头脑灵活的人立刻想到了,“之前靠模仿他们买豆腐,咱们就赚了不少。这次,再跟着他们走,咱们能赚的钱更多吧”

这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想趁机打探下这老苏家出了啥玩意的人更多了。

最先靠着模仿老苏家豆腐店的夫妻店的杨大婶仗着自己脸皮厚,直接笑眯眯地凑到苏奶奶旁边问,“大娘,你们家今儿咋多了恁多东西这是有啥好东西了要不拿出来给咱们瞅瞅。”

边说着,杨大婶就边毫不见外地往他们家的三轮厂车上瞄,一边瞄一边酸溜溜地说,“哎呦,苏大娘,你们家这还真得靠着豆腐摊子赚了不少啊。看这三轮车铁定要不少钱呢,还有那三轮车上的铁锅铁铲,这么多个煤炉子,这么一算,都不知道要多少钱了呢,你们家还真的是不把钱当钱看啊”

杨大婶简直是羡慕到眼红了,这老苏家还真是好运气,听说不久前还只是个田地里蹲着的面朝黄土的老农民呢。

这才几个月呀就这么有钱了。

他们家可以,那我们家当然也可以,杨大婶暗自琢磨,大家都是买豆腐的,没理由他们家发财,我们家不发财呀

虽然总有一些冤大头,为了啥好吃的就去他们老苏家买那买豆腐。但是他们家那豆腐那么贵,迟早有人受不了这价格,到那天不就是他们老杨家独霸这豆腐市场的时候了吗

这般想着,杨大婶情不自禁地向苏奶奶泡了一个挑衅的微笑。

苏奶奶完全没把这把戏放在心头,她冷笑几声,都是千年的狐狸精,来这装啥呢

“嘿,这不是隔壁摊那原本卖包子后来买了豆腐的夫妻档吗咋你们又对我们家卖啥又好奇了该不会又打算跟着咱们家从豆腐店改成啥吧”苏大娘似笑非笑地说。

这话说的着实损,这周围的路人都忍不住跟着笑了,笑得那些跟着做豆腐的小摊贩也忍不住心虚了。

杨大婶老脸一红,却还是气势汹汹地反驳道“哎,苏大娘,你这人咋说话的咱们家卖

不卖包子那都是我们家的选择。难不成这全天下就只能你们老苏家一家去卖豆腐吗”

“呵。”

苏奶奶没空理他了,冷笑几声,白了她一眼就手脚麻利的去帮苏家几兄弟干活,她事情可多了,懒得和害虫说话。

杨大婶却不甘心,继续追问“咋了你们家到底卖的啥让我瞅瞅。”

“那卖的啥不都在那写着吗长眼睛装饰啊”苏奶奶指了指苏涯刚刚写好挂上去的竹签,没好气说。,

杨大婶管她那个方向看,却先被苏涯给吓到了,“这是你们家孩子呀你们老苏家能养的出这种小孩”

老苏家一家人,无论男女,均身材高大,面相凶恶,皮肤黝黑,瞅着就不像是啥良善分子。

然而苏涯却不同,她久未劳作更不会出去外面玩耍,愣是在一农村家庭被养的白皙剔透,身上还自带读书人的气质,看着就不像是老苏家的种,更像是大城市里的娃娃。

也不怪杨大婶有这个疑惑,“娃娃,你还不会这老苏家从哪偷回来的娃娃吧”

苏涯听得满头黑线,坚定地说“婶子,我真姓苏,苏家村的老苏家的孩子,童叟无欺。”

杨大婶还似信非信,只得将信将疑地去看那竹签。刚看到,她就被吓到了,捂着扑通乱跳的小心脏问“咋回事啊你们家疯了”

大家都被杨大婶的尖叫下了一跳,情不自禁跟着她去看那竹签。

只见那竹签上写着苏家卤肉,每斤6元。

杨大婶眼睛紧紧的盯着那个阿拉伯数字,非常不可置信,“我没看错吧,你们卖多少钱每斤6块钱”

不仅是杨大婶给吓住了,周围的小摊贩和路人都给吓住了。

“啥玩意这啥玩意这么值钱,每斤6块钱想钱想疯了吧,咱们这里每斤的猪肉也才一块半呢”有人忿忿不平。

小摊贩们都摇摇头,心想,看来这次是山寨不了了。

老苏家明显是头脑发晕了,还真当他们县城是啥有钱人聚集的地方了每斤6块钱的东西是人吃的吗

苏奶奶冷笑几声,犀利的目光逼得那些闲言碎语的人连连后退。

“呵,连6块钱都出不起,丢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