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2 / 2)

加入书签

佩准跪着苦笑不已。

为了自己的长子,自己的少年发妻生的唯一的一个儿子有个好结果,卫襄对佩准也是诚意十足了,“我儿是湘娘的命根子,而他对你家梅娘也是情深意重,想来他和他母妃也愿意你家梅娘独得世间好。”

这是暗示他相求之事十有八九会成?这皇家的人做人呐,把刀架在人的脖子上还让人感恩戴德,佩准嘴里苦笑不断,憋半天也未能从嘴里挤出一个“谢”字来。

末了,他伏地,一言不发朝东宫又磕了一记头。

佩家人这性子,他算是领教了,卫襄摇摇头,“不要本宫再说一次,起来坐着等消息罢。”

这日午后,佩准失魂落魄回了佩宅,告知了等候了半天消息的父母夫人他去商量的结果,听闻太孙是有恙在身,他们梅娘就是被娶进去冲喜的,佩康氏当场没忍住大哭,涕泗横流。

“也不是没有后路,皇后娘娘和太子妃娘娘答应了等太孙百年,梅娘守足孝后就让她回来家里,兴楠啊……”佩准转头看向长子,木然道:“往后妹妹就靠你照顾了。”

佩兴楠点点头,他揽过大哭的母亲抱在怀里,垂下眼不让爷奶和父亲看他那已然发红的眼。

六日后,八月二十八,当日宜婚嫁,宜出行,佩家收到了皇宫里皇帝陛下亲自赐下的赐婚圣旨,当日皇帝派出了礼部侍郎带着上百人亲自上佩家宣旨,从此坊间再无佩家女与东宫太孙的流言蜚语,就是被那不知其中深浅的人提起,也让闻者之人噤若寒蝉,不敢多言。

自长子定下与佩氏女的婚事后,太子妃刘氏精神就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每日一早起来就会亲自去厨房为自己的儿子煎药,亲自端到儿子卫诩的手中。

如此两三天,卫诩恢复了以往跟着武艺师傅白教习的早课,每早起来走出一身汗,莫说吃下的药不吐了,便连饭粥都能多吃半碗。

这日刘氏守着他用过膳,吃过药,想跟他说几句,抬眼一见诩儿头躺在枕头里闭着眼睛昏昏欲睡,便止了嘴里的话,悄声起身,打算让宫人把床上的桌子收好,好让他安心睡上片刻。

她将将起身,就听儿子在枕里头喃喃了一句:“母妃,我只闭一会儿眼,不睡,您有事跟儿子说。”

刘氏忙坐下,爱怜地摸了摸他的额头,“你睡就是,母妃没什么事。”

“不睡,我就闭闭眼睛,”卫诩睁开眼,伸手拉住母亲的手,“也不能真睡着了,睡着了就积食了,到时候又难受。”

刘氏笑道:“姜太医说了,你现在吃的是流食,稍稍打个盹也伤不了胃,不碍事。”

卫诩摇头,话虽如此,可他若偷懒就此躺下,多躺两天,这几天养起来的精神就又要坏了,到时候莫说吃流食不舒服,便是连流食在胃里也留不了半个时辰。

胃一坏,吃进去的药就与穿肠毒药一样,一进口就吐,于他病情丝毫无益。

“您想跟儿子说什么?诩儿想听。”卫诩说着撑着桌子坐了起来,见母亲伸手过来要扶他,他拦了她一下,拦开了她的手。

刘氏坐他一臂之远处,满眼的爱怜,看着他像毛毛虫破茧一样蠕动着,单凭自己一个人就坐了起来,待他坐定,听他喘气喘过后,她温声道:“要喝口水吗?”

“劳烦阿娘了。”卫诩坐定,发觉自己此时的精神要比昨日还要好一些,不由有些心喜,朝母亲看去的眼睛也要比往常亮上两分。

刘氏看了更是欢喜,拿起桌上的杯子就往他嘴边送,送到一半方醒悟过来,连忙改往他手边送:“你自己来,你自己来。”

“是。”卫诩双手恭敬地接过母给他抬的水,小心翼翼送到自己嘴边垂眼去喝,刘氏看着他直立着腰喝水的模样,心中有无尽的欢喜。

也就前面几个日子,她儿倒在床上,呼吸时断时续,为此刘氏灰了半头的发,只差一步等他去了就跟着他去了。

也不过几日,她儿现在已能吃得进去饭,还能不太费力地走动几圈,便连腰都能挺直了,自有他的太孙风范,如今想来如同做梦一样。

那佩家女,果真是个福星,光是与她订下终生,她儿两只脚就都从鬼门关出来了,刘氏如今也是对那进言献策的相师钦佩相信不已。

“母妃,您还没说呢,您想跟儿子说什么?”卫诩放下杯子,又与母亲问道。

“没什么,就是想问问你,这佩家的彩礼,你还想添点什么,这是母妃这两日想出来的,你要是还想有添的,只管往上写,母妃给你添上去。”刘氏说着就与身边的宫人道:“你去把我屋里的礼单拿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