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 53 章(1 / 2)

加入书签

胤禛说完,有些沉默的把手里的密信递给了弘承。

示意弘承看一下这上面的内容。

弘承接过了密信,扫了一眼信上的内容,提着的心,才慢慢的放松了下来。

胤礽已经把事情的始末给康熙交代了清楚,而康熙也对这件事情有了了解,从而对胤礽做出了处罚。

同时也告诉胤禛,希望这件事情到此为止。

就这几句话,弘承就知道康熙还是向着胤礽,不想废除胤礽。

想到这里,他看着胤禛,抬眸有些慎重的问道“四叔,你打算怎么做”

胤禛知道弘承问的问题,不止是问的城外的乱民的事情,还有胤礽的问题。

他此时无法给弘承答案,只是有些回避道“先把城里的粮价降低下来,然后疏散城外的暴民。”

说到这里,他对着一旁的胤祥道“你去把县太爷叫来,就说我有话要对他说,没了索额图,这县太爷定然要抓住咱们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才行。”

弘承看着胤禛,笑了笑没有说话,这种事情,胤禛有所考虑也是考虑也是正常,他也不会逼着他非要说个结果,这就不是聪明人该有的选择了。

现在当务之急的事情,是县城中的粮价,还有城外的乱民,这都是要率先解决的事情。

胤祥对着胤禛微微的点头,抬脚走了出去。

很快县太爷跟在胤祥的身后弓着腰,一副受惊的模样走了进来。

胤禛对着弘承开口道“把皇上的密信给他看看,想必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弘承抬手拿出来了密信,递给了县太爷。

县太爷手指颤抖的接过来密信,抬眸看了一眼胤禛,小心颤抖的打开了密信。

瞬间眼眸睁大,索额图被关进了宗人府。

胤禛看着县太爷,缓缓的站起身来,开口道“之前的事情过去就过去了,我呢也不打算再追究,你安心做事,争取戴罪立功,知道吗”

县太爷看着胤禛,一下子感动的泪流满面,不断的对着胤禛叩首。

胤禛抬手拍了拍县太爷的肩膀,有些沉重道“你现在争取疏散城外的暴民,这些人都是你管辖范围的,对你的话多少有些信任度,所以你出面来说是最好的办法,至于这城中的粮价,我来办,毕竟老九也是皇亲国戚的,让你一个县官来做,还是有些为难你的。”

弘承看着胤禛处事的方式,心中敬佩。

只是县太爷真的会就此把手吗要知道在胤禛刚刚的话,已经让县太爷知道那天放火的人是谁。

县太爷贪生怕死,怎么就可能这么简单的放他们厉害呢就算是县太爷想放他们离开,那胤禩的人呢他们会同意已经下水的人,怎么可能不湿了衣服呢

要是现在找个罪名杀了这个人,也是不成,这不能群龙无首的,这县城恐怕就更加的乱了。

他的脑子里不断转动,想着破解的办法,至于胤禛和县太爷说的话,也没有听进去多少。知道胤祥伸手推了推弘承,才让弘承清醒了过来,满脸疑问的看着胤祥。

胤禛看着两人的动作,轻咳了一声,对着县太爷道“行了,你下去吧。”

看着县太爷唯唯诺诺的身影,弘承眼眸中幽暗的光芒一闪而过,开口问道“四叔,这县太爷的话,您也相信”

胤禛微微抿嘴,对着弘承道“这县官在这个县城里盘横了多年,自然是有着一帮子给他卖命的人,我不能轻而易举的罢免了他的官职,要不然等到晚上,就有可能火烧县衙了。”

胤禛的话,让弘承知道,胤禛并不是毫无防备,这样的胤禛才符合历史上杀伐果断,雷厉风行的雍正皇帝吗。

想到这里,弘承嘴角上扬勾起一抹笑容,看着胤禛认真道“我还当四叔相信那县官呢,正想着怎么提醒你呢。”

胤禛听到弘承的话,心头一阵的温暖,眼眸里的神色都柔和了许多,道“我和你十三叔两人走南闯北的,这样的事情见多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胤祥附和的点头道“是啊,这县太爷也没有做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这次念在他受人蛊惑的份上,就不和他追究了,对吧四哥”

说完,他冲着弘承努了努嘴,又指了指耳朵示意弘承隔墙有耳。

弘承一下子明白了过来,抬眸扫了一眼窗户和门的方向,对着胤祥点头配合道“十三叔说的是啊,这县官看着也是两袖清风的,之前也有可能是被人威胁的,咱们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三人配合默契。好像经常做这样的事情。

胤祥小心的靠近了窗户,听着慢慢的远去的脚步声,才开口道“走了。”

胤禛微微的点头。有些慎重的看着弘承,眼眸微微的闪烁,要是这县太爷真的有这样的打算的话,恐怕到时候他们离开的时候就有麻烦了。

只是弘承跟着他来的,他绝对不能让弘承出事就是。

弘承有些不懂胤禛那复杂的眼神暗含的意思,但是这不影响他对胤祥刮目相看,这么细小的声音,他竟然能够猜出来是有人在偷听。

想到这里,他由衷的佩服道“十三叔的耳朵真好使。”

胤祥扫了弘承一眼,笑道“那是得,要不然这不是对不起跟着四哥那走南闯北的这么多年了。”

弘承看着胤祥那祥和的样子,脸上神采飞扬,完全没有像历史上那样,被圈禁起来十年的颓废,这样的胤祥让人能够敞开心神,忍不住的靠近。

有了县太爷的配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可能是县太爷知道了他们的心思,知道他们不打算真正的追究,办起的事情来,丝毫的不含糊。

胤禛带着弘承亲自出去调控粮食的价格。

让粮价降低了不少,城中的百姓都带着欢喜,街道上也慢慢的人流量增大了不少。

因为城外的人还都饿着肚子,为了不让再次发生。

胤禛做主开仓放粮,这才让那些人彻底的散了开来。

有了这一方面的成绩之后,胤禛直接上折子给康熙,紧接着康熙就下达了不增加税收的条例,这让整个闽南的百姓对大清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

、康熙也得到了百姓的爱戴。

胤禛他们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之后,已经到了八月份。

在还有一些后续问题需要解决,胤禛原本打算带着弘承在闽南这一块都走一遍的。

结果他们再次收到了康熙的密信。

上面只有聊聊几个字,太后病重,速回。

弘承开始有些忧心,这不离开的话,还能多少安全一点,现在离开闽南,等待着他们的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闽南的地主富户可是不少的,尤其是胤禟的门生遍布整个闽南地区,别看县太爷现在表现良好,但是要是有人拿这件事情威胁县太爷的话,也不能够保证,这县太爷就能生不出别样的心思。

胤禛也是有所忧虑,知道第二天一早,他才对着弘承商议道“咱们该怎么离开”

弘承明白胤禛的意思,微微蹙眉,开口道“四叔和十三叔先走,我和屈杰,岳兴阿,孟德等一两天再走,只要我不走,他们就无法派人追去,多少也能给你们争取一部分的时间。”

胤禛闻言蹙眉,显然是不同意弘承的话,要是弘承在闽南出现了什么问题的话,那到时候他怎么给太子给他皇阿玛交代呢

他想到这里,不同意道“说什么话呢要走也是你先走,要知道你四叔都活了大半辈子了,你还小呢,更何况你还是太子的嫡子,皇阿玛的嫡孙,绝对不能出事的。”

胤祥没有说话,在他的心里,弘承的地位是比不上胤禛,但是弘承的身份放在那里,要是真的出了事情,他和他四哥一样,无法对太子,对皇阿玛,对整个大清交代。

他们爱新觉罗的嫡子,就这么的折在了这样一个小小的县城里

弘承看着两人,哪怕是他们是他的亲叔叔,在尔虞我诈的皇宫里,还能有着这样的护着他的心思,甭管是因为他的身份还是其他的方面,这都让他挺感动的。

想到这里,弘承笑着对胤禛开口解释道“四叔你想什么呢我让你先走,是想让你往南边广州一带,搬救兵过来救我,我哪能在这里乖乖的受死呢再说了,我身边的三个人都比你功夫好,就连孟德也有两下字,可比您这身手好多了。”

胤祥闻言蹙眉开口道“为什么不从北面走呢”

往南走不是越走越远了吗

胤禛知道弘承的意思,他抬眸扫了一眼胤祥提弘承解释道“所有人都知道往北的路是回京城的,在毕竟之路上堵着,这不是正常的事情吗你打算自投罗网吗”

胤祥闻言,摇了摇头,这自投罗网的事情还是不要做了,他还想多活两年呢。

片刻之后胤禛拍板道“你说的也有道理,那就这么办吧,我和你十三叔往南走,你在这边先等个三两天,到时候让十三带着兵来接应你,绝对要让你平安的回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