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2 / 2)

加入书签

“这”朱赫嬷嬷垂下眼,低声道“娘娘当初小产伤了身子,已经失去生育能力了”

主子娘娘好性儿,只是将黄嫔禁足,还帮着在皇上面前隐瞒,朱赫嬷嬷却看不惯黄嫔的张扬劲儿,自作主张将旧事捅了出来,好绝了黄嫔的念头。

这话恍若晴天霹雳,黄嫔大叫道“不可能”

“那许是奴婢记错了吧。”朱赫嬷嬷点到为止,并不争辩,“奴才告退。”

黄嫔神色恍惚地靠在椅子上,已经顾不上朱赫嬷嬷了,朱赫嬷嬷也没等黄嫔回答,低头略微躬身后退到门口,转身离开了。

第二日请安时没见黄嫔,皇后解释道“黄嫔身子不适,太医说需要静养,我便免了她的请安,你们无事也不要去打扰。”

云梧初时没放在心上,养在深宫里的女人身体素质都不是太好,生病是常有的事,结果没过两日,小苹神神秘秘地跟她说,黄嫔并没生病,而是被皇后娘娘禁足了。

云梧眼皮一跳,“你哪里听说的”

小苹低声道“晚上下钥的小岳子说,那天晚上根本没见着太医,倒是皇后娘娘身边的朱赫嬷嬷去了趟黄嫔娘娘那儿,第二天一早就听说黄嫔娘娘病了。”

不得不说,小苹长袖善舞,交际广泛,和谁都能说上两句,云梧都佩服这丫头的人脉,斜了她一眼,“你倒是消息灵通。”

小苹眉飞色舞,凑到云梧耳边道“奴婢还听说,这事儿跟大阿哥有关大阿哥听说黄嫔娘娘病了想去探望,却叫黄嫔娘娘拒了,说是怕过了病气可若是黄嫔娘娘没病,依着原先对大阿哥的热乎劲儿,怎么也不会拒绝大阿哥,如今连大阿哥都不见,说不准就是因着大阿哥才禁了足”

云梧心头一凛,若只是不想让大阿哥离黄嫔太近,不至于将黄嫔禁足,如今黄嫔连门都不能出,显然是犯了大错,十有八九是跟永璜面前说了什么不该说的

至于是什么不该说的这还用猜吗

“行了,”云梧看了小苹一眼,“这事给我烂到肚子里去,就当不知道,不许再议论。”

小苹素来机灵,知道轻重,闻言点头,“主子放心。”

两人正说着话,外头小荔来报,“主子,内务府来人求见。”

云梧奇道“内务府的人来干嘛”

“应该是为了添人来的吧”小苹撇嘴,“黄主儿那儿添置的人都拨过去好几天了,今儿才轮到咱们,主子好歹是个妃位,黄主儿才是个嫔,这是什么道理”

“约莫不是,”小荔接话道,“黄主儿早嫌伺候的人不够,特意跟内务府说了才拨了人,贵主儿那儿也没添人呢,都等着搬出乾西二所之后再说。”

小苹不说话了,但翻了个隐晦的白眼,脸上的表情显然是觉得就黄嫔事儿最多。云梧憋笑,对小荔道“先让人进来吧。”

说话间,内务府的人被引进了屋,果然不是来添置人手,而是为了云梧几个陪嫁丫鬟入旗的事。

清朝人户口分三种,旗籍、民籍、和奴籍。旗籍便是众所众知的满清八旗八旗制度,说白了就是一种人口编制方法,由上至下的领导为旗主参领佐领,比如云梧的父亲讷尔布就是镶蓝旗的佐领。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的旗主是皇帝,被称为上三旗,其余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五旗则被称为下五旗,虽然旗主是宗室王公,但雍正以后,皇权愈发集中,下五旗实际也由皇帝直接控制。

八旗制度下,有一个世代服役于皇帝以及宗室王公之家的群体,便是包衣,分为佐领下人、管领下人以及庄头人三大类,主要担任府员、护卫、随侍、庄头、陵寝园寝守护等多种差事,因都是管家务、供差役、随侍一类的差使,包衣也被称为“内八旗”,与之相对的则是更具军事职能的“外八旗”,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旗人。

八旗每旗都有包衣,而直属皇帝的上三旗包衣称作内务府属,也叫内三旗包衣,隶属于旗主王公的下五旗包衣则称作王公府属。每年内务府举办小选,秀女便都是内三旗包衣出身,中选者或做低位嫔妃、或被指为皇子宗室的使女格格、或充入宫中为宫女,满二十五岁之后出宫嫁人。

皇帝和皇帝嫔妃的宫女都是包衣旗下的,云梧成了宫廷主位,作为陪嫁奴才,阿杏几个也鸡犬升天,得以入旗,内务府这是来将四人的户籍录入包衣旗。

包衣虽然总和奴仆挂钩,听起来似是低人一等,但这奴仆身份仅仅是相对皇室及宗室而言外八旗的旗人又何尝不在皇帝前自称“奴才”呢包衣并不是贱民,甚至在社会地位上,包衣和八旗中的一般旗人处于同一等级,他们可以有自己的财产和奴仆,也可以出仕做官,比如贵妃、黄嫔的父亲,有时候上三旗包衣因为和皇帝关系接近,仕途比一般旗人还要好,比如康熙乳母孙氏的夫家曹家,也就是曹雪芹出身的曹家,他们是正白旗包衣,在获罪之前,曹家三代男丁出任的都是江南的肥缺,姑娘里头甚至出过郡王和亲王福晋,其显赫只能用鲜花着锦、富贵滔天来形容。

而阿杏她们几个才是真正的奴籍,她们是那拉家的旗下家奴,没有单独的户籍,也不能参加科举或出仕。从旗下家奴到包衣,不仅不再是奴籍,还跳过民籍直接成了旗籍,可以说是天与地的区别。

八旗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大家国庆快乐阅兵看得贼激动,现在工作真的好累,天天加班周末也加班,很想辞职回国了tt

等下还有一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