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 2)

加入书签

李姑姑笑着,"我来之前打听过了,说这青石街上的沈家,沈娘子是最懂事的。"

她又看了眼沈清荷。

沈清荷眉眼清秀,身上头上都没什么首饰,只别了支木簪,将头发绾着。一张小脸白皙素净,不施脂粉,却清水出芙蓉,看上去干干净净的。

就是穿着一身青色窄袖长裙,毫无点缀,罩得人半点显不出腰肢。

不过她刚冷眼瞧着,这沈家的小娘子被王氏半搂着腰进来时,勒出了一段腰身,像她这种见惯年轻小姑娘的,都不免晃了一下眼。

若是将她和时下的小姑娘一样,打扮打扮,估计也不差。

瞧她站在那里,文文静静的,一双眼就像是水洗过一般,水灵灵的。

年轻姑娘就是好。

李姑姑笑吟吟的,说道:"我听外头的人都说,这沈娘子秀外慧中,今儿过来看了一面,我瞧着也不错。"

王氏道:"是是是。要不怎么说李公子有眼光呢!"

"咳,我那外甥啊,别的本事没有,看人眼光是真不错。"

沈清荷听了,直皱起一双秀眉。再去看桌上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

李姑姑道:"听说父亲是个读书先生是吧?"

王氏道:"对,之前在学堂坐馆呢。"

李姑姑道:"那沈娘子也会读书写字咯?"

王氏道:"这是自然,她是给她爹亲自启蒙教出来的,不仅会读书写字,还会背诗呢!"

王氏喊了一声,"清荷,背两首诗听听?"

沈清荷别过脸,一声不吭。

见沈清荷不理,王氏赔笑道:"哎呀,孩子脸皮薄。"

她对着沈清荷说道:"清荷,李姑姑日后也是你长辈了,不用这么怕丑。"

沈清荷转过脸,问道:"你们是在说我的亲事?"

王氏道:"哎呀你知道了,那就不瞒着你。是在谈你的亲事,原来是不叫你知道的,不过我们家人少,就只咱娘俩。现在不说,我待会儿也要告诉你的,那干脆,让你见见未来婆家的人。这李姑姑啊,就是为了她那外甥,来和我们说媒的。"

沈清荷道:"这就是刚刚说的什么好事?"

李姑姑道:"傻孩子,这可不就是一桩好事。"

沈清荷薄怒道:"胡说!我父亲还在病床上,谈的是什么亲事!这样的好事,我可不要!"

王氏脸色难看,"我是你母亲。你的亲事,我难道说不得?你今年都十七了,你父亲现在又病着,没人管你,我若是也不理,你就真的成老姑娘了。"

沈清荷定了定下心神,自己找了个位置坐着,表情冷淡,"好,那谈。那我们就坐下来好好的谈。谈的这是什么亲?"

李姑姑道:"你肯定听过,城北的飘香酒楼,就是我们家的。我那外甥啊,人长得好,脾气也不错,知冷知热,年纪比你大一些,日后肯定待你好。"

沈清荷自然知道说媒的人是说好不说坏。

她不想嫁人,况且这李姑姑的态度不像是提亲,更像是上门做买卖。

正经人家怎么会趁着父亲病着就上门提亲呢?

沈清荷道:"您还是把话说清楚,比我大一些,是和我父亲年岁差不多,是吗?"

李姑姑脸色变了,转头对王氏说道:"你家这姑娘怎么这么说话,有没有教养了?"

王氏恨不得赶紧捂住沈清荷的嘴。

这丫头,这丫头往常也不这样啊!偏今天失心疯了不成?

沈清荷道:"怎么了?说不得?那看来是差不多了。我父亲有功名在身,他有吗?"

她说话慢条斯理的,却句句带针,针针见血。

这一针针的,别说是那李姑姑,就是王氏听了都头疼。

王氏一拍桌子站起来,"你回去!"

沈清荷道:"不是要谈吗?怎么不谈了?"

王氏道:"你知不知羞?哪里有未婚女子听着谈自己亲事的?"

沈清荷道:"您刚刚不是说,咱家人少,现在不说,您待会儿也得说给我听吗!"

王氏脸色难看,指着外头,"你现在听不得了,你回去!"

沈清荷抬头看她,一双清澈明亮的眼里压抑着怒气。

王氏见她不动,更恼怒了,"你还听不听我话了?你父亲教你读书,就是教你不敬长辈,目无尊长的吗!你回去!"

沈清荷站起身,一字一句对着王氏说道:"母亲,我父亲病着,你就这样着急把我嫁出去吗!"

李姑姑喝了口茶,"沈家的,你这是什么情况啊,你家姑娘还不乐意是吗?"

王氏还未开口,沈清荷便道:"是,我不乐意。我不乐意在父亲病着,就稀里糊涂地嫁人!"

李姑姑笑了,"傻孩子,什么嫁人?你做的是妾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