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捉虫)(1 / 1)

加入书签

原来这张竹纸上记录的是一组一组数字,南盈人明显使用了密码来防止信息的泄露。

“这南盈人果真是狡诈,居然还用了反切码。”王坚白看了一眼,觉得可能无法破译了,有点可惜。

亓官让没听说过反切码,好奇的提问:“反切码是什么?”

王坚白解释说:“就是先约好一段语句,数字表示在语句中的对应位置的字,每组前两个数字各表示一个字,取第一个字的声母,第二个字的韵母,最后一个数字表示声调,每组数字就能合出一个字。这样一来,只要我们不知道他们一开始约好的语句,我们就不可能译出这段反切码。”

亓官让琢磨了一下,又看看这段反切码,“看这里,最大数字都有九百六十八了,这要是提前背诵,至少要有近千字。南盈人日常说的是南盈话,但没有自己的文字,传递信息要靠大乾文字,要求每个南盈密探都背上近千个字,而且其中还有一群需要每日锻炼,以保持武力的死士,这个要求有点太高了。”

说到这里,亓官让看了看旁边的书架,“我觉得,他们约定了一本专门书册,用书册中文字的顺序来计数,这种可能更大。”

代寄岚恍然大悟,“怪不得他们要将书架上的书取走。其中重要的信息需要烧掉,而剩下的若是常见的书册,随意卖给哪个书店,也不会引起警觉。”

“他们千里迢迢潜伏来大乾,肯定不可能一路带着笨重的书册过来,所以应该是在到了永平以后,再置办的。说明这本书在大乾应该是广为流传的,书店里就有人抄写贩卖的。”亓官让细细思量,英俊的眉眼神色专注。

“常见的书……”代寄岚低头思索。突然,淳于雅捧着一册《楚辞》阅读的样子划过她的脑海,“《楚辞》!”

代寄岚抬起头,一双星光熠熠的眸子在有些昏暗的内殿里灿然生辉,她激动之下握住了亓官让的手腕,“是《楚辞》!这里有没有《楚辞》,快送一册过来!”

亓官让赶紧找了个大理寺的小书吏,去取来一本《楚辞》。

众人对着《楚辞》,把密码翻译了出来。只见上面写着:与端旧党联手,挑拨大皇子,除去二皇子。

王坚白和仇经纬脸色当即就难看起来,两人对视一眼,都有些忧心。

“二殿下,此事涉及端朝余孽,还请尽早报与陛下知晓。”仇经纬对着亓官让语重心长的嘱咐。

亓官让点点头,又想起来什么,问代寄岚:“你怎么知道是《楚辞》的?”

代寄岚冲他眨眨眼睛,“是淳于雅,我看见过她看《楚辞》。”

王坚白则看起来有点忧心忡忡,“二殿下最近还是小心点为妙,近日里永平城可谓多事之秋,二殿下要注意安全啊。”

亓官让谢过王坚白和仇经纬,先送了代寄岚回府,又进宫去面见皇帝。

-----

“端朝余孽的事情,我早已知晓,也一直想除去这股势力。不过你也应该懂,这种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会把消息送去七曜司,让他们也好好查一查。你这次的差事到这里就算是办完了。这几日,陪陪你阿娘和四郎吧,也督促一下四郎的学习,他现下应该在上课,你也去听一听。”皇帝听了亓官让的汇报,倒是丝毫没有忧心,看来是已经有所预料。

亓官让应是,起身行礼,退出了思政殿。

等他一走,尤良策上前为皇帝倒茶,“陛下,这次南盈细作的案子,二殿下算是居功甚伟。”

“他还有些年轻,这样功绩还不够,还需要一些一锤定音的东西。”皇帝摇摇头,一边喝茶一边思量着,“准备安排秋猎吧,最近永平城里进了太多老鼠,也该清理一下了。”

亓官让问了长秋宫的宫人,得知四皇子亓官苍正在尚书房。他准备响应皇帝老爹的号召,去围观一下小朋友是怎么上课的。

还没等他走进尚书房,亓官让就听见了一个耳熟的声音正在咆哮:

“四殿下!您看看您昨天的课业!错字连篇,应付差事,这是好好治学的态度么?您要知道,您不是为了我学习,您是为了您自己!作为大乾的皇室子孙,作为嫡出的皇子,您要为了整个大乾的江山社稷而努力!再回过头看看您这篇文章,无治世之才,无经国之谋,全文狗屁不通!您真是我带过的最差的学生!”

亓官让小心翼翼的凑到门缝往里看,只见闵书贤一边拍着桌子,一边指着四皇子的鼻子臭骂,那魁梧的身板在这个时候显得气势十足。

慑于闵书贤此时两米八的气势,亓官让没直接进去,招手问尚书房门外的一个小黄门:“闵先生就这么教四皇子?”

小黄门面色平静,“据说闵先生就是这个教学风格,四皇子天天都被这么骂。”说完这句,小黄门小心的往里面看了一眼,又接着道:“闵先生这还收敛了许多,据国子监的学生讲,他们上闵先生的课,天天被骂的狗血淋头。闵先生自己都说,一边骂一边讲的东西,学生总是记得最清楚。”

亓官让听了闵书贤的教学理论,肃然起敬,正准备安静的离开,不太想打扰里面的吼叫式教学,结果就听见里面一声咆哮:“外面是谁?给我进来!别在门口唧唧歪歪的!”

小黄门立刻变脸,退后一步,假装一副自己从来没说过话的模样。亓官让只好摸摸鼻子,走了进去,给闵书贤见礼。

“见过闵先生,今日先生在尚书房教导四弟,陛下嘱咐我也来旁听一二。”

闵书贤对亓官让倒还算客气,“原来是二殿下。正好,二殿下也来探讨一下,如今士族林立,世家掌权,朝堂上的官员多为豪门出身,如何才能给寒门子弟一个进身之机?”

这个问题让亓官让有些惊讶,他确实没想到闵书贤居然在教导四皇子这些,他沉默片刻,正色回答:

“世家豪门能够掌权,一是世家子弟大多受到良好的教育,二是世家子弟有出仕的门路,总能找到一二亲眷,向朝廷举荐。而这两点恰恰也是寒门子弟不能进身于朝堂的关键。”亓官让说完这话,看着四皇子,眸色深沉,“如果想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先要普及书籍,让天下的寒门子弟也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然后还要改变朝廷取仕的方式,需要有一种全新的公平公正的取仕方法。这样一来,寒门子弟也能有机会和世家子弟一比高下,而朝廷则择优录取。”

这段话一说完,闵书贤明显楞住了,他用一种奇异的目光看着亓官让。而四皇子则是面露崇拜,一双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自己二哥。

闵书贤从书案后缓缓起身,对着亓官让郑重一拜:“二殿下心有丘壑,胸怀天下,正是大乾之福。闵某愿引殿下为知己,穷毕生心力,为殿下完成这盛世基业。”

作为一个朝廷官员,闵书贤这样的明显站队行为其实是不妥的。尤其是目前,亓官让还并没有被立为太子,他这样的行动已经是有失偏颇,落在有心人眼中,可以被参上一本了。

亓官让连忙把闵书贤扶了起来,“闵公大才,对世事自有见解,无需同我说这些。现在闵公只要好好教导幼弟,将来一定有机会实现理想和抱负。”又转过头教导四皇子,“四弟不可顽皮,好好跟着闵先生学习,将来为了大乾的百姓,做国家的栋梁可好?”

亓官苍有模有样的学着闵书贤刚刚的动作,也对着亓官让一拜,“谨遵二兄的教诲。”

亓官让看他小小一个孩子,就要背负这么重的学业,又有点不忍心,于是对着四皇子眨眨眼,和闵书贤说:“当然,四弟也不可全然闷头读书,不知世事。闵公若有空闲,还可以带着四弟去城中走动一二,让四弟也明白明白人情练达。”

听了这话,四皇子一下子双目圆睁,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闵书贤看了他一眼,也不戳破,笑着答应了。

-----

晚上,皇帝和席皇后睡前闲聊。

“二郎这次的差事办的不错,手腕圆融,也懂得进退,关键时刻也雷厉风行,真是长大了。”皇帝十分欣慰。

“那也是多亏了代家小娘子,事情到了关键处,都是人家代家小娘子帮忙解决的。”席皇后毫不留情的揭穿,丝毫不给面子。

“好好好,多亏了代家小娘子,我知道你喜欢她,正好南盈那边也打的差不多了,正诚也快要回来了,到时候我跟他商量,他正好也不乐意汤家的婚事。”皇帝开始为儿子的终身大事操心。

“嗯,正好平津侯家该办中元酒宴了,我让姐姐趁机赏她一回,她在云阳山道救了二郎的事,虽不能明说,但咱们还是该有所表示吧。”席皇后现在对代寄岚非常有好感。

皇帝同意了席皇后的说法,“这事你说了算。你挑些好东西,给姐姐送去,别让平津侯破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