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1 / 1)

加入书签

中午,秦母下厨,看着陈曦买回来的五花肉,难得没有吝啬,结结实实割了两斤,做了一大碗红烧肉。

秦瑶的做饭手艺传自于秦母,但显然秦母的手艺还要更胜一筹,一份红烧肉做得是色香味浓、肥而不腻,配上两个清爽的小菜、白米饭,直叫人吃得是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于是,陈曦成功地吃撑了。

饭后,陈曦本想午睡,却被秦萧拉着出门消食,陈曦无奈,只得顶着中午的大太阳陪丈夫出了门,好在,没走几步就到了山脚下的阴凉处,夫妻俩手牵着手,十指相扣,漫步在树荫之下,微风袭来,好不惬意。

两人情意绵绵之际,陈曦突然想到她的复婚大计尚在进行时,她还有最重要的一步没有完成啊!

扯证啊!

于是,在回家的路上,陈曦果断跟秦萧提出想明天领证复婚,顺便去城里拍婚照,弥补一下当年他们结婚没有拍照的遗憾。

七十年代的结婚证是异常简陋的,一张纸、一个红戳、寥寥数语,根本没有婚照可言,那时候农村也并没有结婚就要一定要拍照的传统,所以不管是前世今生,陈曦和秦萧都没有留下任何关于青春、关于爱情、关于婚姻的影像,这使得陈曦万分遗憾,重活一世,她一定要用影像记录下这一美好的时刻,并一生珍藏。

对于陈曦的要求,秦萧自然是开心得不能自已,他傻笑着满口答应,并且下午上工后,第一时间就跑去请了假。

第二天,五点多钟,天刚蒙蒙亮的时候,陈曦就被秦萧叫醒了,两人洗漱穿戴,收拾一番之后,秦瑶也已经将早饭做好了。

匆匆吃了顿早饭,秦萧抱着宁宁,陈曦拎着她的小皮箱,两人直奔公社而去,对家里的解释则是想带宁宁进城玩一天,顺便给宁宁照几张相片。

秦父和秦母都非常疼爱宁宁这唯一的小孙女,所以想也没想就同意了,他们哪里能想到,其实儿子和儿媳妇是暗度陈仓去扯证了。

扯证的过程进行得还算顺利,当陈曦和秦萧拿到崭新的结婚证的时候,正好能赶上公社到县城的上午的公交车。

所谓的县城,就是信阳公社所在的龙兴县了,而龙兴县最为一个相对贫困落后的小县城,当然是没有照相馆可言的,并且在这个年代,照相馆都是国营的,只有市里才有照相馆的存在。

所以,一家三口在公交车上颠簸了半个多小时,下车后便直奔龙兴县客运站,买了三张开往庆丰市的客车票,虽然宁宁年纪小可以不计票,但为了一家人能坐得舒服一点,陈曦也没有吝惜一张车票的钱。

在客运站等了大约二十多分钟,一家三口又登上了开往庆丰市的客车,三个小时的车程,陈曦萎靡不振地靠在秦萧的肩旁上,昏昏欲睡却因为有点儿晕车而睡不着,但宁宁却舒服的躺在秦萧的大腿上,小短腿伸直了放在座位上,睡了个香甜。

庆丰市在整个赣江省属于排在中下游的一个城市,工业不够发达,农业产量也就刚刚达标,就是这样一个相对贫瘠的城市,其繁华程度也不是龙兴县或者信阳公社这种小地方可比的,所以刚一下车,宁宁便兴奋地瞪大了眼睛,拉着陈曦的手问东问西,陈曦手中的小皮箱则顺利地落到了秦萧手里。

陈曦的皮箱里装的都是她从申城买回来的衣服,包括一套她自己的衣服以及秦萧的一身中山装,还有就是宁宁的小裙子和小军装了,都是计划用来拍照的。

赶了一上午的车,每个人都显得有些灰头土脸的,陈曦提议先找一家招待所住下,洗把脸换身衣服再出门逛街和照相,反正无论如何他们今天都赶不回去的,要住在市里。

庆丰市的百货大楼离客运站不远,百货大楼的后身便是一家招待所,条件简陋但胜在干净,陈曦知道庆丰市的招待所条件一定是不如申城,所以她也不矫情,直接交了一天的钱,便带着宁宁去公共洗漱区洗脸了。

走出招待所的时候,一家三口已经换好了衣服,陈曦倒还是平日里的打扮,衬衫、西裤、高跟小皮鞋和呢子风衣,美则美矣,却变化不大。

但秦萧换了一身浅灰色的中山装之后,通身气质便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衣衫笔挺、低眉浅笑地站在陈曦的面前,显得温文儒雅又器宇不凡,再配上他那俊朗的外表、修长的身材和一双大长腿,不禁让陈曦的眼睛亮了又亮,内心小鹿乱撞。

“老公,真帅。”陈曦忍不住赞叹出声,又伸手帮秦萧整理了一下衣领,上下打量着连连点头,“嗯,我的眼光真好。”

“夸我也就算了,怎么还自己夸上自己了,你真是……”秦萧想了又想也没有想出什么合适的形容词,索性刮了下陈曦的小鼻子,继续道:“快帮宁宁也换衣服吧!时间也不早了,换好了我们出去吃个午饭。”

陈曦点头,迅速帮宁宁换好了一身小军装,一家三口手牵着手走出了招待所。

不知道是申城的服装过于前卫和时髦,还是一家三口的颜值太能打,总之一路上他们收获了不少路上的目光,才走到了庆丰市国营饭店。

第一次带女儿来大城市,是一定要吃些好的,在国营饭店点了两荤两素以及两斤猪肉白菜馅的饺子,两个大人一个小孩儿就点了这么多菜,在这个年代可谓是奢侈至极,好在秦萧肚量大,完全没有浪费,酒足饭饱之后,一家人便直奔照相馆而去。

打听之下得知,照相馆位于一条古建筑改造的商业街上,是一个两层的门市,面积不小,一楼环境雅致,设置了很多照相的布景,二楼则是洗相片的暗房,禁止客人进入。

陈曦和秦萧先是借了照相馆里的大红花,拍了一张颇有年代特色的结婚照,又各自拍了一张单人照。而后,两人换了一身照相馆提供的军装,又拍了一张军装的结婚照,接着又抱着穿小军装的宁宁拍了一张军装全家福。

之后便是宁宁的舞台了,她穿着小军装和两身不同的小裙子,自己就拍了三张单人照,这时陈曦和秦萧也换回了自己衣服,就抱着穿淡粉色小公主裙的宁宁,又拍了一张走时尚路线的全家福。

前前后后一共拍了是九张照片,却花了一个半小时多将近两小时的时间,只因这个年代胶卷贵重,拍照又是个奢侈的事情,每按下一次快门都必须谨慎小心,表情和造型都需要摆了又摆,确保无误后才拍下的。

九张照片,如果是选黑白照片就是一元一张,彩色的却要两元一张,财大气粗的陈曦果断掏出了两张大团结,选择了彩色的,多余的两元钱直接当作邮费和跑腿费,要求对方洗好相片之后寄到村里。

接下来的时间陈曦和秦萧带着宁宁逛了逛庆丰市百货大楼,虽然商场里人气萧条但宁宁却还是非常兴奋,一路上叽叽喳喳问个不停。

然后陈曦和秦萧又带着宁宁去了公园,游湖划船,吃棉花糖,喝汽水,所有的一切对于5岁的宁宁来说都是异常新鲜的,是她从未有过的体验,所以,当吃过晚饭后回到招待所的时候,宁宁即使已经累得困到不行,还是意犹未尽地不愿意睡觉。

小孩子的快乐时光总是短暂的,第二天早饭后,一家三口便踏上了返程的路,一早出发,但真正抵达村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宁宁早已经累得趴在秦萧的背上呼呼大睡。

到家的时候,院门上了锁,家里也没有人,秦萧不疑有他,他想小妹应该是去上工了,娘可能出门捡柴或者打猪草了,而爹既然已经学会了自己操控轮椅,那一定是自己出去放风了,他只是奇怪大白天的家里为什么还要锁着院门?

让秦萧万万想不到的是,在他离开的短短的不到两天的时间里,他们家已经被老秦家闹得鸡飞狗跳了,秦老太太亲自打上门来,寻死觅活的,话里话外想要钱要东西,要不着就指使儿子孙子上来抢,然后她自己坐在院子里撒泼打滚地大骂秦父不孝。

秦父和秦母无计可施,又双拳难敌四手,还真被他们抢走了两件冬衣和一台收音机,都是陈曦从申城买回来孝敬老两口的。

好在陈曦和秦瑶作为女孩子,平日里都有锁门的习惯,很多东西才能幸免于难。

也有赖于秦瑶机警,看到秦老太太带着儿子孙子杀上门来,第一时间就跑去找队长和书记求助,她知道大哥和嫂子不在家,她只能靠队长和书记帮忙才能将老秦家这帮人赶走。

结果人虽是走了,但家里却损失了两件冬衣和一台收音机,秦瑶气得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觉得自己没用,对不起哥哥和嫂子,没能守住家。

这时,她突然想到嫂子告诉过自己,遇到这种事儿,可以到公社去报警,让警察来管,但想到哥哥嫂子说他们第二天便回来了,她还是冷静了下来,决定等嫂子回来后,商量一下再报警不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