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章(1 / 1)

加入书签

从京城回来后,秦萧还没来得及见过廖家父子,此时他正好送东西过来,便留下来跟廖家父子多说了几句话。

当然少不得要提及李学文的帮助,以及他们在京城买房的全过程。当廖老爷子听到他说,他们竟然花不到一万块钱便在西城区买到了一套一进小四合院时,心中不禁唏嘘感叹道:

这四合院的主人还真是书生意气呵,竟因为这样的原因便轻易卖掉了房子,倒是让秦小子和他媳妇捡了个大便宜,真真称得上是造化弄人了!

秦萧倒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买的四合院是捡了多大一个便宜,所以廖家父子就听见他一脸心疼的抱怨道。

原本他们可以只花一半儿的价钱,就能买到海甸区一套差不多模样的房子,就是面积稍小了点儿,屋子少了点儿,不过也足足有九间呢,完全够他们一家老小住的了,何必花那么大的价钱买一套脏乱不堪的大杂院呢!

廖老爷子听罢秦萧的一番抱怨,不禁一愣,接着便被他气乐了,嘲讽道:“你小子啊!有眼不识金镶玉,真是个棒槌。”

廖东霖也从旁笑骂道:“可不是么,你小子,真是忒没眼光,还小家子气,差一半儿的价钱怎么了,要不是你媳妇的眼睛利,你小子可就要错过宝了。”

廖东霖浓眉一挑,问道:“你可知道西城区的这种宅子意味什么吗?”

见秦萧摇头,廖东霖才继续说道:“那可都是以前达官贵人住的地方啊,你们买的宅子虽说小了点儿,但当年也不是什么普通人就能住得起的,虽说这几年被改造成了大杂院,但只要你们把宅子私人搭建的部分拆掉,乱七八糟的物件儿清走,再重新种上一些花果树木,马上便可以恢复宅子的原本面貌了,到时候你小子就知道,住在这样的宅子里,可是非常养人的。”

廖老爷子也插话道:“对,养人,听说这西城区的四合院最重风水格局,而且房屋用料也都极为考究,不论是墙瓦木料还是地上的青砖,都不是你说的那个海甸区的小平房可比。将来如果有机会回京,老头子我还真想去秦小子的宅子里好好住上几天呢!”

听了廖家父子的一番说辞,秦萧这才恍然明白,原来他们买到的房子竟是如此价值不菲,同时,他也明白了,为什么陈曦不惜花光积蓄,也一定要选择这套四合院的原因了。

午饭前,秦萧赶回家,发现家里人都在房间里收拾东西,只有秦瑶一人在厨房准备午饭,秦萧便随口问道:“瑶瑶,你的东西收拾得怎么样?”

“嫂子说了,叫我不用带太多东西,捡能用得上带着,然后再带几身换洗衣服就行,我东西不多,上午就收拾好了。”

秦萧点点头,笑道:“不错不错,还挺有效率的,那你接着做饭,我回屋看看你嫂子收拾得怎么样了。”

屋里,陈曦正在收拾东西,宁宁则在一旁看,并且时不时地问上一两句。

秦萧走进来,先捏了捏宁宁的小脸蛋儿,然后目光温柔的看向坐在床上的陈曦,“媳妇儿,你收拾得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除了你我还有宁宁的换洗衣服就是一些能用得上的零碎物件儿,大件儿的,或是不方便带走的,我都告诉爸妈和瑶瑶,通通留在家里,像是什么被褥啊,锅碗瓢盆啊,都等到京城,再重新置办。”

秦萧笑问,“哈哈,你这么说,难道娘就没反对吗?”

陈曦没好气地白了秦萧一眼,“怎么可能不反对,哎,要不是我反复强调,爸他腿脚不好,宁宁时不时地需要人抱,我呢,又怀了身子不能拿太重的东西,可能到时候别说被褥和锅碗瓢盆了,连咱家的大铁锅你都得背着上路了。”

秦萧:“……”

一家人吃过午饭后,秦父便推着轮椅径自出了门,过了一会儿秦瑶也跑了出去,说是要跟小姐妹道个别,再接着便是秦母。

秦父跟秦国柱和另外两个老朋友依次话别之后,便找到了秦小叔,不料他刚刚提了一句他们全家准备搬到城里,就听见秦小叔一脸震惊地大喊道:

“什么?二哥,你是说,你要搬走?”

“是啊,山子说他们已经在京城安了家,需要我和他娘过去帮忙看家做饭带孩子,我想了想,我和他娘留在村里也干不了什么活儿,山子他两口子还得每个月寄钱回来养活我们,既然现在他们两口子还用得上我们,我和你嫂子肯定要跟着他们过去的,何况山子他媳妇肚子还揣了个小的,你嫂子不亲自照看着,也放心不下啊,所以就决定全家一起搬走了。”

“这…这也太突然了…二哥…我…”秦小叔一时之间竟有些结巴了,他万万没有想到,事情的走向竟然不是按照他的设想进行的。

那他是不是应该按照娘的说法,赶紧狠狠敲上他们一笔,免得日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不行,还是不能跟二哥一家撕破脸,他们虽然进了城,但总归还是会回来的,难道逢年过节,他们还能不回老家吗?所以他还是有机会的,到时候见了面,他哄哄二哥,或许可以让二哥把自己儿子带进城里,如果今后真能给自己儿子谋一条城里的出路,那才是长久的打算啊!

秦小叔心里七回八转,变换了无数个心思之后,才渐渐接受了二哥一家将要搬走的事实,既然现阶段他已经得不到任何好处了,那就等将来,凭借着他对二哥的救命之恩,给自己儿子谋一条好的出路,这样想来,也是一笔不错的买卖。

秦小叔心里有了算计,便没有第一时间把二哥一家要搬走的消息告诉给秦老太太。

而秦萧一家人行事向来低调,他们要搬走的事情,除了柱子叔、周婶、廖家父子和赵英兰知道以外,就只有秦父的两个老朋友,秦母的一个好姐妹,还有秦瑶的两个好闺蜜知道了,而这些人恰恰都不是什么家长里短、多嘴多舌的人。

所以,直到秦萧一家人坐着牛车、大包小裹的离开村里,秦老太太才在村里人的口中得知自己二儿子一家已经要搬到城里生活了,秦老太太立时便气得打了摆子,然后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哭嚎着破口大骂。

然而此时,不管她骂些什么,秦萧等人也听不见了,因为他们已经背着大包小裹的行李,踏上了北上京城的路。

从南到北的这一路上,注定了困难重重。

秦父由于腿脚不便,一路上虽然有轮椅代步,然而上下台阶或上下车的时候都需要秦萧背上背下。

宁宁小朋友必须时时刻刻有人牵着或者抱着,不然一路上人多眼杂,全家人都担心一个不留神,孩子走丢了或是被人贩子偷走了。

陈曦作为一个孕妇,是一定要被重点照顾的,所以一路上她都只提了一件十分轻便的行李,被秦萧从旁时刻保护着。

秦母年纪大了,精力和体力都有限,只分担了一件不太重的行李,然后主要负责推轮椅和照顾秦父。

秦瑶却不仅要背着两大件行李,还要负责照顾宁宁这个小不点儿,时而牵着时而抱着,好不辛苦。

当然了,全家最重的行李还是落到了秦萧的身上,并且他一边要照顾陈曦,一边还要负责背着秦父上下台阶和上下车。

幸亏陈曦早就跟赵英兰约好了要同行,所以赵英兰一路帮忙,陪他们一起到了省城,先把他们一家送上了省城来往京城的火车,她才独自一人坐车往申城而去。

饶是前半程有赵英兰的帮忙,等到一家人抵达京城的时候,也几乎累得个半死。就连秦萧和秦瑶平时干惯了农活儿,体力非凡,也抵挡不了这种旅途劳顿。

全家人一个个像霜打的茄子一样,无精打采,直到他们搭乘汽车,来到西城区白坛街道,他们的新家时,才渐渐打起了精神。

此时的四合院已经不复当初陈曦和秦萧所见时,一派脏乱大杂院的样子了。

只因临回村之前,陈曦找到冯斌,委托他找人帮忙简单收拾了一下房子。

按照陈曦的要求,房子里所有后来住户私搭乱建的产物必须全部拆掉,对此陈曦详细绘制了一份草图,明确标注了需要拆掉的位置。

东南角的大门、入内后的垂花门以及正房廊下的四根柱子都需重新进行粉刷,檐瓦院墙和影壁都需要仔细打扫和清洗。

内院里,鸡圈、篱笆架等也必须全部拆掉,除甬道外的所有土地都需要进行除草和平整,以备开春后种上一些花果树木。

至于房屋里面,陈曦准备自家人慢慢收拾和规划,所以倒是没安排冯斌什么活儿,只是要求他找人重新粉刷一下墙壁,然后擦擦玻璃扫扫卫生。

最后考虑到秦父自己能够进出方便,陈曦还要求冯斌找人锯掉所有门槛儿,然后在所有台阶的侧面都用水泥砌成一个可通过轮椅缓坡,以便秦父可以自由出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