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两封信(1 / 2)

加入书签

苏家大小姐被皇后指为太子侧妃一事,在朝中、在京中均掀起了一层巨浪。

消息从一传出开始,东宫和梁家就热闹了起来。

大批官员和勋贵都开始变着法地巴结这两方,仿佛明天太子就要登基了似的。

谁不知道,那忠勇侯可是掌管着京畿二十万禁军的大将军啊,甚至,连大郦各州及边境军队的调动,皇上也很倚仗于他。

那么现在,他居然肯将自己视若掌珠的嫡长女,嫁去东宫仅做个侧妃,这意味着什么

这就意味着两件事。

一是,意味着太子已获得了大郦朝中最重要的军方力量支持,储君地位更加稳如泰山。

虽然原来也挺稳的,但毕竟宫里还有位二皇子呢。这皇家的事,一向不到最后一刻都是说不准的。

二是,意味着皇上是不是有什么不好了,难道他正在跟太子平稳交权

毕竟,近几年皇上龙体的状况是每况愈下,甚至有几次都晕倒在了朝堂之上。

众人心中这么一乱猜,自然就都开始巴结起了“未来的新君”,谁不想给新君留下个好印象呢

因此,太子对自己能纳到这个侧妃也十分满意,纳妃之日,还特意去忠勇侯府接了苏婉华回东宫。

否则,就一个侧妃而已,一台小轿抬进东宫就完了,哪能劳烦到他的大驾亲自去接

苏德业也遵守了自己与大女儿的承诺,送她出门时,一切如常,除了让人感觉他没那么热情外,并没有谁能看得出,这对父女之间已经完全闹崩了。

而且,苏德业不但把自己原配当年嫁过来时所带的嫁妆,全又充做了大女儿的嫁妆,让她都带走,还另外陪送了一份厚厚的嫁妆,完全不输之前自己陪送小女儿的那份。

当然,这不能跟苏夫人用自己嫁妆额外陪送苏婉雅的那部分比。

所以这么一看,包括太子在内的众人,还都以为苏侯爷仍十分疼爱苏婉华呢。

其实不过是苏德业把该给苏婉华的,都给了她而已。

便是这样,苏婉华在刚嫁太子的那段日子里很是得宠,甚至不光太子,连皇后都时常招她到栖梧宫去闲聊,以示宠爱,一时间,她的风头都

有些盖过了太子妃。

某日,乾元宫后殿,御书房中。

皇上静静地坐在案前看着奏折,没理正跪在地上的苏德业。

半晌他才瞥了他一眼。

“起来吧,还跪着干嘛我又不糊涂,你那大女儿心大,与你又何干”

苏德业朝其叩了一个头“请皇上责罚是臣没教好自己女儿,养大了她的心。”

“哈哈哈一个丫头片子,心大点就大点吧,本来朕这皇位也是要传给太子的,你现在忠于朕,等朕百年了还不是要忠于他。”

苏德业不知为何,却从皇上的话中听出了丝悲凉。

“臣只知,臣只该听命于皇上,皇上正值千秋鼎盛,又何来百年之言”

“呵”皇上嗤笑了一声,“行了,你去吧放心,朕疑谁都不会疑你,下去吧,朕累了。”

“是,皇上”

苏德业起身后,便小心地退了出去。

他当然知道皇上不会因此就疑了他,但这忠心,他还是得来表一表的,否则,就会在皇上的心头扎下一根刺。

毕竟,帝心难测啊

皇上看着苏德业走出去的背影,又想到刚刚荣王提给自己的两份东西,心中不禁难受起来。

那两份东西,是两封带着梁家私印的信件。

一封是八年前的,一封是最近的。

八年前的那封信,要了前荣王和自己妹妹的命,而现在的这封,看起来,是想要了他命啊

为什么为什么人心总是那么贪

他爱了一辈子的皇后,和尽心栽培了近二十多年的太子,怎么就不能等到他自然薨逝的那一天呢

应该也没几年了

忽地,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刚刚还在自怨自艾的皇上,这时却又突然庆幸起来。

他现在十分庆幸,庆幸自己在当年醉酒后,无意间宠幸了一个美人

看来他要戒一戒自己的痴心,再重新为大郦去做一些决定了。

总不能把祖宗的基业,都交到一个敢与虎谋皮的逆子手上不是

贺邵衡那把刀,太子用不了,那就换个人试试吧

“衡儿,你岳父已经走了,出来吧”

“是,舅舅”

贺邵衡从屏风后走出来时,长长舒了一口气“呼他老人

家可算是走了。”

皇上一挑眉,眼中带笑地看向他,问道“怎么就这么怕自己岳父呵,朕还是第一次见有你怕的人呢。”

贺邵衡也笑了“舅舅,您有所不知,臣这岳父啊,可厉害着呢。臣只错一个呼吸,他就能立即听出来,所以,刚刚臣一直连大气都不敢出。”

皇上抚了抚颌下胡须,点头道“那倒是苏爱卿的能耐确实不是常人所能及。好了,先不说他了,再说说你拿来的这两封信吧。”

“是,皇上”

一说到正事,贺邵衡正经了起来,他便将这两封信的来龙去脉给皇上讲了一遍。

原来,这两封信都是梁太师写给前五皇子的,也就是当今皇上的五弟,前吴王陆逊。

当年,那位联合几位皇子,可是差点就夺了当时还是太子的当今皇上的皇位。

不过,这两封信一封是八年前的,一封是现在的。

八年前的那封信,是当年,在当今皇上刚刚经历了九死一生的夺嫡之战大胜后,梁太师写给当时侥幸逃脱了皇上搜捕,正准备逃往大郦西南边境,投奔大郦宿敌南崑国的前吴王陆逊的。

内容是,梁太师要吴王动用他在大郦境内的残存势力,于前荣王,即贺邵衡的父亲贺峰,携家眷从京中回往自己西南封地的途中,狙杀他们一家子。

而现在的这封信,则是昨日才刚刚新鲜出炉的,也是梁太师写给陆逊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