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了学习(1 / 2)

加入书签

宋晴的好心情持续到吃过年夜饭,电话响不起来,各家各户打过来拜年的时候,就终止了。

舒方圆打电话给宋楠楠拜早年时,听到她在旁边哼哼唧唧的声音,相当奇怪:“怎么啦?你妈不舒服吗?要不要去医院看看。”

宋楠楠乐不可支:“这病去医院看可看不好。”

舒方圆吓了一跳:“什么毛病啊,这么严重!哎,要不要试试我爷爷他们村上的赤脚医生。我跟你说人家祖传的特牛掰,军区总院看不好的病人上他那边药到病除。”

宋楠楠哈哈大笑:“估计神仙也没辙,这是心病,她心里头不舒服。”

为什么不舒服?因为往年家里的电话基本上是为她装的。打过来的电话也几乎都是给她拜年,祝她新年快乐。

结果这回好了,叮叮咚咚的电话铃声没断过,却没有一个找她的人。大家居然集体忘了她,都只找宋楠楠。

宋晴不忿地看着这个讨厌的丫头,气呼呼地坐在沙发上,觉得春节联欢晚会也不好看了。

宋楠楠想说句实心话,其实现在的春晚还不错,起码比十几二十年后精彩的多。珍惜春晚小品还敢讽刺的时代吧。

哎哟,本山大叔,真是好久不见。

舒方圆听着电话这头的动静,乐得不行,还一个劲儿地跟她表达遗憾:“我本来要给你带椰子的,就是可以打个洞着直接喝水的椰子。但是火车时间太长了,我怕会坏掉。天啦!你知道吗?原来海南那么大呀。我以为小岛就是一个岛嘛。”

“你开什么玩笑?海南比好多国家都大了!”

“哎呀,不管大不大了,我们坐火车,那个火车还要用船运过去,到了地上以后再接着跑火车。我没想到还能这样,实在太稀奇了。”

这个宋楠楠倒是搞不清楚,她去海南还是单位搞调研出差。飞机去飞机回的,全程三天,跑了6个地方,一日三餐都是在调研单位吃的。跑了一趟海南,她连海都没看到,更不用说玩了,这话说出去谁信啊!

宋楠楠哈哈笑,问她:“怎么样,海南好玩吗?”

“挺好玩的,很暖和,而且水果超便宜,我跟你讲都一块钱那么多水果。我感觉我在那儿基本上天天吃水果跟海鲜。超级好吃,真的,每一个都那么好吃。哎呀,要命了,我肯定胖死了。”

宋楠楠安慰她:“每逢佳节胖5斤,这不胖啊,就代表年没过好。”

“那你等着啊,我带了不少椰子糖回来。等我去爷爷奶奶家拜完年回来,我上你家来。”

宋楠楠立刻挂了电话,不要,死道友不死贫道,她自己独自美丽就好。

看到宋晴气呼呼的样子,坏心眼的人还故意逗她妈:“你要不要也打个电话跟人拜年啊?”

宋晴重重地发出一声哼,她才不稀罕呢,她要睡觉啦。

宋奶奶想要拉住人:“别急着睡觉,今晚守岁呢。”

“不要,不睡觉会老的。”

老太太管不了女儿,只能教育外孙女儿:“你这丫头就非得惹她,你就不能别跟你妈一般见识吗?好了好了,别光讲电话,过来吧,跟我一块儿守岁。”

宋楠楠可没守岁的爱好,她打了个呵欠伸懒腰,跟着谢绝:“不要,我也要睡觉。”

老人哭笑不得:“你才多点儿大也要搞美容。”

宋楠楠瞪眼睛:“我要长个子呢,不睡觉会矮的。”

第二天一早,他们一家人是被烟花爆竹声给吵醒的。现在城市对于这块似乎管的不严,起码从0点开始,宋楠楠就觉得外头的炮仗声不断。好多就在窗户外头炸开的,她感觉玻璃都在瑟瑟发抖。

不过她家没男的,所以也就没买这些东西,不然要是大晚上

的逼她去放炮仗,她会抓狂的。

宋楠楠打着呵欠起床,看到宋晴还气呼呼的,正满脸不痛快的模样坐在饭桌旁玩筷子,忍不住乐了:“好啦,妈你别生气,我送你个新年礼物。”

宋奶奶端着煮好的饺子上桌,闻声倒是笑模样:“你要送你妈什么礼物呀?”

“保准我妈喜欢的漂亮礼物。”

她回房间拿出个红色毛线帽子,直接戴在宋晴脑袋上:“送给你的,新年快乐。”

宋晴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就扯下帽子要扔开,气呼呼地喊:“我不要,丑死了。”

“哪个说丑了!”宋奶奶摁住她的手,“好看的很。”

宋楠楠也点头强调:“就是这种大红的颜色,也就是我妈能压得住。一般人戴了还没这个意思呢。”

真好看,衬得她鹅蛋巴掌脸白里透红的,嫩得跟个小姑娘一样。

老太太附和:“就是,多标致啊。不过楠楠,你以后不要乱花钱,买什么帽子啊。”

宋楠楠理直气壮:“天冷,不戴帽子,我妈头会受凉的。”

按照宋晴的个性,她是坚决不会戴连帽衫上的帽子了。因为这在她看来会佝偻着背,形象极为猥琐,而她又是一个宁可冻死也坚决不能不漂亮的时尚人士。

听母亲再三强调好看,宋晴饺子都顾不上吃了,直接冲回房里头,在穿衣镜前面来来回回的看了好久,最后才勉为其难地承认:好吧,勉强还行。

关键不是帽子好看,是她人好看,才衬得帽子漂亮。

宋楠楠对于她的孔雀成精早已经见怪不怪。她自己悠哉悠哉地吃饺子。

哎哟,这饺子煮的正是火候,味道真不错。随口应了一声:“那当然,你谁呀,热电厂一枝花,全小区的门面担当。”

老太太莫名其妙:“你又说什么怪话。什么门面?你该不会又想买门面房吧?我跟你说你不要想的,我们家没钱。”

宋楠楠乐了,没搭理老人,就自己欢欢快快地喝饺子汤。

吃过早饭,收拾完碗筷,她将家里头装瓜子花生的铁皮罐子搬出来摆在桌上,好等着招待客人。

按照本地的惯例,一般大年初一是要去爷爷奶奶家拜年,跟着长辈一块儿招待同宗族的客人。初二的时候,儿媳妇回娘家。现在交通发达了,这个时间点也经常提前到初一下午。

宋家的情况她搞不清楚,因为她从来没见宋奶奶跟任何亲戚往来,就连昨晚都没瞧见人打拜年电话。

只不过按道理来讲,宋奶奶属于长辈,应该是旁人来宋家拜年才对。况且老太太也没准备拜年的年货,家里头只多了蜜枣跟桂圆,一包包的摆好了。这在宋楠楠穿越之前,是老家长辈回礼的标配,还有人会加上阜宁大糕。

宋奶奶换鞋子,回头看见外孙女儿正往外头抓瓜子,不由得皱眉头:“回来再吃,现在摆外头,瓜子会哑掉的。”

宋楠楠愣住了,啊?难不成还有比老太太辈分更高的长辈,得她们先过去拜年?

老太太招呼女儿跟外孙女儿:“好了,走吧,我们去拜年。”

宋楠楠心里头满是疑惑,脸上却不好显出来。这可是她穿越半年头回认亲戚,感觉怪怪的。

唉,也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家,家里头的长辈会不会老拿小辈比来比去。她倒不怕被别人压一头,她这不是担心像自己这样的别人家的小孩容易遭同龄人嫉恨嘛。

这大过年的,把别人给挤兑哭了,影响多不好。

宋楠楠正琢磨着待会儿要怎么低调,没想到老太太居然敲响了对面邻居的门。

哎,这拜年还得跟女生上厕所一样非得成群结队呀。难不成两家拜年的对象一样?

门开了,宋老太太朝对门住

着的黄奶奶笑着打招呼:“新年快乐。”

黄奶奶一家也不稀奇,直接招呼他们进去:“来来来,没啥好东西,喝杯糖水吃个蛋。一早就等着你们过来呢。”

宋老太太赶紧摆手:“哎哟,不行哦,刚吃完,这个蛋是吃不下的,喝两口水倒是可以。”

宋楠楠最讨厌喝糖开水,可是今天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天啦!她真怀疑黄奶奶泡糖水的时候,直接把糖罐子给打翻了。她绝对不是瞎想,因为这糖水明显已经是饱和溶液,都已经有糖粒析出来了。

黄奶奶的儿媳妇看到宋晴头上的帽子,立刻夸奖:“还是晴晴姐会打扮,瞧瞧这帽子戴上,看着多喜庆多光鲜。整个屋子都亮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