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1 / 1)

加入书签

第二天一早,何柱儿端着脸盘进来,瞧见人醒了连忙道,“今早您想吃点什么”

武则天不答,却是淡淡地道,“戴梓和黄履庄可曾回京呢”

何柱儿一愣,仔细打量了坐着的人,“回了,昨个晚上就走了,黄大人还说您逗弄他,在扬州不让他回去,现在到了杭州还没玩两天就又让他去京城,白白跟着跑了这么久。”

武则天轻笑出声,“他胆子倒是大,看来是我之前对他太好了,我现在情况不太稳定,让他们回去也是为了他们好。”

何柱儿眨了眨眼,“您是”

“你也白跟了我这么久了。”

何柱儿松了一口气,边伺候武则天洗漱边道,“爷,昨天来的那个怕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既没有大闹,也没有惊慌,只是试探地问了奴才几句,见奴才不怎么搭理竟然便不再开口了。”

武则天动作停都没停,“是吗倒是不知道是哪个另外,你让人去查一查昨天那对夫妻。”

唐朝时女子受到的约束已经够多了,没想到一千年了,不仅没能打破男女性别带来的差异,竟然还又加上了一层又一层的枷锁刚刚没过去多久的山阳县典妻一案更是让她憋着一肚子的火,她是千古以来第一个女皇帝,却也没想到至今为止,仍然是唯一的女帝。

缠足为了男人的喜好就将自己的脚掰折了,走路都在剜心的痛,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现如今,所谓的女官不过只是徒有虚名,清朝皇帝相继颁布“剃发令”、“缠足令”,剃发被强行实施,缠足却保留了下来,这固然有实施力度的问题,但也可见人们思想的顽固最让她震惊的是,即使胤礽的皇祖母父皇明令禁止,惩罚严苛,依旧有满族女子效仿汉族女子偷偷缠足,甚至还创造“独特”的缠足方式。这不是她们自己对自己的束缚吗

“二哥,您没事啦”

看着眼前的人,武则天回过了神,“没事了,你大哥呢”

“他在大堂里的用早膳呢,二哥你就放心吧,我会看着大哥的,他要是趁着您不舒服搞小动作,我保管第一时间汇报。”

武则天挑了挑眉,“好。”

等查完以后,武则天便皱起了眉头,“这女子有家世有才情,这男的要离便离了吧,何必再吵吵闹闹若是我,定然先和离,再将那篇文章捅到他先生那,给他宣扬开,到时候他又有何颜面在圈子里头混。”

何柱儿笑了,“这不到绝境,哪会闹得这么难看,别看这高夫人现在强势,真到这个地步日子也不好过,就是她娘家也只会劝她好好过的。”

“强势这样的就叫强势了”武则天冷哼了一声,“倒不如想个法子干脆守寡,既守住了财产嫁妆,说不定留在高家还能留个好名声。”

“影一。”

“皇上。”

“你去将那位高夫人替高炀给他先生写的那篇文章搞到手。”

她掌权时便试着提高女性地位,事实上也确实有了起色,她来时便遇见高炀夫妻一事,也许上天让她来这,也有让她来为女子鸣不平的意思。

当然,武则天也明白,虽然这么想,但是很难操作,按照记忆,她掌控身体时间不会很长,如果真的想实施必然要得到胤礽的认同。

高夫人名叫柏雪,家境富裕,父亲任杭州知州,从五品,伯父在京中任太常寺卿,乃是正三品大员,母亲更是大族嫡女,这家世放在杭州,确实能横着走。武则天看了看柏雪写的文章,随后便是叹了一口气,“谁说女子不如男,只是生不逢时而已。”

“何柱儿,去知州府。”

船从杭州走后,杭州当地官员紧张了几日便当皇帝走了,因而门子听说门口是皇上时大牙都笑得要掉下来了。

“你冒充谁不好,你冒充当今圣上”

武则天脸色不变,“你去通传便是。”

“谁不知道圣上已经走了你在来知州府前都不知道先打听打听的吗还通传,我呸,来人啊,来人啊,有人冒充圣上”

武则天,“”

“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大人,这人冒充圣上,小人正准备”

柏世一看被人围住的武则天,直接愣住了,“皇皇上,您还在杭州呢”

门子也愣住了,看了看柏世又看了看武则天,噗通一声跪下了,“皇上饶命,皇上饶命,小人有眼不识泰山”

“起来吧。”随后,武则天看向柏世,“一直都在,柏大人,你有几个女儿”

柏世有些诧异,“臣有两个女儿。”难不成,皇上是相中了柏云,想要纳入宫中柏世眼睛都亮了,皇上后宫仅有一后一妃,若是此时入宫,恩宠定然不少,若是再有福一点,说不定,没过多久就能怀上龙种

“柏雪是你大女儿小女儿”

柏世心一下子从云端落到了谷底,“是臣大女儿,皇上,可是柏雪她做了什么不对的事情”如今高炀正闹着和女儿和离,皇上总不能因为这事来的吧

“这倒不是,你女儿写了篇文章,朕看了,觉得很是不错。”

柏世一愣,文章,什么文章

“这高炀朕也有所耳闻,你安排一下,朕想见见他们夫妻。”

皇帝亲自点名要召见谁,这可是莫大的荣耀,在武则天不加遮掩的情况下,消息一下子扩散了开来,夫妻二人匆匆赶来,穿着华服,挽着手,武则天看向二人脸上虚伪的笑容,眯起了眼睛。

“草民高炀臣女柏雪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你们二人可觉得朕眼熟”

两人都是一愣,大着胆子看了过去,却是齐刷刷地摇头。

“朕遇见你们两次了。”

两人更是愣住了,心里都有些慌张,柏雪回想这几天的事,心脏都快停了,高炀也吓得冷汗都出来了。

“朕召见你们,也不是为了看你们夫妻二人的感情的,朕是见了柏雪的文章有些惊叹,也听说高炀你文采过人,又常有治世之策,所以一时兴起。”

两人的心情像是过山车一般,又从底部升到了高处。

“以杭州西湖为题,你们现做一篇文章如何笔墨纸砚已经都准备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