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三国:阿斗与子龙嘎嘎乱杀(1 / 2)

加入书签

【刘晔向曹操献计:“丞相兴义师,取荆襄皆为百姓...必先收买人心...不如先招降刘备...则可见我爱民之心...”

  ...

  刘备依旧坚持道:“新野、襄城百姓相随已久,怎忍分离?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为贵,以民为本,以民为重。君轻而民贵啊!”

  孙乾不赞同道:“主公,带上百姓,多有拖累,莫如命其自行逃命。”

  诸葛亮言:“可令人遍告百姓,有愿者同去,不愿者留下。”

  “曹兵将至,有意跟刘使君者,一同过江往襄阳暂避...”城中百姓听闻曹兵将至,开始扶老携幼、拖儿带女,冒着大雨,踏着泥泞来到江边,随刘皇叔向襄阳转移。一路上百姓们苦不堪言,刘备看到这一切后,心痛不已,认为皆是自己的过错才让今天的这群百姓遭受如此苦难。】

  <曹孟德《义师》《皆为百姓》[脸红]>

  <刘备的这段话看得几欲落泪,古今又有多少帝王认同“君轻民贵”?>

  <曹孟德打仗屠城的记录自己去翻书,还有在当时屯田并不是现在以为的是好事情,当时曹军、曹操的名号哪儿个不怕...>

  <《爱民如子的曹老板》《深得民心的曹孟德》《好路人缘的曹丞相》>

  <唉,这段拍得真好。>

  <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

  <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三国志?先主传》>

  [宋仁宗赵祯:曹操如何爱民如子了...?]

  [宋熙宁三年苏轼:后世还有人质疑昭烈帝的仁义?!]

  [汉昭烈帝刘备:君子论迹不论心...]

  [唐太宗李世民:君轻民贵,此言甚好!]

  ...

  【当刘备带着百姓渡江来到如今的荆州主事人刘琮处避难,刘琮不想伤害无辜百姓,蔡瑁却执意放箭驱赶百姓。

  刘备率领着同行的军民十余万,继续向江陵出发。途中过刘表墓时,刘备跪拜在墓前,自言过错。

  曹军正往这边而来,张飞提议:“今携带百姓数万,日行十余里...倘曹兵追至,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刘备不同意,诸葛亮就说此时应该让关羽、孙乾往江夏求救于刘琦。

  蔡瑁代表荆州世家豪族将城池献给了曹操。曹操坐在襄阳的大堂之上,语气半是认真半是玩笑的问道:“荆州现有军马钱粮多少啊?”

  蔡瑁极尽谄媚的回答:“马军五万,步军十五万...”

  曹操听后无不惊讶,戏谑看向下方的蔡瑁:“荆州二十八万军马,七千余只战船...如此雄厚之力,将军为何不战自降啊?”

  曹操派人暗中处死了刘琮母子。】

  <蔡瑁就是一个阿谀谄媚的小人!他考虑的是世家豪族的利益,他视百姓如草芥。>

  <刘琮一个小孩子都知道不能杀害无辜百姓,蔡瑁连一个小孩都不如,滥杀无辜呵呵...>

  <虽然不应该笑,但是这刘表的墓未免太简陋了吧[捂脸]前几集袁本初的墓,看着比这个墓大多了>

  <刘表:唉,当初都说了要把荆州给你,你要是领了荆州哪儿来现在的这些事?>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你现在没那个本事还在这仁义,根本就是错的,反而害苦百姓>

  <反驳上面的话,皇叔这做法的确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但是最开始的时候刘备就是一无所有,他走到现在所依靠的只有“仁义”,真的很讨厌那些说他假仁假义的人,你们穿到三国难道各个都是贵族都是人上人?>

  <TMD好气啊!!!刘备要是有这么多人的话,他敢直接和曹操硬抗了,可惜刘表在荆州经营的几十年啊![愤怒]>

  <原来蔡瑁是法国人啊[狗头]>

  [东汉建安五年荆州牧刘表:曹贼,安敢如此欺辱我妻儿!]

  [魏武帝曹操:哈哈哈,刘景升,观感如何啊?[吃瓜]]

  [季汉章武二年丞相诸葛亮:陛下的仁义自有百姓知道。]

  [汉武帝刘彻:这几年从光幕中,朕受益最深的便是“百姓”二字。]

  [唐太宗李世民:朕亦是如此!可恨荆州的世家豪族皆是唯利益之徒]

  [秦始皇嬴政:受益良多,得万民之心方才能治好天下。]

  看到这里的刘邦群臣,已经明白了刘备为何会输。他太真性情,太重情重义,这样的人是很好,但在乱世之中,在争霸天下的时候,要仁义与霸道兼存。昭烈帝的底子还是太薄了啊。

  刘邦叹气,高祖遗风咋就只学到了这一点呢,朕还有其他的优点...可惜了三兴炎汉啊。

  ...

  【曹军追上刘备,将百姓尽数围住,死伤大半。

  赵云孤身返回,终于找到刘备妻儿。糜夫人受伤,为了不拖累赵云,将阿斗抱给赵云后投井自尽。

  大量的曹军骑兵迎面而来,  对赵云围追堵截。赵云丝毫不惧,骑着白马连番刺死数名曹军将士。

  曹洪急切跑到曹操面前。曹洪:“丞相,此人已杀死我战将五十员人哪!”

  曹操擦了擦头上的冷汗,向四周询问:“此乃何人?”

  曹洪骑着马从山坡上下来:“阵中战将可留姓名?”

  赵云怒声道:“我乃常山赵子龙也!”

  只见四周围困的将士无不感到惊愕,曹操感叹道:“真虎将也!吾当生擒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