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交流会(1 / 2)

加入书签

晚10点,陈帆抵达航空基地。

  例行公事的安检程序结束,陈帆回到基地大楼。程建华早就吩咐食堂备好了饭菜,陈帆洗了把手,坐下开动。

  7个小时的车程,已经饥肠辘辘。

  程建华已经吃过晚饭,但还是坐在陈帆对面陪同。

  食堂小包间,16人台,装修典雅。这里平时用来会客和招待,有时候领导谈事也会专门选在这里。

  程建华介绍说:

  “你提交的项目,大领导默许了。但他毕竟不是科研工作者,对技术方面不够了解……”

  “所以,具体的决策权,必须要经过科学院的审批。”

  “可控核聚变是热门研究趋势,却不是崭新的概念。抛开国外不提,国内至少有2位教授有相关项目团队。”

  “虽然我相信你的实力,但你给出的立项资料……他们反馈太新了,很多技术问题,甚至是理论问题,甚至都还没得到学术圈的认可。”

  “在我的极力推荐下,他们勉强默许了。但要求你做一场报告,回答同行的提问……如果审核没问题,就可以申请资金,成立项目组。”

  陈帆感激的看了他一眼。

  现在的他,在学术圈混的时间还太短了,远远没有前世的地位。

  如果他自己递交可控核聚变项目的立项申请,很可能直接被驳回,或者并入其他人的项目里。

  多亏程建华鼎力支持,否则根本走不到这一步。

  “多谢。”

  程建华笑道:

  “你对航空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我帮这点小忙,也是应该应分,后续还要靠你自己。”

  陈帆表示赞同。知识是不会骗人的。只要能用理论和数字解释的问题,陈帆就一定可以把它做好。

  “报告陈述定在了什么时间?”

  程建华答复:

  “下个月15号。”

  “我本来主张他们给你提前一下,但科学院的负责人表示,立项上会历来安排在15号,这个月错过了就得下个月,没有提前的先例。”

  这个规矩,陈帆貌似也听说过。

  陈帆看看日历,距离项目上会,还剩下25天。

  程建华接着说:

  “我提前接你回来,是因为今年的ITER大会于后天在京平举行。”

  ITER全称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是全世界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

  签署合作协议的国,在核聚变的物理设计、工程设计、材料技术进展情况上共同学习,交流进步,互助互惠。

  “届时,全世界核物理领域大佬齐聚一堂,交流洽谈。”

  “虽然不知道你走到了什么地步,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陈帆在心里给程建华点了个赞。

  就算有前世的经验,陈帆也绝对没自大到独立搞定可控核聚变项目。

  之前的铋系超导研究,也是借了于晓辉教授的光才研发完成。

  陈帆不喜欢个人英雄主义,他认为今天走的每向上迈出一步,都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