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荀彧分析说(2 / 2)
这些老百姓的偷袭尽管不能大规模打击颜良的部队,但许多士兵悄然丧生于民间之手,对军心的震撼却实不容小觑。
探子立刻将此情况飞报颜良。
“大人紧急!曹操已将武器投入城中,竟流入平民之手。
不少持械者已对咱们军队动起手来!”
“现在我们无法辨别究竟谁在背后作祟,士兵们连独自出巡都不敢了。”
”
如若长此以往,恐怕在曹操未攻破城墙前,民心已将先耗尽我们的实力!”
得知此困境,颜良满脸无奈地轻声叹息。
没料想,曹操竟出此计策——直接供给市民武器,这无疑是切断了后路。
为对付曹操,他曾彻底改革城市体制,强占民宅为军事驻点,原本的平民无力反抗;然而如今,曹操大量兵器的投放改变了平衡。
“我原本无法阻止民众潜行攻击,毕竟怎忍心 自家人民呢?”
颜良内心苦涩,明白自己此刻无力抗衡这股来自百姓的隐形压力。
“局势危急。
城池防御已然失衡,又有内部混乱,若继续顽抗,我们可能会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唯一策略是争取尽快撤退。
曹操的包围尚未密合,撤离还来得及,可一旦逃跑,主上……”
颜良深知袁绍性格固执,要坚守数月甚至更多是他的预期。
短短几日,城池便告失陷,若能把兵马尽数召回,他可能尚能求情以补过。
然而,若曹军追击,他损失惨重,则可能连存活的机会都不剩。
此刻,战斗如同被困野兽的最后挣扎;逃离则似乎意味着无法保全性命的冒险。
“唉……”
此刻,颜良处于进退维谷的尴尬处境。
遥在千里的袁绍同样密切注视战况发展,尽管才开始不久,他仍频频派侦查部队前往前方侦察情况。
然而,得到的讯息令袁绍震惊:“邢台城墙竟然被人凿出了大洞?”
原来并非曹军强攻,而是曹操那边的大型攻城装备造成的破坏力极强。
尽管袁绍并未亲临战场指挥,他对曹操及其军队实力之间的对比却十分明了。
曹军几乎全员配备了盔甲,然而他的部队,即使是前锋精英也都仅仅部分披甲,后军几乎成了牺牲品。
一旦遭遇在平坦地面上的激战,或许连第一 势都无法承受。
他原本的策略是依靠坚固的城防抵抗曹操,尽量拖延时间,以策动刘备与吕布等人的偷袭。
然而,没过多久,他的防线就迅速瓦解,这个转折让形势急转直下。
若继续战斗,那岂非等于公开面对曹操进行决战,毫无胜利的可能。
急火攻心的袁绍质问颜良道:“颜良,他在做什么,怎么会搞成这样!既然城墙守不住,曹操又未动手,为什么他不迅速撤退!”
手中的精兵不能随意浪费,难道他想全部消耗在无谓的坚守上?袁绍难以控制情绪,当着众人指责颜良。”
“107
“颜良莫非脑子发热了吗?在这种困境下难道不应该撤退吗?为何到现在还不撤?他疯了不成!”
他气极而怒,但在颜良无战而退可能导致被问罪的前提下,他不得不克制。
袁绍以温和方式提出,“
主公,尽管颜良的决策难以揣摩,但我们对他的忠诚不容置疑。
毕竟他虽选择殊死战斗而不撤退,却没有屈服。
现在首要之事是以主公之名尽快下达命令,要颜良速退。”
确保他会遵从指令,他在心中暗自叹息:“按你说的去做吧。”
立即,袁绍亲自遣使者以自己之名送信给颜良,督促他迅速撤离,切勿耽误片刻。
要知道,那可都是自己最为精锐的兵力,不能就这样悉数丧失。
即便失去邢台导致防线削弱,也不能赔上这些士兵的生命。
此时的颜良陷入两难境地,不知突围与战斗如何抉择。”
哎,非要逼我就范吗?”
他心中苦涩。
使者带来袁绍的手令,确认了他的疑惑。”
将军,这是主公的手迹,你亲自读读看。”
见到信的内容竟让他撤军,颜良不禁松一口气。
之前他最大的顾虑便是退回去会不会遭致惩罚。
而现在袁绍主动下令,他就不用承担失败的责任了。
留在此地的初衷是为了避免未作战即被斥责,而现在这种顾虑解除,即使离去也无需担心被报复。
当下,颜良紧急集结手下副将。”
刚刚我已接到命令,我们可以堂而皇之地撤退了。”
他继续解释道,“
这意味着我们就算退去,也能免除所有责咎。”
作为一名资深将领,他经验丰富,明白此刻不能再拖下去,必须尽快找到突围之法。
早知如此,他们便不会妄图争胜,却迟迟不愿撤退。
面对逆境,只有硬撑到底,如今终于获得突围的机会,他们的心态也渐渐放松下来。
“好极了,主上既然有了决断,接下来咱们的任务便是寻路突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