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培养刻版印刷师傅(1 / 2)

加入书签

一顿饭在虚伪的应对和交谈中结束了。

  基本上都是蓝英在应对,她就负责吃。

  别说,这个酒楼的菜品不错,改天带子子孙孙们来吃一顿。

  吃完又去厨房给蓝英和张青艳要了些吃食。

  等她们都吃完,才告辞回家了。

  “呼,应酬是真的累啊。”

  张青艳在马车上感慨着。

  虽然她跟着孔嬷嬷上过所有的课程,但是本质上还是一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村妇,突然面对这么多达官贵人夫人小姐的,一下就紧张了起来。

  好在蓝英是个机灵的。不然就得赵远珍自己应对了。

  话本铺子开业的第三天,赵远珍没有去铺子。

  她要开始培养雕刻印刷的师傅了。

  活字印刷相对于现在机器印刷来说,是一种非常麻烦的技术,但这又是惊艳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在这个时代,拥有着不凡的荣誉。

  赵远珍已经定制了,那20多本书以及漫画书的刻版。

  是铁制的刻版。

  而且这21本书的文字,基本上涵盖了能用到的所有字体。

  所以以后直接在这些刻版上,拓印活字模板就可以。

  活字印刷用的是黄泥,类似烧砖的那种泥土。把泥土用水和好,再用脚踩的均匀。

  最后包起来陈放3个月,这个过程称为陈腐,是为了后期烧制的时候不开裂。

  她没有陈腐的黄泥,现在天气冷,不适合制作,自己提前又没有准备。

  花了1积分,在商场买了一吨陈腐好的黄泥。

  用木条,制作出一个个1厘米边长的正方形,把黄泥搓成1厘米左右直径的小泥球。

  拿出刻版,把正方形木框放在铁制刻版上,位置放好,把黄泥球按上去。

  再用正方形内边长大小的木方,使劲按压进去,这样倒出来,就是一个个带着字体的小正方形。

  把所有字体重复完这个步骤,每个刻字小泥块阴干一下。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晾晒的太干。

  驱除一些水汽就可以了。

  随后找弯曲的瓦片,把刻字小泥块放在窑里烧制,可以用烧炭的窑,都是要密封防止进氧气的,用细小的树枝木柴就行,温度只需要达到800度左右就可以。

  这样慢慢的烧制半天,刻字小泥块就变成了陶块,有点像粗陶,也有点像小砖块。

  烧制好的陶块放进大缸或者大盆里,用水浸泡上。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的刻版做的是凹进去的阴文,那拓印下来的这些小泥块,还需要再用泥块复制刻印一遍,才能变成凸起的阳文体。

  就是阴文和阳文的区别。

  好在赵远珍定制的直接是凸起阳文刻版,只需要用小泥块复刻一遍就可以了。

  浸泡好的刻字小泥块,放入大锅,加入小米和白芷,用来填补陶块的缝隙,让印刷字体平整。

  最后把陶块清洗干净。四周打磨平整,便进行分类摆放。

  这样方便印刷制版时捡字。

  用木框,制造出书本大小的版,把刻了字的陶块按照书籍内容摆放好。

  把松香、蜂蜡、纸灰放在小锅里加热烧制融化,倒在版上,用来固定字块,方便印刷。

  排版,固定好字以后,用厚木板压制平整,开始用粗毛刷子刷墨。

  刷好墨,把纸张整齐的铺在版上,用平整的东西仔细的按压印刷,印上字体,把纸张一张一张拿下来,挂好晾晒干。

  最后就是裁剪装订,装订好,就变成了书籍。

  赵远珍把家里人,以及那9个要学刻版的师傅,都召集到了一起。

  把活字印刷的技术讲解了一遍,随后让他们开始制作各种模具。

  钱小慧他们女眷不需要亲自上手,只需要知道是怎么制作的就行。

  蓝英也学的很认真。

  三个儿子要跟着一起动手学,自家的产业,自己人是一定要学会的。

  赵远珍在旁边看着,指挥着。

  有不对的地方及时的纠正。

  “娘,原来书籍是这么简单得来的,我还以为要好难呢!”

  张辛百感慨着。

  赵远珍:咱俩对简单和麻烦可能有误解。

  第一天开始拓印小泥块字体,随后阴干了半天。

  开始放在窑里烧干。

  烧干又用小米和白芷煮一遍灌缝。最后开始排版。

  赵远珍让他们按照书籍内容开始排版,随后九个人挨个检查一遍,最大程度的保证没有错误。

  检查没有错误以后,就可以放纸灰等等液体固定板块,刷墨印刷。

  因为这些都是要重复印刷使用的。

  所有排好版的木块,用完都仔细的收好,拍好编号。等后续再印刷,直接拿出来使用就行了。

  第三天的时候,印刷出来的纸张干了。

  开始收集,按照内容排好页数,几人再次轮流检查,没有问题后,开始装订成册。

  看着自己亲自印刷出来的书籍,每个人脸上的骄傲怎么也掩饰不住。

  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够印刷书籍。

  对于家里的技术,下人都是不敢外传或者私下议论的。

  赵远珍陪着制订了一本以后,剩下的就交给了张辛百。

  张辛年负责烧炭,张辛百负责印刷,当然这都是短暂的,他俩都在慢慢的培养着管理人才。以后这些是要慢慢移交给下人管理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