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变成哑巴(2 / 2)

加入书签

  杨军只能暗自感慨这位二叔真有种,能够面对严苛的生活境遇毫不畏惧。

  不对……他在面对什么?

  算了,这不是重点。

  杨军确认这对父子在外挨了一夜后,料想他们肯定没吃过什么饭。

  于是他回前院让傻柱熬制了一大锅羊肉汤,又拿了十个馒头回到后院。

  一开始,杨栋父子还有些拘谨,直到王玉英假装发怒,他们才开始动餐具。

  父子两人似乎饿得不行,两人一人抓起两个馒头撕成小块放入热腾腾的羊肉汤里浸泡,随后端起大碗狼吞虎咽起来。

  二十分钟不到,一大盆羊肉汤连同十个馒头全部消失了。

  看到这一幕,杨军和王玉英对视无言,简直是  年代的画面。

  这些年他们吃得足够好吗?合作社分得的那点粮食能撑饱全家吗?两个小子加上老少三代,哪怕只是一年半的口粮也到不了年底。

  尽管很想再添食物,但杨栋坚决反对,他说白面馒头珍贵不易多吃,尝过滋味即可。

  杨军也不再强求,只是先填饱肚子,长久的空腹状态需控制食量,况且接下来还需要吃正席。

  (待续..)

  =3D=3D=3D吃完饭后,王玉英关心起了杨栋家的近况,询问起爷爷奶奶的身体状况,还有粮食是否足够等生活琐事。

  而杨军暂时没有立刻离去,而是安静地听着王玉英的问话。

  在他们的交谈中,杨贵自离开家乡,在京城钢铁厂谋生后,极少回山西的故乡,后来与王玉英成家立业,定居京城后,回乡的次数就更稀少,然而,年年都会给老家邮寄钱款表达他的牵挂。

  杨栋则一直守护在家乡的农村中,奉养双亲。

  至今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大儿子杨安邦今年二十五岁,早已娶妻生下一对子女;至于见到过的杨安国则是他的小儿子,年纪十九岁,初中辍学后,成了队里的农用拖拉机操作员。

  据他们聊天时所知,即便在父亲杨贵逝世后,王玉英仍坚持给杨贵的老家汇钱。

  对于家里日益艰难的生活,杨军很难想象王玉英是怎么同时养育众多弟妹并照管远方乡亲的,即使有了梅梅实习工作的补助和他自己每月寄出的二十块钱,这笔负担依然繁重。

  杨军凝视着王玉英脸上的皱纹,还有那深藏着坚毅的微笑,深深感到她是何等伟大的母亲。

  此时,他真正感受到了家庭付出的所有辛劳以及沉重的母爱。

  在那一刻,杨军暗自发誓要让她过上幸福的生活,也希望自己的亲人能够过好。

  他抬手瞥了眼手表——接亲的时间已接近。

  于是,与杨栋和王玉英打了声招呼后,他就带上了杨安国准备前往迎接新娘的队伍。

  作为家中的一员,杨安国是这次迎接的重要代表。

  在新建住宅区,杨军让杨安国拿着预备好的喜糖喜烟,两人走向外面。

  一来到外边,他分发给了每一个载他们前来的好兄弟一条中华香烟,这是对使用他人车辆的一种回礼,有的以金钱回报,有的直接奉送烟酒表示感谢。

  前几次,像智柱结婚时,就会分别给他们一包黄鹤楼烟及一大袋喜糖做为谢礼。

  战友们笑着接过烟后,一哄而上纷纷钻进车辆。

  杨军驾驶自己的车领头前行,后面则是七辆跟随的车辆。

  二大爷站在院子里高处的台阶上,圆挺的大肚皮显得有些自豪,高声道出:“吉辰已到,去接新娘子!”

  随着刘光明点燃五千响的鞭炮,噼里啪啦的炮火与浓重的烟雾相伴,车队犹如一条彩龙穿越胡同。

  行驶途中,杨军趁此机会询问杨安国家乡的事,同时也为他简单介绍了京城的美好景色。

  杨安国坐在车里略感不安,大大的眼睛不时地四下张望,他脸上露出惊异的神情,从未看过如此笔直平坦的街道、高耸入云的大楼,也无法理解为何一辆辆轿车如同群群的鸟儿般在城市中穿梭。

  察觉到杨安国流露的羡慕之色,杨军随意问道:“想留在这里吗?”

  他想都没想地脱口答道:“想!”但紧接着又连忙摇头道:“不行。”看得出他内心纠结有其他考虑。

  杨军能体谅这个想法,并理解背后可能的原因:“我们一家人不需要隔阂,若你真的很想留下,我可以想想办法。”

  杨安国低头思索良久,低声咕哝道:“并非我不想去,是我爹妈说大娘独自带着三个孩子很辛苦,不让增添你的麻烦。”

  杨军告诉他不需担忧,“你若有心,我会跟二叔沟通。

  只要你愿意,这里就是你的家。”看见杨军不是玩笑话,而对自己并未设防,杨安国紧张的心情逐渐放松。

  “军哥,说实话,今天这顿羊肉泡馍是我一生中吃过的最好吃的大餐。

  我从来都不曾真正饱食过。

  我……我……真的是饿怕了。”说到这里,他的嗓音中充满感慨。

  在说完之后,杨安国的话语变得哽咽,眼泪情不自禁地滑落。

  驾驶中的杨军一边安慰拍打着杨安国的肩膀,说道:

  “你还这么年轻,就这样说起一辈子的话了。”

  “跟在我身后,从此再也不必担心挨饿。”

  听到此话,杨安国脸上露出了笑容,用衣袖拭去泪水,露出憨厚的笑容,回答:

  “多谢大哥。”

  接着,两人便开始聊天讨论其他的话题。

  很快,他们的目的地——军眷大院到了。

  大门前并未像想象中那样热闹,两侧石柱上分别挂着红色的喜字。

  简单与守卫打了个招呼,经过确认接待者的身份后,杨军带着一行人进入大院。

  在那里,大院的入口停满了各种车辆,多数车牌上以“军”开头,每辆车旁均站立着一位身披军装的护卫。

  这些大概率是各个  的私人司机。

  因为伊父在世时,是这些高级领导的上级,所以伊家在伊父母去世后得到了特别的关注,被视为他们家中的一员。

  伊秋水的婚礼自然成为他们的头等大事,尽管简办,但他们还是全员到齐。

  如果不是门口那两个大大的“喜”字提醒,杨军根本不会意识到这是一场婚事。

  或许出于某些隐秘的考量,婚礼仪式被尽可能地简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