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何以说善姐不善实属并不善良的恶丫鬟?(1 / 2)

加入书签

名着《红楼梦》旨在为闺阁女子立传,写了众多栩栩栩如生的姑娘、小姐、奶奶和丫环形象,称为"金陵十二钗",分正册、副册、又副册三等。

  然,有一个丫环,不仅未入列"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还出场极少,只在六十八回亮相了一次,却是一个让人记忆犹新的丑角形象。只因她代表着一个可怕的恶奴群体,让人不寒而栗。如同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一样,心术极其不正,饰完角色使命后,便不知所终,没有了下文;还极其相似的是,她的名字中也有一个"善"字,亦非人如其名,乃并不善良不过是被主子当作一枚可以临时使用的棋子,一当棋子作用发挥完,便失去了价值,弃若草芥。

  她,就是善姐,王熙凤身边的丫头,也是曹公笔下运用"反讽"手法指定其名的两大坏奴才之一。

  一、善姐的出场

  《红楼梦》在写及贾敬殡天、宁府为其操办"大丧仪"后,族长贾珍的漂亮小姨妹尤二姐被王熙凤的丈夫贾琏相中,在贾珍贾蓉的撮合下,偷娶尤二姐为妾,悄悄另置小院同居。

  然,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

  此事还是被王熙凤打探得一清二楚。王熙凤原本是有名的醋坛子,且聪慧狠毒。为剿除尤二姐带来的隐患与威胁,在贾琏外出办差时,她先假意笑迎迎地去小院拜访尤二姐,还令通房丫头平儿向其行礼,当作"二奶奶"看待;博得尤二姐认同后,又以大道理将尤二姐悄然接到贾府一道生活。一时,妻妾之间表现得相敬如宾,极为融洽。

  以致尤二姐在好感之下,没有一点戒心,丢下小院的人只身随王熙凤前往贾府大观园生活,暂时被安置以李纨一起"各各相好"后,便"安心乐业的自为得其所矣"。

  王熙凤计赚尤二姐到府后,便以照顾尤二姐的日常生活起居为由,从身边千挑万选了一个伶牙俐齿名叫善姐的丫头,送给尤二姐使唤。

  并非"人如其名"的善姐,就这样在主子的授意下不经意地出场,以完成她特有的使命。

  二、善姐是怎样伺候尤二姐的

  《红楼梦》第六十八回详细描写了并不善良的丫环善姐如何不听使唤、颠倒主仆身份有意作践尤二姐,致使尤二姐在绝望之下悄然吞金自杀。

  章回在善姐出场时便是一大段精彩的对白,将她"并不善良"的刻薄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一下便把尤二姐这位地下"二奶奶"的气势打落在地:

  "谁知三日之后,丫头善姐便有些不服使唤起来。尤二姐因说:'没了头油了,你去回声大奶奶拿些来。'善姐便道:'二奶奶,你怎么不知好歹没眼色,我们奶奶天天承应了老太太,又要承应这边太太,这些妯娌姊妹,上下几百男女,天天起来,都等他的话。一日少说,大事也有一二十件,小事还有三五十件。外头的从娘娘算起,以及王公侯伯家多少人情客礼,家里又有这些亲友的调度。银子上千钱上万,一日都从他一个手一个心一个口里调度,哪里为这点子小事去烦琐他。我劝你能着些儿罢,咱们又不是明媒正娶来的,这是他亘古少有一个贤良人才这样待你,若差些儿的人,听见了这话,吵嚷起来,把你丢在外,死不死,生不生,你又敢怎样呢?"

  好一张伶牙俐齿的厉嘴!

  你看她的这一番数落,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不知好夕没眼色",还不忘了加上并非内心所想的称呼"二奶奶",何等颐指气使,哪像丫环照顾主子起居的话?

  显然,这个善姐,并不善良,她根本没把尤二姐这个地下的"二奶奶"当主子看,不过是服侍王熙凤的小跟班,与王熙凤一个鼻孔出气罢了。

  她之所以被王熙凤派来伺候尤二姐,就是因为她"并不善良"心狠心毒的个性特点。善姐明面上是伺候尤二姐,其实是作践尤二姐,以此蓄意欺凌使其自乱阵脚,达到治人于死地的真正目的。

  从善姐数落尤二姐的这番话语,还可看出,这个小丫头善姐,不简单,不可小觑。她还有些小聪明,懂得些人情世故和世俗心理,利用尤二姐不是"明媒正娶"这一软肋专予攻击,借助王熙凤在贾府的权威,两相运用,一下便将尤二姐说得什么也不是,只得"垂了头,少不得将就此罢了。"

  可善姐并没因此罢休。

  书中紧接着写道:"那善姐渐渐连饭也不端来与他吃,或早一顿,或晚一顿,所拿来之物,皆是剩的。"

  可怜的尤二姐对善姐的有意欺凌仅仅弱弱的抗议了两次,希望善姐不要这样,能对她好一点。

  恶奴的本性哪能因软绵绵的抗争而奏效?显然,尤二姐只能是幻想罢了,得不到好结局的。章回里接着立马便寥廖几笔清晰地勾划善姐颠倒主仆身份的气势出来:"谁知,善姐反先乱叫起来。尤二姐又怕人笑他不安分,少不得忍着。"

  更绝的是,此时王熙凤又来看望尤二姐,不仅和容悦色满嘴里姐姐不离口,还说若下人们有不到之处只管告诉她由她来处置;又当众骂善姐等丫头:

  "我深知你们,软的欺,硬的怕,背开我的眼还怕谁,倘若二奶奶告诉我一个不字,我要你们的命。"

  好一出逼真的双簧戏,使得尤二姐高度看好王熙凤,当成大大的好人,还理解善姐等丫环的不易。只想着:"既有他,何必我又多事,下人不知好歹,也是常情。我若告了,他们受了委屈,反叫人说我不贤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