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杜牧的《清明》描绘了怎样的场景?体现出怎样的心境?(1 / 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就是晚唐诗人杜牧于公元845年所写的《清明》诗。这首诗一直被视为"清明"古体诗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且收录于小学课本备受学童们喜爱。
那,杜牧的这首《清明》诗描绘出怎样的春色画面?诗人又是在怎样的心境下写出的呢?
不妨从作者的人生际遇说起。
一、杜牧其人
公元803年出生于陕西西安的杜牧,原本有显赫的官宦世家背景,爷爷杜佑当过大唐三朝宰相,父亲杜从郁任过正六品的驾部员外郎。
杜牧本人也英俊潇洒,乃颜值担当,又极富才华。按理,杜牧的人生应该风风光光,完全可以碾压当世无数有实力的青年才俊。
早年的杜牧的确如此。实实在在的在幸福窝中成长,过着安逸的小康生活。只可惜,在他十岁时,爷爷杜佑过世,不久,他的父亲也相继离去。杜牧一下陷入家道中落中。
还好的是,杜牧在母亲崔氏含辛茹苦的培养下,与弟弟杜顗得以健康成长。才气过人的杜牧还凭着23岁时所写的《阿房宫赋》得到大名士吴武陵的欣赏。
公元828年,杜牧26岁参加科举考试,即在吴武陵推荐下,主考官崔郾给了他第5名的成绩。欣喜之下的杜牧便写下有名的《及第后寄长安故人》: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却将春色入关来。
不久,杜牧得授弘文馆校书郎职务。
哪知,这竟是杜牧的人生分水岭,他的仕途生涯并没有因此"春暖花开",反而极不顺遂,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中备受排斥,一直徘徊于权力的核心圈层之外,得不到重用。
因私交甚好的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相邀,30岁的杜牧便离开仅仅工作2年多时间的京城置身到扬州工作,先任推官,后转掌书记。
只是,牛僧孺的不思进取严重影响了原本风流的杜牧。杜牧性格本就刚直,生活上又不拘细节,便在扬州工作期间不加节制,更是率性而为。"十年一觉扬州梦,留得青楼薄幸名"即是杜牧倚红偎绿的自嘲。
不过,这不是文武全才的杜牧真正想要的。他其实更有经天纬地之志,即便在纵情声色期间,亦豪情满怀地写下十三篇关于《孙子》的注解。其论还得到当朝宰相李德裕的认可,李德裕果断采纳了他的军事观点,为此取得平定"昭义军乱"的丰硕战果。
但"不喜饮酒,后房无声色之娱"的李德裕却不喜欢沉醉于烟柳繁华之中的杜牧,他是"我认同你的观点,但我不认同你的为人"这样的当朝高官,故对杜牧并不那么看重,还有意打压。
更何况杜牧还与政敌牛僧孺私交很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