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虞横司(1 / 2)

加入书签

这段时间经过淮王党的运作,朱允炆的贤名在民间广为流传,在吴王不在的朝堂内,淮王党可是出尽了风头,但是现在刘三吾这个铁杆的吴王党突然回来,不由得有些让人心里犯嘀咕。

  吕本给了钱用壬一个眼神,后者顿时会意。

  “启奏陛下,洪武十六年起,国子监实行封闭式管理,微臣虽然为礼部尚书,但是却对国子监内的情况一无所知,这岂不荒唐?正好今日刘大人在这,不妨给诸位讲讲,国子监这些年封闭管理取得的成果。”

  对此,刘三吾呵呵一笑:“国子监作为大明最高的学府,自然要担起为大明培养人才的重责,封闭式管理不过是怕学子们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营造更好地学习氛围而已,至于取得的成果嘛,容老夫卖个关子,未来大家一定会看到的,此次老臣上朝,只为一件事。”

  朱元璋眼睛微抬,饶有兴致的问道:“哦?爱卿所为何事,不妨直说。”

  国子监内在做什么,他自然心知肚明,每天都有禁军将新学的内容抄送给他,从最开始的不可置信,到后面的惊为天人,沉迷其中,学子么经历过的阶段,他这个皇帝都经历过!

  只有对新学有深入了解的人,才能感受到到它的魅力,相比之下,程朱理学,儒学都算个屁呀!

  刘三吾自豪的道:“现在的国子监,有足够的能力吸收更多的学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以臣拟定在全国范围内招收三千生员,进入国子监。”

  淮王党众人面面相觑,这刘三吾上朝是为了招生??

  其实对他们而言,国子监招多少人对他们来讲并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天下的读书人大多和世家豪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这国子监,在实行封闭管理前,就把他们培养的学子都踢了出来,让他们感到非常郁闷但是又没有什么办法,现在重新招生,对他们来说也是个机会!

  钱用壬作为礼部尚书,当仁不让的开口:“陛下,臣作为礼部尚书,国子监招生,理应由礼部负责。”

  刘三吾摇了摇头,笑道:“这次国子监选拔生员的标准不同,由国子监自行招生即可,就不麻烦礼部了。”

  钱用壬怒目而视:“刘大人,国子监是大明人才的摇篮,不是你的小山头!”

  朱元璋打断两人的争吵,平静道:“刘三吾老成持重,负责国子监这么多年并无过失,既然国子监想要自己招生,就自己招吧,不过名单确人后还是要给礼部备案的。”

  刘三吾朗声道:“微臣遵旨!”

  钱用壬还想再说什么,但是被吕本用眼神制止。

  就这样,国子监招生的事就定了下来。

  退朝后,钱用壬怒气冲冲的找到吕本。

  “吕大人,在朝上你为何拦我?刘三吾那老匹夫,欺人太甚!”

  吕本斜眼看了一下周围,低声道:“唉,只要吴王没有返回朝堂,他愿意在国子监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再说了,陛下都点头了,我们也没必要在这件事上多做纠结,一群读书人,还不必放在心上。”

  钱用壬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距离朱雄英提出驿站改制,也过了几年的时间,经过户部官员的核算,朝廷不止这两年没有再给驿站拨款,反而通过驿站盈利一百余万两,而且都是现银!

  户部尚书杨思义的嘴笑的就没合上过!

  而且这两年大明风调雨顺,没有什么战事,大明的国库逐渐变的充盈。

  朝堂上,杨思义喜不自禁的汇报着户部的工作成果,朱元璋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但是虽然全国驿站的改革已经完成,还是有一些问题还是需要解决,比如民用物流的增多,远远超过了官道的承载能力,导致官道的维修成本激增,而且由于运输过程中太过颠簸,很多物品无法运输,还有一些运输途中的损耗,无法定损的问题。

  朝堂上经过激烈的讨论,也没有讨论出一个拿得出手的解决方案!

  朱标算了一下时间,现在新学的前期铺垫已经完成,国子监有刘三吾几人在也不会有什么变故,而且前面担心英儿锋芒毕露,进入国子监也可以掩盖锋芒,但是经过了两年多的蛰伏,英儿羽翼渐丰,也是时候让英儿重回朝堂了!

  “既然这件事是由吴王提出来的,那何不让吴王上殿,兴许他有办法呢?”

  朱标虽然只是太子,一般都是听政的角色,但是一般只要他开口,皇帝就没有不允准的。

  很快,朱雄英就来到了殿上,阔别经年,吴王一党在朝堂上再次见到朱雄英不由得都有些激动。

  杨思义表现的很热情:“吴王殿下,好久不见啊。”

  朱雄英彬彬有礼的回道:“扬大人,看您容光焕发,最近国库可是充盈了不少?”

  杨思义得意的抚了抚胡须:“自然,托吴王殿下的福,现在国库确实比往年的结余多了不少,但是也有一些问题,不知道殿下有没有办法解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