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第一次朝会(2 / 2)

加入书签

  这一番话,引得朝堂众人的认可,纷纷点头道:“就是,倭国弹丸之地,竟然有这个胆子冒犯大明天威,这个时候派使节求饶,岂不可笑?”朱雄英抬起手,制止了群臣的议论纷纷。

  “无妨,放他们回去,是为了彰显我大明的气度。就算要取他们的脑袋,朕也要等到灭了倭国之后,堂堂正正的砍。”

  这等霸气的言语,从皇帝口中吐出来极大的振奋了士气,奉天殿的氛围也变的轻松起来。

  朱雄英看了御史台和刑部的位置大部分都是空缺,眉头皱起,出声问道:“景清与暴昭还没回来吗?江南氏族有这么难查吗?”

  刑部尚书周祯其实早就过了退休的年龄,一直在这里撑着也是想等着暴昭再成长一些,自然不会让暴昭落下一个办事不利的名声。

  所以周老大人站出来,开始诉说此案的难处:“回陛下,江南氏族的势力根深蒂固,盘根错节,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都站在他们那边,所以取证的过程中,有些困难。”

  朱雄英内心知道,太子遇刺一案江南氏族根本就没有参与其中,除了吕本的证词之外,根本拿不到什么实证。

  之所以让景清与暴昭过去,也是因为江南氏族在当地多有不法,哪怕不能坐实他们参与刺杀太子之事,只凭他们的所作所为就能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但是时间已经过去数天了,两人竟然一点进展都没有,足以证明经过多年的运营,江南氏族已经给自己套上了厚重的保护壳。

  不过朱雄英会因此而放过他们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他现在是一国之君,手中能动用的力量实在太多,不管是天枢还是锦衣卫都能敲碎他们的乌龟壳。

  沉思片刻后,朱雄英缓缓开口:“既然如此的话,那就让毛骧亲自跑一趟吧,记住,朕要实证。”

  朱雄英说完,才注意到毛骧和胡宁竟然没有在朝臣的行列中。

  所以他将探寻的目光看向内阁的两位大臣。

  毛骧作为锦衣卫指挥使,也是正三品的朝职,当然是有资格上朝的,但是因为锦衣卫衙门的特殊性,再加上百官对其的抗拒,所以这些年来,锦衣卫的官员几乎都不会在朝堂上出现。

  凌汉委婉的开口道:“陛下,锦衣卫衙门属于是特殊的部门,直属御前,只负责查案,不参与朝政,为了保持其神秘感,所以大部分时候都不会上朝,不过陛下有旨意的时候,也会第一时间通知他们,不会误事。”

  听到凌汉这么说,朱雄英哪里还不知道这锦衣卫在朝廷里面是真不受待见。

  想起蒋瓛在钱塘时的所作所为,朱雄英也认为锦衣卫这种组织,行为确实应该加以规范,不过有的时候,锦衣卫的流氓手段又确实是最有效的方式。

  “好吧,既然如此的话,那就这样吧,诸位爱卿还有别的事情吗?”

  工部尚书单安仁缓步踏出,身形已经颤颤巍巍,朱雄英挥了挥手,王九成立刻会意:“都是死人啊?还不给单大人看座?”

  两个小太监赶忙一路躬身小跑,抬过来一把椅子。

  单安仁原本还想拒绝,却被朱雄英强制的让他坐下:“单大人年纪大了,劳苦功高,让您站着朕心难安,有什么事情但请直说。”

  单安仁坐在椅子上,语气平缓的道:“陛下,老臣虽然年岁已高,但是自认还能为国做些贡献,如今治理黄河的刘三吾已逝,河道主事夏元吉虽然有陛下御赐的金牌,但是品级不够,所以做事多有掣肘,故老臣请命治理黄河,黄河不清,绝不还朝。”

  治理黄河?朝中众位大臣议论纷纷,治理黄河耗时耗力又不是肥差,所以很少有大臣愿意去做,再加上单安仁的年纪已经比较大了,这一去还能回来吗?

  朱雄英也是顾虑重重,有些不忍心的开口道:“单大人有此心是好的,但是您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河道之上风吹日晒,您的身体怎么承受的住啊?”

  单安仁有些激动的站了起来,语气坚定的道:“陛下,老臣在工部尚书的职位上干了数十年,没有一日不想着肃清黄河,黄河不清,老臣死不瞑目啊。”

  说完,就目光灼灼的盯着朱雄英。

  感受到期盼的目光,朱雄英一时之间,也有些动摇。

  思考再三后,他还是点头道:“好,既然单大人有此雄心,朕就准了,传旨,晋升单安仁为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即日起,全权负责治理黄河事宜。”

  得到皇上的允准,单安仁老泪纵横,直接附身叩拜道:“老臣谢主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雄英示意王九成扶起单安仁,吐出一口浊气,凝声道:“好了,今日的朝会就到这里吧,内阁大臣,先到太极宫再回武英殿。”

  说完之后,揉了揉自己有些发晕的脑袋,坐上了很少坐过的轿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