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吕本凌迟(2 / 2)

加入书签

  朱雄英戏谑的声音响起。

  吕氏宛如一只疯狗一般,用自己的头想要去撞朱雄英的腿,却被王九成身边的太监按在一边。

  这时,两行悔恨的眼泪才从吕氏的眼睛流了出来。

  朱雄英摇了摇头,没有再看吕氏一眼,直接留下一句:“王九成,你知道该怎么做。”之后,就走了出去。

  随着殿门的缓缓关闭,吕氏的惨叫也从身后传来,

  这时,司礼监掌印太监张五成快步走了过来:“陛下,诸位朝廷大臣都已经在武英殿候着了。”

  朱雄英看了眼头顶的太阳,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似乎是能驱散人内心的阴暗。

  武英殿内,内阁的大臣和各部尚书齐聚,今日是一周一次的小朝会,是天子朝中重臣议事的时间。

  在朱雄英落座后,凌汉就垮着自己的老脸道:“陛下,如今内阁实在是缺人啊,忙不过来啊,老陈已经半个月没有休沐了。”

  杨思义也跟着诉苦道:“是啊,殿下,如今工部尚书出缺,刑部尚书又不在京中,连小朝会的人都凑不齐,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啊。”

  其实现在朝廷急缺人才的现状朱雄英不是不知道,只是现在新学刚推行不久,想要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还需要时间。

  而杨士奇,铁铉,夏元吉等人还需要磨练,现在也不适合调入京城,现在的大明正处于过渡时期,所以人手难免不够。

  朱雄英的眼眸深邃,手指不停的敲击着桌面。

  “内阁创立之初的设想是五人,但是一直都没满过,如今单大人在外治理黄河,内阁只有凌卿和杨卿在京也确实人手不足,这样吧,吏部尚书张紞,升任武英殿大学士,参赞机务。”

  张紞无论是资历还是功绩,入内阁都是迟早的事,所以众位大臣都无人反对。

  “老臣张紞谢陛下恩典。”

  朱雄英心中的戾气也抒发了很多,脸上也又露出了几丝笑容。

  “张阁老不用客气,这一切都是你应得的。”

  虽然为张紞感到高兴,但是杨思义还是忧虑的道:“陛下,张大人入了内阁,吏部尚书的职位岂不是又出现了空缺?您心中可有人选?”

  朱雄英点了点头,从桌案上拿出一个人的简历,示意张五成拿给众臣传阅。

  “诸位爱卿对山西布政使韩宜可有过了解吗?”

  韩宜可?这个名字对杨思义和凌汉来说并不陌生,此人乃是北宋宰相韩琦之后,为人刚正不阿,素有才名,而且在洪武元年就入仕了,且一路高升至左都御史,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老臣。

  但也正是因为太过正直,所以从不趋炎附势,得罪了当时如日中天的胡惟庸一党。

  在得知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三名奸臣在朱元璋身边大行谄媚之事时,

  韩宜可孤身前去,从怀中掏出奏折,弹劾他们三人险恶又好似忠臣,奸佞又好似正直,依仗功劳和恩宠,内心不安分,被提拔到台端,擅自作威作福。

  为还天下公正,韩宜可请求砍了他们的头来向天下谢罪。

  当时朱元璋虽然感念其正直忠毅,但是因为还不是诛杀胡党的好时机,所以只能先将其索拿下狱,随后又找了个理由放了,逐出京城。

  在胡惟庸一党伏诛之后,才提拔为山西布政使,历年来吏部考核都是优等。

  对这样一位老臣来说,回京统领吏部也算合情合理,所以并没有人反对。

  至于工部就更简单了,工部侍郎宋阳的能力有目共睹,而且也是朱雄英一手提拔起来的,暂领工部没有任何问题。

  练子宁则顺理成章的升为工部左侍郎。

  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讨论之后,朱雄英只觉得浑身疲惫,这时才体会到身为一国之君的难处。

  所有的事情都千头万绪,一件接着一件等着自己处理,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似乎是看出了朱雄英的疲惫,凌汉主动起身:“陛下,今日天色已晚,不妨先休息吧,治理国家如烹小鲜,万万不可操之过急。”

  其余大臣也纷纷起身。

  朱雄英笑着道:“好,朕今日也确实有些累了,张五成,替朕送送各位大臣。”

  在所有人都离开之后,王九成才悄悄走了进来,贴在朱雄英的耳边道:“陛下,皇后娘娘请您过去。”

  朱雄英叹了口气:“果然,一切都瞒不过灵儿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